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平 《宜宾学院学报》2009,9(8):104-107
隐喻是从“始发域”(sourced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它被视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作为认知性语言结构方式,隐喻可以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学说来理解和解释。隐喻性话语可能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但它传达了会话含意。在人们解析隐喻时,运用类比方法推理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隐喻是联系具体概念域和抽象概念域的手段,因而它是驱动语法化进程最主要的认知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在跨文化交际中 ,大量地存在着会话隐含意义 ,这常会引起留学生的误解和不解。对这些会话隐含意义 ,应用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 ,运用汉外对比的方式可以分析出它们的生成机制 :对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的违反、质的准则的违反、关系准则的违反、方式准则的违反都可以产生会话隐含意义。而且中外会话隐含意义的推导是不同的。打破合作原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礼貌策略的应用及追求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
合作原则与隐喻喻义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原则是人们交际时所应遵循的准则。隐喻的使用违反了交际的合作原则。隐喻喻义有其特有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和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都是重要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虽来源于合作原则 ,但却比合作原则更具解释力 ,尤其在隐喻问题研究上 ,关联理论有着合作原则无可比拟的阐释优势。在重述会话含意理论和关联理论隐喻观的基础上 ,比较这两种隐喻观的理论来源、阐释理据、隐喻含意的推理模式以及隐喻阐释的局限性 ,从而突出关联理论对隐喻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人类策略交际的重要语言资源,而且是实现策略社会交际不可或缺的语用策略。对于作为语用策略的隐喻——隐喻功能,学者们的探究基本上还是局限在隐喻的外显功能,隐喻的内隐功能和模糊功能还没有得到开发。该文把隐喻功能作为一个整体,从语用视角出发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分析隐喻意义、隐喻含意、隐喻影像、情感和非言语信息之间的关系,隐喻外显、内隐和模糊功能的运作机制得以揭示。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语义偏离现象,而传统的修辞学和语义学均无法对其含意做出充分而合理的解释,因此对隐喻意义的研究必须纳入语用学范畴。本文综述了在解读隐喻含意方面Sperkr和Wilson关联理论与其它隐喻语用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并以关联理论为支点,采用俄语语料,从认知语境和最佳相关原则两方面分析了隐喻理解的语用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马建静 《海外英语》2012,(13):233-234
该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以时下热门的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第三季前5集的人物对话为研究文本,用语料库驱动的方法探讨剧中隐喻实例,推导违反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产生的会话含意,以期为口语教学学习和隐喻的会话含意推导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屈赋借助三种不同性质的喻象构筑其隐喻世界:(1)同质喻象,喻象的能指和所指一致“,投射”是这类喻象建构隐喻的生成机制;(2)异质喻象,喻象的能指和所指正好相反,这类喻象借助较大的语段、通过“顿跌”完成隐喻的表达;(3)悖谬喻象,喻象与对喻象的描述构成悖谬关系,这类喻象是借助“嫁接”机制生成隐喻。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诗歌、小说、神话故事以及现在的各种影视作品大都对爱情广为颂扬。但从语用学角度欣赏情侣间的会话含意的不多。一般情况下,遵循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四个准则有利于会话的顺利进行。然而,违反合作原则并不一定会对正常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情侣之间。该文将从美国哲学家格莱斯(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理论出发,以当下正流行的美剧《吸血鬼日记》第4、5季中的一对情侣Damon和Elena之间的对话为例,以期更好地欣赏合作原则的违反和会话含意理论在情侣之间产生的特殊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模式,是语言形成的重要机制,当然也是词汇形成的重要机制。本文从莱考夫与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的三种隐喻类型(方向性、本体性和结构性)入手,具体分析"马"词语的隐喻系统,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汉语中带喻义的"马"词语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从格赖斯(Grice,1975)的“会话含意”的角度分析商业广告语篇对其“合作原则”即质准则,量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的应用和违被而产生的会话含意。  相似文献   

12.
顺应理论视角下的隐喻含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根植于社会、文化,而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构成文化也反映文化,其含意理解与推导必然受到一系列因素影响。从影响隐喻含意理解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方面,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揭示隐喻含意推导过程是动态顺应的过程,为隐喻含意理解和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隐喻的认知语用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会话含意理论对隐喻语用分析的局限入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进行认知语用解读,认为隐喻的理解就是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受话语建立的新假设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意的过程,隐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隐喻语言理解的语用和心理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学家对隐喻语言的理解有不同的解释。语用学家认为,隐喻语言违反了话语交际准则,对隐喻语言的理解包含对语用含意的一系列推导,其理解是间接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们对日常知识和经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反映了人们较为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对隐喻语言理解并不需要特殊的认知过程。从多学科、多角度对隐喻语言进行研究讨论,将使我们对隐喻语言理解获得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语码转换作为交际策略日渐成为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该文运用Grice(1967)的会话含意理论,以实例说明双语者在交际中如何把语码转换作为特殊的语言手段,通过对会话含意理论中的各准则的违反来间接、委婉地回避某些可能引起社会性尴尬和文化禁忌的问题,或利用语码转换意义的模糊性来间接地表达特定的会话含意、传递真实的交际意图。把会话含意理论应用于语码转换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拓展语用学理论,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拓宽语码转换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6.
“家”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从“家”的隐喻中可以生成安全教育策略、融入教育策略、感情教育策略和励志教育策略等,这些策略有助于为灾后学生重建“家”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灾后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家”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意义,从“家”的隐喻中可以生成安全教育策略、融入教育策略、感情教育策略和励志教育策略等,这些策略有助于为灾后学生重建“家”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灾后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模式,对外语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在阐述隐喻语用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认知隐喻理论指导外语教学应用范围较窄、运用不够系统全面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学习者隐喻语用能力的策略:注重中西文化隐喻差异,提高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能力;注重隐喻的语篇功能,提高学习者的语篇能力;注重隐喻的原创性和新颖性,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策略能力。  相似文献   

19.
Grice会话含意理论对外语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语言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有信息,根据“合作原则”中的各项准则并结合语境对新信息进行语用推理,解读语篇中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强调含意论和语境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隐喻和转喻思维对低调陈述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调陈述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所具有的隐喻和转喻能力。交际受信息、经济、认知突显和社会需要等原则制约,说话人或是运用来源域里的知识结构来彰显目标域里的知识结构——即用隐喻;或是选择突显、易感知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它部分以及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表所要传递的信息——即用转喻进行交际,因而产生低调陈述意义。低调陈述含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动激活而非有意识的推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