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必考考点,每年高考均于此点设题。2002年高考将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达题,让考生直接翻译文中的句子。从文言文的特点看,让考生直接翻译可以看出考生  相似文献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属于理解层面。从高考现代文阅读来看,不管是科学类文章,还是文学作品类文章,设题中都特别注重考查考生对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较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题:一是考查对揭示文章主旨和情感的句子能否准确理解,二是考查对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能否准确理解,三是考查对形象而含蓄的句子能否准确理解,四是考查对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能否理解。就文学作品类文章的阅读而言,重要句子包括:1.揭示段落大意的句子,也即点睛句;2.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作者观…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翻译是一项综合性测试,它既能考查学生的文言文基础,又能测试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必考点。该考点在《考试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重点强调考生的理解。综观2013年高考的18套试题,大部分都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翻译题的分值大都在10分左右,但考生一般只能得到5-6分。究其原因,大都由于考生文言文基础薄弱,能力不强。因此,在备战文言文这一考点时,必须五措并举,夯实基础,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下面以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要求翻译的句子为例,总结出备考高考文言文翻译的五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一、命题导向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二是翻译单独给出的段落中的画线句子。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句意理解是  相似文献   

5.
张希用 《时代教育》2009,(7):178-179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供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高考中,考生的得分往往不理想.本文就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特点,翻译的原则、要求,谈谈文言文翻译所涉及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在翻译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蒋文平 《广东教育》2011,(12):14-15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是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考查,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要求采用主观题设题,主要包括文言断句和文言翻译。断句一般设1道小题,赋3-4分;翻译则设2道小题,赋6-7分。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语文高考大纲中明确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并对此作了更详细的解释:“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文言文翻译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可以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文章的内容,从而看出他们阅读文言文的真实水平。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有不少学生在文言文翻译中,经常走入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张海斌 《广东教育》2009,(10):32-33
文言文阅读中断句和翻译题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对应《考纲》中古诗文部分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具体要求为:1.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将考查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9.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是《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内容,能力层级为B。近两年将其设为主观题,赋分5分。该题在2 0 0 2年全国卷的初次露相中,考生得分普遍不高,今年考生又在该题大量失分,细究其原因,除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欠缺外,不适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前以客观题形式考,考生只需判断正误,而现在需自己组织答案,于是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得分。特别是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讲求“字字落实”,有的考生一看考句中有陌生信息就焦躁着慌,不知所措了,于是草草应付,甚至放弃!其实,…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阅读中断句和翻译题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对应《考纲》中古诗文部分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具体要求为:1.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将考查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11.
文言的翻译     
一、文言的翻译关于文言文的翻译,《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一书中有这样一句意思非常明确的话:(阅读文言文时能)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理解并翻译文言文的句子,是历年文言文阅读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除了前面多次举过的2002、2003年的翻译题外,高考翻译题的题型还有: 1.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相似文献   

12.
一、中考文言文阅读走向分析近两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背诵默写;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诵读、理解、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等。考查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问答题四种形式。一般来说,背诵、默写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理解常用实词、虚词以解释题或选择题形式出现;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以选择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对文章写作特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2004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则将在基本保持前两年题型的基础上,力求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知识解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历来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要方式,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002年《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要以主观表述性形式考查文言语句(语段)的翻译。表明了今后高考文言文命题发展的趋势,也是拉开成绩差距的  相似文献   

1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这是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的一种考查方式,是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带有综合性的一道试题.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存在诸多问题:语言不合规范,误译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误译原句语气,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原文.翻译的前提是理解,而翻译的目的就是让人明白原文的内容.从考查的形式看,1992-2002年全国春季卷的文言文翻译均采用“四选一”客观性题型,从2002年全国秋招卷开始,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侧重考查考生翻译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文言文翻译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对考生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的判定,句子语气把握等,常常是阕卷的采分点.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想从中探究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对高中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提出了理解文意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修订本)要求阅读文言文要“能理解含义,读懂课文”,考纲则更明确的提出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要求,已经完成初稿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生要能“读懂浅易文言文”。所谓“读懂”,应理解为心里明白,能正确的表述出来(口译或笔译)。作为高考的一项能力要求,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白话文正确的翻译。“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在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常用文言句式…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中一种考查综合性能力的手段,是对理解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方面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利于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原文。因此文言文语句翻译是必考内容,且分值在不断提高。前几年文言文翻译的分值为6分,2005年高考分值为8分,而2006年高考分值有的提高到10分,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要求。翻译文言文句子,命题者选材的标准一般是:(1)含有关键词语的句子;(2)在原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3)含义比较深的句子;(4)常见的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显得特殊的句子;(5)常见的文言习惯句式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即要忠实于原文意思,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要明白通畅地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翻译时还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即要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但要明白,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随心所欲地翻译,意译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还要有文采。...  相似文献   

17.
今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前四题满分为12分,平均得分为10.94分;最后一题(第13小题)古文翻译的得分情况极差,满分8分,平均得分只有4.77分。[原题]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各小题见下文)本题的要求很明确,就是考查考生文言文的现代汉语转化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目的在于检测考生古代汉语文献的初步阅读能力,包括古代汉语的语法、语义、词汇和句子结构、句式以及文化常识等。然而从考生在本题的答卷综合情况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似乎没能结合古汉语文化语境和具体阅读材料语境中把握句子的意义,或者生搬硬套已有的…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高考文言文的解题技巧和得分率,首先要明确考试范围和要求:《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要能阅读浅易的古文。近年来文言文阅读材料多为史传类文章,以记人记事为主,如2000年选自《三国志》,2001年和2002年均选自《史记》,而2003年则是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上各选取一节组成一篇文章。其考查的重点是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其次要明确高考文言文试题的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翻译一向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硬骨头”,它是综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能力的一道区分度比较明显的试题。综观近几年高考,同学们在翻译时失分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握好命题老师设定的采分点。这些采分点通常体现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结构等方面。因为文言文翻译题,命题老师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两到三...  相似文献   

20.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必考考点,涉及众多的文言词义和语法知识,因而成为众多考生的应试难点。考生只有认真研究高考真题,剖析其中的知识点并有针对性地复习,才能做到有的翻译,在应考时获得高分。那么,高考文言文翻译涉及哪些知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