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和声色彩性是音乐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组织形式.和声色彩的发展使和声功能走到了瓦解的边缘.  相似文献   

2.
爵士乐诞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其节奏性强,深受人民的喜爱。随着爵士乐的广泛传播和音乐多元化的发展,现时代出现了大量的爵士改编曲。作曲家们运用爵士的节奏、调式、和声和乐器编排来改编流行歌曲,创造出了诸多爵士新作品。本文将从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入手,以爵士钢琴版《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例,对爵士乐技法对改编流行音乐的影响进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遇秋是我国当代手风琴界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手风琴音乐创作立足于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以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并在和声与曲体结构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气息,对中国的手风琴创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和声理论是每个音乐高等院校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因此学好它非常重要。但是多数和声教材对于一些和声具体知识点的讲述不够深入或者描述不够,使学生认为和声就应该是书本上这样的,而不去研究书本外的扩展部分。如转调共同和弦和阻碍终止等几个具体的和声问题。此外和声教学中还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音乐领域中极富影响力与个性的杰出作曲家,其一生中创作了多部音乐作品。本文笔者以肖斯塔科维奇的《24首钢琴前奏曲》作品34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思维与技法特征、和弦运用技巧进行研究,力求揭示与学习该作品的创作观念与和声技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职和声教学,阐述和声技法的发展与突破,和声技法的发展与突破是音乐演变过程的必然结果,是多声复合性思维方式的拓展。在此基础上,阐述音乐的和声技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传统音乐虽然早已存在多声部音乐的组合方式,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和声体系.随着各种有关民族化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书籍与论文的发表,认为西方尤其是现代西方音乐创作理论更能保存我国传统音乐的民族特点.爵士乐作为不同音乐语言结合的混合物,加上现代爵士乐的旋律语汇与节奏模式也越来越得到认可,可见民族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创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交响爵士乐,实现了二十世纪美国古典音乐与爵士乐的高度融合。在作曲家探索求美国音乐的民族主义的道路中,爵士乐作为代表着强烈的美国特征的美国民间音乐素材被纳入其中。二十世纪西方音乐逐步趋于大众化,以美国交响爵士乐的发展为例传统技法与新材料的结合促进了音乐作品的雅俗共赏,民间和外来的音乐赋予了现代音乐以新的活力,体现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民族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9.
和声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课程教学也存在着教学内容大而全、忽视师范性等特点。有鉴于此,本文将从高师和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着眼,来论证在高师院校和声学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五声性和声理论及其技法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基于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即兴伴奏及自弹自唱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学习借鉴英国现代作曲家迈克尔·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分析、探讨了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问题。对交响曲中的主要和弦结构、和弦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声进行与和弦相互关联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弦结构中有三度、非三度相同音程关系的叠置,也有混合音程关系的叠置。和弦结构的形成来自对位旋律的意外结合、和弦外音参与形成的和弦、双调性与多调性中形成的结合或是旋律或音阶纵向化的产物。在和声进行上,蒂皮特注重使用持续和弦与和弦贯穿、交替进行、平行进行、和弦移位与和声模进、通过共同音的连接、和弦对置与复合和声等技法。和弦的关联中既有功能性的关联,也有通过中心音响技术、和声场形成的非功能性关联。  相似文献   

11.
和声用其独特的表现手段使音乐得以不断发展、深化。流行音乐中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和声手法,我们从常用变化和弦的运用方面作一些简单的归纳。  相似文献   

12.
视唱练耳教学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视唱练耳是一门既有音乐基础理论,又兼有音乐技术训练的基础课程。正因这一特殊性,在视唱练耳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形式上就不能是纯技术性,而应该涵盖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相关学科,如基本乐理、基础和声等理论知识,因而分析音乐情感和音乐理论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而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精致变化的功能,因此,精湛的钢琴演奏技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对触键控制的技巧以及对作品整体色彩的把握,能更好地描述音乐主题形象和反映整体音响效果。文章以印象派代表作曲家拉威尔最具独创和美感的代表作品集《镜子》中的《山谷钟声》为范例,结合作曲家本人创作背景风格,分析他在钢琴演奏中的触键技巧和对音乐色彩的理解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溪山琴况》不仅是一部音乐美学专著, 而且还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古琴演奏技术、技巧及音乐表演理论。诸多学者着重研究其音乐美学思想, 而忽视其古琴演奏技术、技巧及音乐表演理论的研究。如果能将《溪山琴况》中古琴演奏技术、技巧及音乐表演理论与当今器乐教学与演奏结合起来, 将对当今器乐教学与演奏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桑桐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声学专家、音乐教育家,在我国新音乐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桑桐早期的《林花谢了春红》、《在那遥远的地方》、《夜景》三首作品来看,虽有较多传统形态的和弦,但也尝试运用半音和三全音构成的和弦以及纯四度与三全音叠加的和弦来取代传统的三度叠置结构和弦,推动了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声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声课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声部错误屡禁屡犯,副调和统的应用和辨认难,转调吕和弦降号易丢,拉以及布置改题难等。解决难点需区别对待,以多种方法使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电视专题片音乐是电视语言中的一个元素,它能够为画面开拓出一个广阔的、形象的想象空间,进一步表现片中主题,深化主题,拓展画面和文字无法传递的特殊情感。从音乐风格、音高、节奏、比例关系、整体和谐等几个方面探讨恰当选配电视专题片音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师钢琴课教学模式的合理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钢琴教学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和灵魂。音乐专业学生掌握好弹奏钢琴的基本技能技巧尤为重要。钢琴教学运用集体课和大小课相结合将使高师的钢琴教学更加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咏侠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流品。它产生于汉魏,发展于六朝,至唐达于鼎盛。唐代诗人用慷慨之笔来抒写他们的价值观念、人格理想,将豪迈不羁的精神追求和壮志难酬的不遇悲慨寄托在形形色色的侠客身上。因此,与魏晋六朝时期相比,这些游侠形象更为丰富多彩,更为鲜明生动,主要包括:古代游侠、唐代游侠、另类游侠。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钢琴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与欧洲钢琴文化的结合体,是钢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钢琴音乐在创作思维、演奏技术、理论基础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从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来观察,中国钢琴音乐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