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蒲俜 《教学与研究》2004,3(9):46-51
人权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 ,在对外关系中运用人权作为手段和策略也不是西方国家的特权。中国对外人权政策的形成是国内外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 ,它是中国的和平外交战略在人权领域的体现 ,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尽管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和经验不足等问题 ,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人权政策是中国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实现国际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人权问题愈来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斗争的焦点。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人权作为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的突破口,对发展中国家展开“人权外交”。正是在与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斗争中,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他不仅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权外交”的攻势,严正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同时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保障、实现人权这一科学的正确道路。一、针对西方国家“人权无国界”的谬论…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文明史开始,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一定程度上多样性地创立了自己的人权准则。每个国家的人权观都是本国主流文化在人权领域的表现。中国和西方的人权观在诸多方面存在截然不同的价值定位和选择。中国人权精神的高远性、和谐性、完满性可以弥补西方人权"有体无神"的弊端;西方人权观中的致用性、个体性、务实性也可以弥补东方人权观的一些缺失。  相似文献   

4.
中美两国的人权差异是由双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造成的。美国在人权方面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中心,对中国等其他国家的人权实行双重标准。中国按照本国的实际国情奉行主权大于人权的理念,在人权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中国在人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的人权状况必将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上看,人权问题常被西方国家拿来作为诟病中国的"武器"。从国内看,中国近些年一直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努力,以更好地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中都包含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2004年3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1年4月2日,教育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共同组建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的通知》,决定由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和广州大学共建首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并于10月13日举行了基地授牌仪式。高校人权教育已经被纳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成为公共及专业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目前,随着人权教育在各大高校的逐渐推广,全国范围的人权教育和培训体系正在形成。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人权教育的发展,加强国际间人权教育经验的交流,消除外界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误解和疑惑,本刊特邀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之一的中国政法大学两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撰写了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肖庆顺 《天津教育》2022,(13):20-23
<正>人权教育是人权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重要要求。2022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人权知识教育,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当代中国人权观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一步强调人权教育在人权工作中的重要性。学校是实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介绍了瞿秋白对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向导》周刊所作出的贡献。瞿秋白在《向导》上先后发表70余篇文章,宣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系统地向中国人民介绍了列宁及其思想,并应用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和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对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作了总结,在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中阐明了一系列挽救中国革命的主张。本文是作者以往发表的《翟秋白和<新青年><前锋>》、《瞿秋白和<热血日报>》、《瞿秋白和<布尔塞维克>》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瞿秋白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贡献。在有些介绍瞿秋白生平、论述瞿秋白思想的著作中,瞿秋白被宣传为顽固地坚持“城市中心论”、“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反对派。其实,在瞿秋白有关中国革命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论述。这些论述,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闪闪发光的。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是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二是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是支持上海的“左联”运动,积极领导文化反围剿斗争;四是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出中国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基本思想;五是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导者和开拓者。瞿秋白不仅是中国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更是杰出的文学家、理论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10.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瞿秋白创作的中国最早记叙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初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情况的散文名著。它真实而具体地呈现了瞿秋白向往共产主义、迈向苏俄并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是宝贵的党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及前途。瞿秋白在研究中国革命及社会各阶级特征的基础上,不仅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该夺取统一战线领导权,还阐明了无产阶级应如何获取领导权及其在统一战线中应采取的策略原则。与同一时期党的其他领导人相比,瞿秋白的统一战线领导权思想是比较正确和先进的,他的这一思想既对国民革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是党内较早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对党的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文化事业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文化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提出了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观点;关于文学及文艺理论等方面的观点,为我党领导左翼文化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曾言屈原之功“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辛弃疾亦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他们都是具有实际政治才干的伟大时代歌手,相同的国难际遇,一致的爱国深情,以及同样的救亡图存奋斗之路,使他们都具有坚毅的自信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器大者声必闰,志高者意必远”,辛弃疾受到屈原“爱故土、求美政、哀民生、修美德”精神品质的熏陶感染,其词具有浓郁而深刻的屈骚情结,对后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东方文化派”有着独特的历史内涵,在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瞿秋白作为“马克思主义”派的代表,从三方面对“东方文化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青年瞿秋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这次亮相,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夏鲧是中国古代颇具争议的神话历史人物,在传统儒家主流文化体系中,他是恶名昭著的"四凶"之一,而在神话传说和其它文献记载中,他又是治水未成身先死的悲剧英雄,历代对夏鲧死因的争论虽绵延不绝却又莫衷一是。本文从历代关于夏鲧死因的几种主要观点的分析入手,结合"夏鲧作城"的文献记载,将夏鲧置身于氏族社会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代背景之下,探讨其被杀的深层原因,重新确立其作为时代先行者和治水英雄的历史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是"五四"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留下了六百多篇论著和译作。他的这些论著涉及政治思想、新闻、教育、文艺理论和创作等各个方面,给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许多方面增添了异彩。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对他在政治、文艺等方面的成就与不足进行过探讨,可他在哲学方面的贡献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文章对他的哲学思想中的实践观和真理观拟作一些不成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蔡锷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无情揭露和严正批判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并积极探寻反帝救国的途径,提出了一系列反帝爱国的观点和主张,对于当时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08年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使中国人权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外热切关注的焦点。可见研究中国人权的特殊性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权就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享有的和应当享有的权利。从人权的起源人手,进而分析了中西人权观差异,启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  相似文献   

19.
《多余的话》是瞿秋白的狱中遗作。其魅力缘自作者不同凡响的一生经历,在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早期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着强烈暗示力的话语、话语塑形的风格,以及它向世人所展示的瞿秋白的信念、情怀和人格形象。在《多余的话》中,瞿秋白思考了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把党建成一个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革命应该采取怎样的斗争策略等问题,并已触及了对革命队伍中人的价值、尊严问题的思考。《多余的话》是对历史的见证和交代,也是留给后人和未来的。《多余的话》的这些内在价值进一步彰显了其魅力。  相似文献   

20.
人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充分享有人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中共争取中国革命道路的胜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争取、保障、实现人权和进一步发展人权的历史,这些历史也是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在抗战时期,从民族矛盾激化、国统区人权状况日益恶化、人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权实践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共人权立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特殊时期的价值取向对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