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时期高校本科生素质教育贴近时代,形式内容并重,而且取得大量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大量问题,在重视度保障措施氛围培养等方面都有很大偏差,其中理念、教师、领导、社会体制管理方面都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要切实重视存在问题,同时切实找出原因,从而更好的把问题解决好。注重三个面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弥补能力素质残缺,为现代化、知识经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素质教育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同时把素质教育落实好贯彻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要重视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采取包括加强课堂教育、课程建设、完善人文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高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等在内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培养有较高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要重视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采取包括加强课堂教育、课程建设、完善人文课程考核方式、切实提高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等在内的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培养有较高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梅 《大众科技》2013,(11):120-122
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国内学术界都有大量创新教育方面的政策研究成果,新时期大学创新教育贴近时代,形式内容并重,而且取得大量成绩,注重三个面向、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弥补能力素质残缺,为现代化、知识经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素质教育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同时把素质教育落实好贯彻好,理论上、社会现实上学术上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从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对科协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科协工作内涵,拓展了科协工作视野,为做好新形势下科协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协组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键是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自觉围绕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积极谋划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开展新探索,切实发挥好科协的优势和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真正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实处,努力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张世敏 《大众科技》2009,(2):152-153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因此,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文章就素质教育提出一些观点,即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客观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配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充分扮演好“启迪者”、“督导者”、“引导者”、“献爱者”、“示范者”。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为本”做好学生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在深刻全面地学习好、领会好十七大报告精神基础上,应该把十七大精神渗透到学生工作的实际中,把学习报告与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创新开展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竭诚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8.
切实提高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和任务.对此,教育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实施"质量工程",开展教学评估,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我们必须更加主动地、创造性地落实好"质量工程"的要求,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置于事关学校兴衰成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和推动.  相似文献   

9.
张畅 《科教文汇》2010,(35):25-26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素质教育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当前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要从课堂教学、校园环境、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并要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果,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又重申:"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袁小平 《科教文汇》2014,(19):14-16
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学生管理与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学管干部针对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政治建警,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严”字当头,严格训练、纪律和学风;变“管”为“理”,实行人性化管理;提升自我,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汪雅卿  徐艳 《科教文汇》2014,(24):15-16
本文旨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各类刑事及其他违法案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平安校园”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平安校园”建设为视角,将“平安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进行全新结合,即根据“平安校园”建设的需要,寻求更为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途径。目前因学生自身法律素质问题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学生良好的守法意识和健全的法制观念是保障校园秩序正常和校园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稳定离不开大学生的遵纪守法,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从而为建设理性化、秩序化以及和谐化“平安校园”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胡春艳 《大众科技》2013,(5):226-227,225
就读中职的学生多数是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等诸多因素,导致中考失利或者因为家庭贫困,而来到中职学校。对待中职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才能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茁壮成长:在掌握各种类型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开展细致严格的引导教育工作;加强班集体建设,塑造和谐班风;要特别重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风;重视班委建设,促进班级的管理,进而促进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嵇友山 《科教文汇》2013,(3):185-185,190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既贴近了学生,增加了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感情,又能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维护校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未来与发展》2010,(10):75-78
利他主义精神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的价值观及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社会未来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了解大学生的利他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对校园的德育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问卷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朱昭峰 《科教文汇》2011,(17):81-82
传统教育往往只注重对文化素质的培养,忽略和弱化了教育的情感目标,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认知技能水平,更要具备良好的情感素质。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最多,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达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白西乔 《科教文汇》2013,(20):188-189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尺,又是社会繁荣的助推器。而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基石。树立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根本,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周宝松 《科教文汇》2011,(1):184-185
在高校积极倡导构建和谐校园新情况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加强质量保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通过加强党建质量来实现学生党员自身的和谐发展,通过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进,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学生与校园的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都是一种严峻考验,是一种新的挑战,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体育课堂教学气氛,要确保学生为主体,唤起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能力,在教学改革中,各校纷纷展示出良好的教学和谐气氛,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把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体育课堂气氛作为研究方向。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中的不和谐因素,力求提高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和改变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和创建和谐国家有赖于高等教育培养出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谐人才的培养有赖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均衡教育。由于历史和理念上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自建国至今历来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造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发展的失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差、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薄弱。人文素质的薄弱对个人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都会造成制约性影响。此外,缺乏国际视野的通识课程体系也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中国经济步入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的需要。本文将就高等院校现行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实施通识教育的保障制度和通识课程的国际化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革命性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