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说话误区 误区解读:有的教师往往在学生不听话的时候,就脱口而出“你再这样,不要呆在这个班了,到隔壁班去吧!”很多教师认为这是杀手锏。而实际上在短暂的实效后,也是一种不起作用的威胁方式。学生的灵性很高,会感觉到这种威胁是假的。而且,学生被大人欺骗了一次,不信任的阴影会长久地留下来,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成了说话不算话者。  相似文献   

2.
一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说话。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 泉,同时也是说话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语言实践来进行说话训练。如引导学生:电话铃响了,你拿起话筒第一句话应该怎么说 ?客人来访,爸妈不在家,你会对客人说些什么 ?别人不小心弄坏了你的钢笔,你会说什么 ?……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训练说话,使学生自觉地形成语言的组织能力,良好的说话习惯。二、引导学生在情景中说话。教师要精心构建情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听得到,感觉得到,并产生一定思想活动。如有一位教师在上说话课“观察场面说话”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教学中,有的教师这样数落学生:“又忘记带作业了?吃饭怎么不见你忘记!”“你就不能消停一会儿?”这一现象,应该引发教育工作者们的思考: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教师说话不讲求艺术,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隔膜,影响教育效果,更严重的还会使学生郁郁寡欢,造成精神伤害。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教师全凭一张嘴。此话虽偏颇,也有一定的道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果教师说话幽默风趣,那么他的话就会因不断产生“喜剧”而使课堂生动活泼;如果教师说话善达哲理,那么他的话就会因不断产生思索的空间而使课堂深沉旷达。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学生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但说的这些话都符合规范吗?换一个场合他们还会这样说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一些场合不会说话,或者说得不好,说明说话训练不到位。俗话说:“会说话的让人笑,不会说话的让人跳。”由此可见说话训练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说话教学,让学生学会说话呢?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给学生的话匣子充充电,不只是要提高其说话的能力,还耍使其掌握说话的技巧,让学生不仅想说,还要说出门道来,这才是我们说话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妙处难与君说”“画龙点睛”,通常比喻写文章或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的话,使内容更加深刻而生动。做课,就像在写一篇大文章。要判断一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如何,常常可以考察他是不是懂得“画龙点睛”,考量他“画龙点睛”的内容、层次和格局。课堂教学中,年轻教师的设计常常是学生“画龙”,教师“点睛”。评课时,我说:“您那些总结性的点睛之笔,学生都能说的,应该让学生说。”年轻教师眯着困惑的眼睛,  相似文献   

7.
冯璐 《语文天地》2010,(11):54-56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8.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许多学校尝试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但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却步入了一些误区。误区一: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大于校本课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家长向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只要他们学好主科就可以了;年轻教师较少,师资水平有限,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强;学校缺少专任教师,大部分教师上的课程较多,再加上学生基础差,校本课就成了教师落实课程的"第二课堂"……在这种背  相似文献   

9.
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2008,(2)
叶圣陶在《说话训练》一文中提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个"总枢纽",就会有效地带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说的能力本身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已使"能说会道"成为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口才越来越重要。口才就是说话能力,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呢?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兴趣,使学生想说。学生有了说话的兴趣,就乐于接受说话能力的训练。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兴趣,首先要靠教师语言的感染。教师要有过硬的“说功”,低年级老师不仅要语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调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逻辑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而且要会运用儿童化的语言与学生们交流,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由爱“听”转变为爱“说”。其次要创造说话机会。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说话机会,无论是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1.
所谓“口才”,就是说话的能力。清代学者认为,教师是“以舌耕为业”,形象地道出了“说话”这一简单动作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好的口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感受能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并使学生在轻松听课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由此可见,教师的过硬口才所包含的巨大魅力。然而,在对待口才方面,在教师群体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口才的优劣也体现着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首先,从口才上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备课充分,板书工整就可以了,至于是否善于言谈则…  相似文献   

12.
正"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倡导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带来学生的生成是多种多样的,许多生成会与教师课前的预设不同,甚至出乎教师意料之外,这种情况常常会让教师应接不暇。如何应对学生出现不同于预设的生成?这就成为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一、忘掉课前预设,专注学生表达教师在备课中对于设计的提问或者任务,通常  相似文献   

13.
<正>他是教师心目中的朽木,学习成绩差,上课不听讲,常做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作业不做,考试作弊,还威胁教师;他是好学生心目中的地痞、流氓,说话、举止不文明,哪儿说话哪搭茬儿,让人反感;但他却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就是这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玩手机,上面还有一条刚收到的信息:"没有人会为你流泪。"当我接过手机念时,全班同学笑了,他也笑了,笑得很得意。下课了,他随我进了办公室,让我把手  相似文献   

14.
校长权力的配置误区及对策●甘肃武威市教师进修学校马希良由于校长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所以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如果权力配置不当就会陷入种种误区。笔者考察其误区主要有这样一些:误区一: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说新任领导要在新单...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课堂上,让学生想说话,这是动机问题;让学生能说话、有话说,这是教师设问问题;让学生会说话,这是学生学科能力问题。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常有"随便说""读书答"等现象,学生"不会说话",师生互动无法产生应有的效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学科口头表达能力。一、说话有依据说话有依据,即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能够在案例文  相似文献   

16.
应答是言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并学生应答能力一直为教师们所重视,如何快速提高学生应答能力更是众多教师的希望。作为师范院校的一名教师,笔者曾为此作过一些探索和尝试,提出“四变”做法以求教于同行。一、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变怕说为敢说多年来,我们很多教师把维持课堂纪律看得很重,有时有的学生因教师的讲解模糊而在下面小声讨论两句就会遭到教师的训斥:“怎么又有人说话了,不说话不行吗?”有的教师甚至把课堂提问作为维护课堂纪律、给学生“下马威”的重要手段。试想,在这种氛围中学习的学生怎么会有…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学生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但说的这些话都符合规范吗?换一个场合他们还会这样说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一些场合不会说话,或者说得不好,说明说话训练不到位。俗话说:"会说话的让人笑,不会说话的让人跳。"由此可见说话训练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说话教学,让学生学会说话呢?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给学生的话匣子充充电,不只是要提高其说话的能力,还要使其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放任自流。不是“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若为“自由”而任由学生自流,作文教学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传统的误区走向了一个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学生不爱说话,教师独撑门面,课堂气氛沉闷单调的问题。而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有责任改变这一现状,从课堂中和学生的对话角度入手,让自己会问,问出学生心中的疑问,问开学生的思路,问起学生的兴趣;让自己会答,把有价值的意外问题变成教学资源,把无价值的问题思维拉回课堂;还要让自己会评价,给予学生直接或间接的评价,树立学生说话的信心。让课堂因为教师的会说话而变得活跃,让学生因为教师的会说话而变得爱说话,改变语文课堂的沉闷,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儿童在入学前已掌握了许多词汇和句式,有一定的口语能力。但入学后教师如一味重视读写训练,就会抑制和阻碍说话能力的发展。其实,学生是在掌握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言的。从说话训练入手逐渐加强书面语言的训练,那么将会促进学生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