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建华  张淑静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208-210,190
实践的发展推动产业集群理论加强绩效评价等定量方面的研究,致使确定产业集群的边界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然而,有关产业集群的边界识别,已有研究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在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基础上借鉴企业边界理论,构筑了产业集群边界理论,制定了识别标准,从而促进产业集群量化研究在实践上的操作性和理论上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吕岩威  孙慧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174-178,183
根据产业集群的特征建立产业集群识别的指标体系,运用离差最大化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新疆产业集群的综合指数,并对新疆36个产业进行排序,得出集群水平高和集群水平低的产业。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新疆产业集群进行分类评价,了解各产业在新疆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地位以及各产业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识别并选择合适的产业作为产业集群。研究得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两个产业在新疆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其他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
为了客观评估大豆产业集群供应链的风险,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规避措施,在界定大豆产业集群供应链的基础上,应用供应链理论综合分析了我国大豆产业具有的风险现状。系统地识别大豆产业集群供应链的风险因素构成;利用改进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大豆产业集群供应链进行整体风险评估;并根据其风险评判结果提出了采取相应规避措施的建议;目的是为大豆产业集群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西方国家识别产业集群的主要方法——“地点系数”(Iocation quotien, LQ)法进行了评述,以我国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LQ系数无论是识别我国产业现有的还是新兴的产业集群现象都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产业集群政策评价理论、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当前研究成果的论述和评价,给出我国产业集群政策评价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和有效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后发国家,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成长,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界定了产业集群政策的内涵,总结了现有产业集群政策的分类,并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集群政策做了比较,总结了我国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为各级政府制定和完善产业集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创新资源的聚集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创新资源聚集和优化的过程,从集群的概念和创新资源的分类入手,以瑞安汽配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例,阐述了产业集群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对创新资源的不同聚集效应,同时描述了创新资源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流动过程。分析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产业集群资源优化配置途径。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和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希义 《中国科技论坛》2007,(7):127-131,99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制定了发展产业集群来促进产业升级的计划,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介绍日本政府在促进本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日本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并对如何发展我国的产业集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华  张奔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2):168-174
为解决国内产业专利联盟结盟的困境,从产业集群理论和集群产业知识产权治理视角探讨产业集群理论应用于指导专利联盟组建和治理的适宜性.回溯LED产业专利联盟(LPA)组建历程,研究发现LED产业专利联盟发挥了产业集群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降低了产业进行专利联盟协议缔结、核心专利筛选和利益分配博弈的复杂程度,优先瞄准解决共性问题;联盟秘书处开展的理清产业价值链、完善内部网络制定、建立服务生态系统、建立培训服务体系和设立产业专利数据库的活动,成为集群企业参加专利联盟、完善内部治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集群机制的民营科技园成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民营科技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产业集群的概念,论述了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机制、交易费用机制、知识溢出性机制和资源吸纳机制对民营科技园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产业集群机制理论解释了民营科技园的成长机理,从而为政府制定促进民营科技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为对象,重点讨论社会资本对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从规范、网络与信任、知识流动三个角度分别探讨了导致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成功的社会资本因素,同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有所鉴戒。  相似文献   

12.
回顾跨进电商集群品牌研究的相关理论,应用扎根理论对跨境电商国际集群品牌的形成进行范畴提炼与模型构建,研究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的形成机理,揭示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形成的关键阶段、具体过程、发展格局、环境支撑与决定要素,并提出跨境电商产业国际集群品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八大城市区域研发产业绩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研发产业理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区域研发产业绩效评价体系,针对区域研发产业研究的现状,提出了综合比较区域研发产业的方法,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国内八个城市研发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经过几十年的演化,产业集群理论已被广泛接受,而产业集群化发展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西部地区现有集群多为基于低成本的传统型产业集群,它们自身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且不能持续的推动区域经济,所以着手于创新性产业集群的构建和发展成为当务之急。而基于我国西部具体现状,创新性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构建应主要依托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充分利用,其升级则要依靠构建国家价值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从增长极理论的渊源区位理论到增长极理论的前沿产业集群理论,为构筑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以绍兴滨海新城的建设为例,分析了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绍兴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和拓展产业空间,以摆脱城市规模、产业结构、要素供应、发展模式的限制,并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增长极"的培育要在产业集聚、规模经济、外部环境等方面与周边地区形成"制度落差";二是"增长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应也不同,需要地方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政策引导,甚至要摆脱行政区划的约束,实现合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的孵化是一个需要不断协调的过程。阐明不同类型集群孵化创业人才的协调机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不仅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创业人才的成长,还可以使产业集群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本研究结合产业集群各主体的作用特点,将集群创业孵化分为"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和"高校主导型"三种类型,在武汉、温州、比利时鲁汶三个地区分别选取相应的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孵化系统的协调机理,构建了产业集群创业人才孵化系统协调的整合模型。研究结论为制定有效政策激励集群创业人才快速成长,加速集群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GVC)理论,构建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路径的理论框架,揭示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的制约因素,并探讨了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的攀升路径,即渐进式与跨越式攀升路径。指出政府应打破行政垄断、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强产业集群品牌塑造,以为长三角出口导向产业集群攀升路径的实施保驾护航,从而摆脱跨国企业的"俘获式"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张冀新  王怡晖 《科学学研究》2019,37(8):1385-1393
以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基础,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产业集群创新效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效率调整前规模效率主导,调整后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共同主导,产业集群以规模报酬递增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前三位依次是:新能源产业(集群数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数19)、新材料产业(集群数9),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数2)技术效率最低。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联盟组织、人力资本环境变量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可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论文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影响问题当中,提出了一个生物学模型,用以解释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对于高技术集群企业,只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生效应大于竞争效应,选择合作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集群的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海西"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市场服务体系、技术开发体系、区域创新网络、政府支持体系及人才支持体系等支持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五大体系,提出针对各体系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以促进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