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运用定量分析法,可以见出借字与本字形体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依此可将二者分为“形体迥异”、“部分相同”、“形体相近”三类。通假字不同于异体字、古今字、讹化字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开设运动瘦身形体课程对于超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重超标现状及在原课程班体育课成绩进行分析,探究运动瘦身形体课程开设的意义,并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课程结构的重新架构和有效评价的标准等方面对运动瘦身形体课程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燕山大学学生形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周期性教学试验法,对研制的大学生肩带背部形体疾病矫治运动处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肩带背部形体疾病占37.17%;处方教学总有效率达89%(P<0.01).说明:形体改善运动处方对学生肩带背部形体疾病的矫治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摘要:为了通过流行于20世纪中后期至今兴盛不衰且愈演愈烈的“塑身类”运动项目来揭示此类运动在当今社会空间中的‘文化哲学’意义,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并结合近、现代中外盛行的哲学思潮,探讨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化问题。在当今文化视域下,身体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既是有血有肉的生理性存在,又是各种复杂政治/权力话语的竞技场。研究认为:我们的身体是“未固定的”,是可以被修饰、改变和塑造的。基于这种根源,在当代社会出现的‘身体文化工业’一经出现便迅速蔓延——它以人体美设计为标准,以完善形体为终极目标。它整合了传媒、医学、形象设计、广告等多种行业,还有诸如从上个世纪中后期一直流行至今的“塑身类”运动(有氧减脂类项目和身体肌肉能力训练类项目)这种身体“软技术”行业。现今人们对于身体的关爱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健康这个层面,而更多的是对于自我外表良好感觉的关注。因此,我们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快乐感就取决于身体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了当代“健康与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一般训练学中两个基本理论范畴的新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训练的定义和特点是一般训练的基本理论范畴性问题,本文辨析了现行理论中“运动训练”定义的片面性,重新开发了“运动训练”的新定义;从概念内涵的界定入手,分析了运动训练特点、特征和特性的内在区别,从不同层面探讨和归纳了运动训练的特点、特性和其宏观、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6.
漫谈武术运动之节奏刘鹏武术运动员通过自身形体在时空中形成的动静、虚实、刚柔、快慢、张弛、吞吐、开会、进退、轻重等强烈的运动对比和不断交替的动作变化,向人们展示着武术运动特有的技术规格、攻防效用、风格韵味、艺术魅力。显然,武术运动离不开节奏,准确而又丰...  相似文献   

7.
论运动训练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运动训练“以人为本”的内涵及与此有关的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通过运动训练实践手段,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缩是运动训练“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从运动训练管理层面上看,教练员应作为主体,而在运动训练实践层面,运动员是主体,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运动员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过程,达到其自我价值实现的“身心并完”。  相似文献   

8.
秦石鼓文形体趋于理性建构 ,规整匀称化程度较高 ,“造意古朴”的同时“变化灵活” ,体现出继承晚周文字“崇古尚典”并沿着符号化、定型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过渡性特征。石鼓文在点画用笔上已形成典型的“圆笔”风格篆法 ,结体取势上“上紧下松” ,章法布局上“均衡和谐、规整简明”。秦石鼓文的这些形体特征和书写风格在汉字演变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和个性具有差异,赛前运动训练内容应根据运动训练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来安排。运动训练的实践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的转型期不同,其转型间的”据点”存在着差异。适时抓住转型间的“拐点”,变换不同的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是运动员有效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2、由于不同类型运动员存着不同的转型则和“拐点”,因此必须根据转型期的特点,合理安排训练的量或强度,并把握好成绩增长的两种类型,即突变型和量变型,使运动员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试析高抛器械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抛器械是艺术体操所特有的技术动作。为了了解不同器械的空中运动特性、活动规律以及高抛的器械与地面运动的人的关系,特对其进行探讨。结论为:棒不规则的结构导致器械空中翻转性强,接握难于控制;圈的多轴向性致使其空中有较多的变化;球结构规则自转性较强;绳的运动可介于“软”“硬”器械之间,可塑性大;带轻柔,空中运动稳定,易掌握接握。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衍生出的“运动化群落”概念出发,以“运动之乡”为典型代表群落,揭示出“运动化群落”存在的深层意义与价值。在运动化发展的多元化、民族化和市场化需要的特殊时期,探索“运动化群落”概念衍生的意义及期发展变化的规律,分析“运动化群落”有序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我国运动化的民族性与可持续性发展都起着方向上的引导与理论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形体训练主要通过体型练习和体态练习达到形体美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灵活性、控制力和形体表现力等基本素质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反复的基本功训练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昙花一现的现象,提出运动训练要在强化技能、体能、成绩、奖励等“物化”层面的训练的基础上,更要重视“人”的“修炼”,阐述了在运动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修炼”的对策,从而论证了培养当代高水平运动员,重视“人物双修”是促进我国竞技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形体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有关形体教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以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为依据 ,经过对大学生、中小学生进行了六年的形体教学课程的实验研究 ,系统地总结归纳了形体教学所应包含的内容 ,建立了完整的教学课程体系 ,并针对我国青少年的体型特点 ,整理、创编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形体练习方法 ,提出了有关形体教学应注重“本体感觉练习”的新观点。认为形体练习是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引起各级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高师形体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实践出发,依据教学目标和主体的需要,引发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为什么教、教什么、教材的魅力所在三方面进行论述,折射出高师形体教学体系的创建内容、方法和途径。教学实践证明,形体课教学效果显,对学生塑造形体、强化实践、扩大知识面、建立“终身体育”理念都有极大的帮助,因而,在高师开设形体课不仅可行而且必要。  相似文献   

16.
论“自己运动”和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姜传岗“自己运动”、“自己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事物发展问题上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如何理解“自己运动”、“自己发展”?哲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近些年来,在事物发展问题上的“外因论”较为流行,持此观点的部分论者提出:自...  相似文献   

17.
根据艺术体操运动的特点,通过在少年儿童阶段开展艺术体操兴趣的培养,使他们在增进健康、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等方面受到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少年儿童综合能力的形成.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目标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体育与美育的关系,提出向“素质教育”转轨阶段,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把美育贯彻落实到体育教学中,应结合形体训练、教学内容、讲解示范进行美育等几种办法。  相似文献   

19.
“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性高、涉及面广的工作,“考试”关系到千家万户。如何使“考试”评分标准的制定做到科学、实效,既符合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又切合实际,使其能合理地、有效地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进行考核评分。运用时间序列分析,采用半E次抛物线曲线方程与分段等级累进计分方法,使评分标准的制定更符合科学性、可控制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字形义”是汉字有意义的部件所反映的直观意义,“本义”是汉字创造时通过形体所表现的词义。本文以甲骨文为对象,分析字形义与本义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提出判断本义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