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滋病是人们谈(?)色变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但(?)自(?)还没有找到(?)的药物来治疗之。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对付艾滋病的良策。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最终(?)于单个分子的(?)。于(?)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人造分子合成新的药物,用以发现并消灭这些急险分子。 报(?)《大众科学》杂志报道,科学家们已经用电脑设计出了分子“钥匙”。有可能打开人体内诸如艾滋病和恶性肺(?)之类疾病的治疗之“(?)”。美国科学家用电脑设计出了一种称为QM212的人造分子团,并已在生物实验室里大批生产,促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可能是目前最让人类头疼的疾病了,虽然医学工作者研究出了各种疗法,比如各种药物混合的“鸡尾酒疗法”,但是依然不能有效地攻克艾滋病。现在,科学家开始考虑用酸奶对付艾滋病了。酸奶中有一种叫做乳酸球菌的细菌,它能够制造乳酸,而且对人体无害,因此经常被人们用来制造奶酪和酸奶。利用基因技术,美国的研究者对乳酸球菌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它能够产生一种药物。当这种药物的分子与艾滋病病毒相遇的时候,会与艾滋病病毒上的糖类成分结合在一起,使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丧失,艾滋病病毒传染的过程就被阻断了。研究人员正在研制含有这种…  相似文献   

3.
合成化学家像堆积木的儿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许多形状奇特的分子。这些“人造分子”往往有重要的、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以被化学家们利用。就理论的观点看,各种异常构造也是对化学键结的一种考验,使人们能对化学键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合成化学家们常以和“人造分子”形状相似的物体来给它们命名,表现出他们幽默的一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些具有奇特形状和生动名称的象形分子。翼手龙 奥斯汀德州大学的培提教授曾合成一些化合物(1B),它们的构造使他联想到一种史前的飞行动物——“翼手龙”(1A)。足球 1985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非常稳…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04,(3):12-12
当人体的器官出现问题的时候,医生们可以采取多种医疗措施,其中有一种就是用“人造器官”来替换这些损伤或者病变的器官。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在实验室里面开发出了人造骨、人造肝、人造心脏瓣膜、.人造血管、人造皮肤、人造角膜等等人造器官,但是安全性依然受到质疑,美  相似文献   

5.
加强艾滋病科普宣传,防治艾滋病,本刊已相继发表过很多篇文章,目的是呼醒人们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堵住艾滋病感染途径。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艾滋病,既不“谈艾色变”,又不“麻木不仁”。最近,卫生部长陈敏章指出,我国已具备大面积暴发流行艾滋病的条件,向全国人民敲起警钟,防治艾滋病刻不容缓。当前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齐心协力攻克治疗艾滋病的难题。美国《时代周刊》于1996年底报道,华裔博士何大一发明“鸡尾酒”式混合疗法治疗艾滋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此,本刊约请南京医科大学李淑兰副教授撰文,介绍有关艾滋病的防治和新进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10年可谓科学和医学突破迭出的一年。德国医生宣布治愈了一名艾滋病患者;普莱西康制药公司研制的抗癌新药PLX4032在针对治疗黑色素瘤的早期临床实验中表现抢眼;另外,科学家首次制造出了人造细胞。  相似文献   

7.
金秋 《金秋科苑》2011,(4):149-151
2010年可谓科学和医学突破迭出的一年。德国医生宣布治愈了一名艾滋病患者;普莱西康制药公司研制的抗癌新药PLX4032在针对治疗黑色素瘤的早期临床实验中表现抢眼;另外,科学家首次制造出了"人造细胞"。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7,(3):126-127
科学家找到新的洋底热液硫化物区;一种治疗疱疹药物可控制艾滋病病毒;中国将成世界五大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之一;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长期观测站建立;美科学家绘就马基因组草图;“超级害虫”与植物双生病毒互利共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从事基因测序研究的主要专家之一克雷格·文特尔博士今年1月24日在加州阿纳海姆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说,科学家们认为有可能在10年之内制造出人造生命。科学家们运用分析最简单的独立生存生物获得的知识,通过正确的顺序组装基因,可以制造出一种简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I0011-I0012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斯万森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形式的"零维"碳纳米管,科学家们未来或可用此制造出超薄的电子设备和人造细胞,研究发表在著名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令人类恐惧,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试图降伏这个病魔。借助科学手段,抗艾滋的疫苗和药物不断取得进展,人类战胜艾滋病的曙光初现。  相似文献   

12.
古代的人们曾经梦想把一种元素转化成别种元素,他们梦想“点铁成金”,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炼金术”。在科学发展的初期,还认为“炼金”只是术士们的空想,事实上那时候也没有成功,可是在今天却已经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现在“点铁成金”虽然还没有实现,但是科学家们不但已经实现了元素间的转变,而且还制造出许多种地球上原来没有的新元素——超铀元素,也制造出许多种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人造元素在科学上已经发生了重大的作用。例加:人造的超铀元素钚,已经在原子堆中应用,产生着原子能;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在化学、生物学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10,(7):9-9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6月4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流感病毒的复制存在一个控制“开关”——小病毒核糖核酸(svRNA),并有望据此研发出能够治疗所有类型流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赛跑     
在加拿大科学家率先公布了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后第10天,美国瓦格纳‘艾斯特罗姆生物科学公司就研究出了对付非典冠状病毒的新药“NeuGene”。目前,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正在试验这种反义药物,结果将在近期公布。而美国的发现实验室公司研制的治疗非典新药“Surfaxin”据称也进入了最后的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变异的艾滋病病毒HIV-1能够抵抗AZT(叠氮胸苷或齐多夫定,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艾滋病的防护药物),并在原子水平揭示了变异病毒的抗药机理。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抗艾滋病治疗为什么会无效,进而开发出更加有效的艾滋病治疗方案。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  相似文献   

16.
合成化学家像堆积木的儿童,在实验室中创造出许多形状奇特的分子。这些“人造分子”往往有重要的、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以被化学家们利用。就理论的观点看,各种异常构造也是对化学键结的一种考验,使人们能对化学键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合成化学家们常以和“人造分子”形状相似的物体来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2006,(10):10-10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日前成功合成出了一种能够诱导肿瘤细胞自杀的分子。这种新型的技术为个性化抗癌治疗提供了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1987年日本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利根川进提出了人类疾病的新概念——基因病,他指出:“人类所有的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1975年美国著名病毒学家杜尔贝科指出:“人类的DNA序列是人类的真谛,包括癌症在内的人类疾病的发生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相关。”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发明了在活细胞中基因重组技术,并用该技术在细菌中生产出人体生长激素。80年代,科学家们研制出  相似文献   

19.
可用于大幅提高癌症等早期探测的效率中国科技网讯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名为D2PA的人造纳米材料,将这种材料同用来探测疾病的免疫分析方法相结合,能将这种标准的生物学工具的灵敏度提高300万倍。最新突破将大大改进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早期  相似文献   

20.
刘霞 《发明与革新》2011,(11):26-26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将非天然的氨基酸整合入蛋白质的多处,成功制造出了新的人造细菌菌株,其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药物合成、生物燃料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