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州螺蛳山遗址是鄂东地区重要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文化内涵,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史前文化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通过对有关文献的研究,从社会经济、制陶技术、文化因素与价值三个方面对螺蛳山遗址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认识到其文化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报道,近斯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祭坛、祭坑并出土一批价值极高的玉石礼器。此次发掘共出土文物二百多件,其中一条环形玉龙引起了考古学界的注意。玉龙直径4.2厘米,首尾相接,吻部略突,头上两角清晰可辨,两眼圆睁。同时出土的还有3个玉人为我国新石器时代人体玉雕像。凌家滩遗址面积为60万平方米,遗址内有6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一处大型墓地。专家们推测,5000年前的凌家滩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群。安徽凌家滩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程实  相似文献   

3.
龙在地球东方升起──辽东后洼图腾文化初探傅朗云位于辽宁省东沟县马家店乡三家子村后洼屯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六千多年前的动物形、植物形、人形或人兽合一的石雕、陶塑艺术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早和最丰富的原始图腾和人形陶像,对研究我国原始社...  相似文献   

4.
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考古学家陈文华先生在《农业考古》一书中介绍说,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都出土过狗的骨骼或陶狗。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塑小狗和山东省胶县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狗形鬶,造型更是生动逼真,使我们得以了解新石器时代狗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安庆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布全区。黄龙遗址的发现及曲折的发掘过程,为安庆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工作的蓬勃开展起了鸣锣开道的作用,接着又相继发现了震动考古界的薛家岗文化遗址以及其他五百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些考古发掘成果,填补了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的一个空白,在长江流域的区域文化考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命名地,发现于1959年.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曾先后三次发掘.并出土大宗文物。它那明确的文化发展序列、相对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两次社会变革的非凡经历、日鸟结合的图腾崇拜以及与早期泰山文化的渊源关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借助大汶口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辟建大汶口遗址博物苑(馆),“古为今用”.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辽西考古化的空间分布、聚落遗址的规模形态、生产工具的组合特点及演替规律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新石器时期以来化发展受生产经济形态转变的非稳定性特征的影响。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是影响辽西地区早期化发展的本质因素。气候温暖期,定居的农业化昌盛,气候寒冷期,只能维持低水平的简单畜牧经济。造成新石器时代一青铜时代该地区产生经济形态转变和化倒退的直接原因是5000aB.P.-4000aB.P.降温事件及铁器冷期寒冷气候的作用。环境因素的剧烈波动过程阻碍了该地区化与生产经济形态的正常演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兴隆洼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是新石器时代先民聚落遗址。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9.
兹将新疆三十多年来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择要介绍如下: (一) 关于新疆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作得较多工作的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经调查、试掘和发掘,按照目前积累资料呈现的文化特征,初步归纳为三种类型: 以比较典型细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有哈密县三道岭、七角井,搂兰故城及其附近,乌鲁木齐县柴窝堡,吐鲁番县阿斯塔那、雅尔湖村以及木垒县城附近等。这些遗址细石叶、燧石核出现较多,石叶多经第二步加工,薄窄细长,单刃或双  相似文献   

10.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化之一。因山东泰安县大汶口遗址是比较早的发现,最具代表性而得名。大汶口化的年代为距今6300-4300年,延续约2000年左右,根据其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仰韶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仰韶文化类型的研究是其中的重点。特别是关于半坡和庙底沟两类型相对年代和性质的问题,一直都是讨论的热点,几经曲折反复。笔者拟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中华大地的“网格”地貌和递变性气候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提供了自然地理前提;从考古成果看,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辽河、黑龙江等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被学界梳理为六大区域系统等;从神话传说看,戎狄羌夷苗蛮遍布中华东西南北各地,学界由此提出“夷夏东西说”、“三大集团说”等。整合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获得的思考是:中华文化在史前满天星斗、多元发生,其中长江、黄河流域是文化发生最多的地区,而关中平原、燕山南北和环太湖区域是三个最重要的文化发祥地。  相似文献   

13.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共生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昆明市各县区的资源环境基础和人地关系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昆明市各县区人地关系状态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因此,各县区应结合自身资源环境基础状况和人地关系状态,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资源环境基础较好而人地关系较缓和的县区应加大开发力度,资源环境基础较差而人地关系状态较为紧张的县区应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强区际联系,加大对互补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是我国高中地理教科书编制的基本理念。但在实践中,因缺乏有关指导地理教科书编制"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方法论,人们大多凭经验把握"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方向与深广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理教科书编制的水准。地理学家总结的人地关系要点,对于地理教科书人地关系方面教学素材的选择与组织、阐释角度的确定、阐述的深广度的把握等方面具有方向性引领作用,可以作为地理教科书编制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方法论依据与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人地关系观,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地关系是否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宁波大学2009级本科培养方案和历年选修首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唯一人地关系课程———《神奇的大自然》学生专业构成为基本数据源,探讨大学生人地关系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对人地关系通识教育的需求情况,希望有助于大学生人地关系通识教育的普及。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云南因人地关系、区域联系和历史过程等的多重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这些语言资源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性。这为全面研究中国云南的语言地理进而构建区域语言地理学的基本范式奠定了重要的客观基础。对于区域语言地理学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该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基本框架或理论支撑,通过空间秩序、时间序列和动因机制等的研究,进而为语言区划和语言管理方略的科学制定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本文从生态旅游的自身特点出发,论述了人地关系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学理论和系统论是其发展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阿坝州近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考古学新资料,茂县和汶川花灯戏中歌颂大禹唱词,以及重庆云阳新近出土的东汉景云碑等说明“禹兴西羌”说及“大禹文化西兴东渐”确有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根本目标出发,分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实质:即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秩序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时间序列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状况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驱动力与驱动机制研究。作为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包括了不同的认识层次、不同的时空尺度,不同的地域结构,指出综合集成将成为未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主要路径。据此,尝试性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地理学范式。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安市城"遗址所在,学界中有多种说法。今天,当我们逐一推敲这些说法的时候,似乎每种说法都有理由,但又感觉根据并不充分,实际上,这仍然是个没有结论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另辟蹊径,从较为宏观的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同样的问题,以求得出更为接近事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