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述了农科应用型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模式的构建意义,在剖析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的一般模式;结合“江苏农科产学研基地模式”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应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模式应当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在2005年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设立“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开展“研究生开放课程建设”等,着重为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提供服务。据此,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概况,重点分析了创新基地目标及建设内容,提出了“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技术中心”基地建设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十二五”基地建设的建设目标及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我有的,你可能没有;你有的,我可能没有,如果我们联合,就能大家都有。”数学名师基地主持人顾鸿达在近日召开的名师基地主持人年终总结会上这样描述三个数学基地的培养“状态”。再反观其他基地,我们发现这种“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基地联合培养模式在不经意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模式。基地联合培养首先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四个语文名师基地就经常“牵手”,程红兵基地利用自己组织苏浙沪皖四地语文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契机,携手陈小英、郑  相似文献   

5.
基地“两化”融合的技能训练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结合我院基地“两化”融合改革实践,从基地“两化”融合构建立体型校企合作网络、基地“两化”技能训练平台构建职业能力培养实体性范型,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基地“两化”为载体 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是高职院校提升基地层次、有效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基地“两化”的现实意义和构成,并介绍了保障实现基地“两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机械职业教育》2008,(9):64-64
教育部拟在“十一五”期间遴选建设100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基地,此前公布的遴选建设基地有“职业情境,项目主导”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机电教学车间”、“IVT教学工厂”等51个,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教学车间”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8.
实践基地的建设,关系着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实践基地进行规划并探讨科学的运行机制,将促进新形势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基于中国药科大学六年多来对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基地建设规划和运行机制:即通过“一条主线、二个场所、三方责任、四级培育”的“四维”定位,规划立体式实践基地群;通过“标准化遴选、多样化建立、全程化联动、科学化保障”的“四化”模式,保证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剖析了技能培养瓶颈的基础上,结合呼伦贝尔学院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取得的经验,论述了职业院校怎样选择、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如何开展实践、技能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怎样将技能鉴定所以“教学工厂”的模式建设成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建设与实习教师的培养相结合,走教学、服务“双功能”,培养、建设“双提高”之路。  相似文献   

10.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对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及“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本研究以“宁波大学—天台县”实践模式为例,通过企业搭建培养基地,高校提供创新人才与技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探索“校—县—企合作”模式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最终,该模式初步实现了高校、县域政府、企业与研究生培养的多赢目标,为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与就业能力提升以及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肩负优化“微笑曲线”重要使命的高职教育,在探寻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新路径的进程中,创建总部经济的“基地 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 产学研基地”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就是凸显高职教育在贯彻落实就业导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特色与优势的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以“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现代学徒制及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搭建“实验室+实践基地”“学做合一”产学研教学平台,不仅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更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抓手。目前,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中存在政策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建立“学院—系部—基地”三级管理模式、规范校企合作模式,以提高校企合作能力与实效。  相似文献   

13.
“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加强名校长名师培养基地建设”,已被明确列入上海教育“十一五”师资规划的重要行动计划之中。2007年1月,市教委人事处处长周国明应邀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研讨会上就名校长培养基地开展的工作情况作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4.
以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促进地质学基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持之以恒的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新型人才。西北大学地质学基地在实践中对正确处理“基地”与“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基地建设内涵以及科研成果向教育资源转化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加强基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山东大学物理系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以来 ,我们确立了培养“基础”性人才与“应用”性人才相结合的办学思想 ,制定了两类人才的培养模式 ,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大胆进行教学实践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教学改革取得很大成效。我校重视物理学“基地”建设 ,在经费上大幅度投入 ,使教学条件得到更新和改善。仅2000年学校就投入500万元经费改造教学条件。学校把物理学“基地”当做本科教学的示范点与辐射源 ,把“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成功的经验做为本科教学的“样板” ,教学内容、课…  相似文献   

16.
12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潍坊教育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挂牌仪式在潍坊教育学院举行,这是山东省首个“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7.
李浩  吴深  孙琳 《河南教育》2023,(11):44-46
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影响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代表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加强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十分必要。本研究在分析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炼了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育人内涵,总结了新时代研究生层次的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高质量运行机制,强调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构建全链条的“思政育人”协同机制和“需求、创新、应用、德育、就业”牵引的评价机制在基地高质量运行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厦门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教委1991年7月首批批准的。 三年来,我校围绕着如何建设好该基地做了一些工作。工作的重点主要围绕着如何对基地班学生强化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训练和基地实验室建设两个方面展开的。现根据国家教委高教司(1994)122号文件精神,在基地点申报时自定的“改革和重点建设要点与措施”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化学专业本科(四年制)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对前一段基地建设工作做一回顾和小结。  相似文献   

19.
熊惠平 《职教论坛》2007,(2S):21-23
肩负优化“微笑曲线”重要使命的高职教育,在探寻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新路径的进程中.创建总部经济的“基地+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产学研基地”的新机制与新模式,就是凸显高职教育在贯彻落实就业导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特色与优势的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20.
电气“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要,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可或缺。本文阐述了校外实践基地的选择,分析了校外实践基地的具体作用以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法等内容,确保校外实践基地真正在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能力培养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