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粘性土,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特征,本文介绍了黄土发生湿陷性的机理。由于黄土的结构比较复杂,施工起来相对困难。本文系统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施工特点,对湿陷性黄土的公路养护,提出了一些养护技术和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省道323线一级公路黄土路基施工,在分析黄土工程性质的基础上概括论述了黄土地区排水处治,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陷穴处理方法以及黄土路基填筑施工要点,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1989年8月,人参之乡长白山腹地抚松县海拔700米背阳的神秘坡爆出特大新闻,“仙居”深山500余年的野山参之王率17位子孙安然出山。参农是在26日发现地面一蓬罕见的人参茎叶的,随即便捂篷立灶,挖了5天5夜。据报导,这是一个罕见的“四世同堂”的野山参大家族,族长老翁参已500多岁,重305克,长95厘米,较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的重288克、长85厘  相似文献   

4.
黄土作为一种第四系沉积物,其多孔隙结构决定了特殊的工程特性,如渗透性、湿陷性等。目前,黄土湿陷特性是岩土工程及地质工程专业研究已久的问题,黄土湿陷造成的灾害一直困扰着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黄土结构的特殊性和湿陷机理的复杂性。长期以来针对黄土湿陷性的研究从压缩试验和浸水试验展开,基于湿陷系数来评价黄土湿陷特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黄土力学性质取决于内因和外因,表现形式为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力学特性。本文对黄土湿陷特性的微观研究进展及方法进行总结,最终提出在黄土湿陷微观特性研究中,在不脱离宏观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期为黄土湿陷灾害的预防及治理提供合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措施的选择问题,从黄土微观结构出发,阐述黄土湿陷的机理和原因,论述黄土湿陷性的评价与等级,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归纳和总结,探讨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黄土的特性以及黄土地区施工的特点,在黄土路基填土施工中对黄土工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合施工实践,提出了黄土填筑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许严 《科技风》2016,(4):55-56
湿陷性黄土独特的性质湿陷性对于工程项目有着巨大的危害和影响,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处理各类型湿陷性黄土时,充分考虑各种情况湿陷性黄土的特性,针对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以消除或减少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所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黄土的结构、黄土地区路基施工要点、设计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黄土路基施工技术及对黄土路基的施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刘洋 《今日科苑》2007,(20):145-146
针对黄土地区公路路基,介绍了失陷性黄土的性质及力学指标,分析公路失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病害发生的原因和破坏机理,并针对公路失陷性黄土路基病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黄土湿陷是黄土地区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黄土湿陷这些客观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地基及边坡的稳定性。湿陷性黄土是新疆伊宁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类特征土,主要由上第四系全新统的坡积黄土组成,其具有黄土的一切工程地质特征。随着西部开发和伊宁地区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对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云道 《青海科技》2009,16(4):96-98
本文简述了湿陷性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和强夯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的原理,给出了湿陷性黄土的划分和湿陷等级判别、强夯处理湿陷黄土适用条件和施工工艺,并用工程实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黄土陷穴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从查清黄土陷穴的方法、基底处理、路堤浇筑、碾压、黄土路堑、路基排水、施工夯实等方面对黄土陷穴施工技术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飞 《科技风》2014,(18):158-158
湿陷性黄土这种特殊地质情况,是我们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常见地质中的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一直是个施工难题。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湿陷性黄土的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个探讨,从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出发研究了黄土出现湿陷的原因,再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了水泥土挤密桩作用的探讨研究,来帮助以后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湿陷性黄土处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归纳总结出湿陷性黄土的若干问题,分析在不同环境下对湿陷性黄土灾害的一些对策与方法。内容包括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陷穴治理方法、黄土工程特性对隧道工程的影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由于黄土结构存在大量缝隙,导致黄土有很大程度的自重湿陷和非自重湿陷的现象存在,这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难题之一,在公路建设的路基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湿陷黄土的问题,减少黄土湿陷对路基造成的影响。湿陷黄土的处理可以采用强夯法、灰土挤密法、化学加固等办法,减少黄土因浸水或者压力等问题造成的地基变形,防止公路地基塌陷。  相似文献   

16.
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体,含水量不同,其力学性能指标差异较大。为进行延安宝塔山隧道结构建模分析,提出有效的湿陷性黄土隧道围岩加固处理措施,通过对黄土路基颗粒组成分析,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并提供相关基本物理及力学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干容重)孔隙比和含水量均是黄土的湿陷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地区的黄土湿陷性很小,湿陷引起的危害较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及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以某高速实际工程为例,说明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及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黄土的特性以及黄土地区施工的特点,在黄土路基填土施工中对黄土工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合施工实践,提出了黄土填筑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普遍出现的路基沉陷、路面开裂及过大的工后沉降等病害,以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路基1标为例,进行了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室内试验研究,从而为黄土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填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普遍出现的路基沉陷、路面开裂以及过大的工后沉降等病害,以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路基1标为例,提出了灰土垫层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设计方法,为黄土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填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