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转型期广东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转型期广东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的现状与成效,归纳广东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四种模式,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探讨广东国有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余东华  王青 《软科学》2009,23(8):74-81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相似文献   

3.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替代或互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替代互补关系的数理刻画,研究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替代互补关系。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具有较弱的互补关系;科技人才是影响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及技术水平三个层次来考察可以发现,在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技术工业企业以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中二者的互补关系较强,而在低技术工业企业中二者则显现出替代关系。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工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正确定位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创新内外动力因素分析与研究,发现市场机制不会主动促使这些企业去创新,国有企业创新的动力因素主要是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和政府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和政府的推动作用,将是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成功创新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模型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首先对企业自主创新及其动力的内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模型并分析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动力因素,最后阐述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聚类分析等广泛运用于企业自主创新评价过程,针对这些方法存在的主观权重太大等缺点,引入突变级数法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介绍了突变级数法的评价过程,并对全国29个省区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全国29个省区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三个不同区域。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出了29个省区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7.
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四省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何异同?在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的基础上,从规模以上企业、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三种类型对四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可发现:四省的整体创新能力都位于全国先进水平,但是不管是规模以上企业,还是大中小企业,或者是高科技企业都缺乏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能力,而过分看重于创新活动以及创新资源。创新投入方面,广东以及江苏占有大部分的优势;创新产出方面,广东和江苏还是比另外两省高;创新活动方面,江苏略好于广东,这两省均超过山东和浙江两省;而在创新资源方面,江苏优势显著,远超其余三省。总体而言,山东省在这四方面都不突出。  相似文献   

8.
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界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评价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0个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持续和动态的过程,本文基于自主创新过程观的思想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自主创新实现过程的各个阶段作用的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含义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和检验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因素及其路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外部技术和政策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和制度安排因素,与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联合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塑造、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和企业创新宽容环境培育等因素,是影响当前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最后,在分析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增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