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表明,凤阳县玉米田苗期常见有害生物有6科6种,害虫天敌有4科4种,其中麦二叉蚜和黄呆蓟马为主要害虫;龟纹瓢虫是害虫的重要天敌,对控制害虫的种群增长作用明显。其次,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越大,稳定性指数亦越大,5月下旬是群落抵抗外界干扰和恢复原状态的最佳时期。通过数学分析得知,麦二叉蚜和黄呆蓟马呈聚集分布时,常见天敌在田间水平分布格局也为聚集分布,从而提高了对害虫的综合控制作用。通过建立黄呆蓟马、龟纹瓢虫种群增长模型,揭示其种群消长与时间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特定年龄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入侵害虫,在不同地区呈暴发性危害.本文以莴苣、黄瓜和茄子3种蔬菜寄主为饲养材料,组建了西花蓟马的特定年龄生命表.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3种寄主上具有不同的种群增长倍数,其在莴苣上最高,种群趋势指数(Ⅰ)为30.09;在茄子上最低,种群趋势指数(Ⅰ)为18.03.说明寄主是影响西花蓟马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寄主上,西花蓟马的重点防治、作物布局调整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应用4种聚集度指标和Iwao法、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桃树上山楂叶螨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在桃树上,山楂叶螨既可作聚集分布,也可作均匀分布;6月中旬至7月下旬山楂叶螨呈聚集分布;8月上旬至8月中旬呈均匀分布;8月下旬呈聚集分布;9月上旬至9月下旬呈均匀分布,表现为聚集→扩散→再聚集→再扩散的趋势;山楂叶螨在桃树上的为害时间较长,在6月下旬出现为害高峰。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8,(5):48-53
本研究运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标记(ISSR)技术对云南省西花蓟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12条引物共扩增出93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率达64.52%;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量(PIC)、标记指数(MI)分别为0.36、2.97,种群间遗传距离介于0.000——0.318之间,说明云南省西花蓟马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UPGMA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一致,云南省45个西花蓟马种群分为五大类,且相同气候带的西花蓟马种群大多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5.
榕母管蓟马是一种榕树上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吸取植物组织内汁液危害。文章用浸叶法测定吡虫啉、艾绿士、毒死蜱三种药剂对榕母管蓟马不同虫态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药剂对榕母管蓟马各龄虫态的防治效果依次为:毒死蜱>艾绿士>吡虫啉;毒死蜱二龄、三龄、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019、0.063、0.142mg/L;单一药剂对榕母管蓟马不同虫态的室内毒力强弱依次为:二龄若虫>三龄若虫>成虫。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0.5%多杀菌素对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其室内测定LC50为5.37μg·mL^-1,田间7d防治效果为91.11%。说明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在7d以上,对蓟马的推荐使用剂量为26.25—37.5g·ha^-1。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973~1986年在南海生成的季风低压的时空分布、路径及其降水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天气学研究。选择1986年6月下旬和1985年8月中旬两个季风低压过程,对其物理量作了计算,讨论了季风低压登陆后各物理量对降水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西瓜是消暑极品 ,有“瓜中之王”之称。由于其生长周期长 ,一般四月中旬育苗 ,盛果期在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 ,结果期集中 ,此期上市量很大 ,市场供需不协调 ,影响了经济效益。通过西瓜再生实验 ,西瓜可以重结二茬瓜 ,生长期可缩短一个月 ,避免了重新栽培的费事费力 ,避开了上市高峰 ,经济效益成培增长。1 实验目的探索瓜类增收方法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诱导学生创新思维。2 实验过程西瓜茎分生能力很强 ,在育苗期要经常检查 ,去掉多余分茬 ,只留 2~ 3条主蔓 ,以利结瓜。当盛瓜后营养物质多集中在果实上 ,茎的生长受阻。当西瓜采摘后…  相似文献   

9.
地瓜     
知识吧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栽培面积以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85年世界甘薯栽培面积800.3万公顷,总产量为11143.8万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从棕榈油中获得棕榈酸,再借助催化剂与不同的醇反应合成棕榈酸酯,确定了其适宜的反应条件,并研究了棕榈酸合成其他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为棕榈油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硝酸铁和硝酸钴为原料制备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催化剂,透射电镜(TEM)测量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颗粒粒径在20~50 nm左右,实验探讨了硫酸铵浸渍浓度、催化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时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为催化剂,研究棕榈酸与异辛醇合成棕榈酸2-乙基己酯过程中,影响酯化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优合成条件是:醇酸物质的量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0%,反应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反应的酯化率可达97.4%.  相似文献   

12.
《世界教育信息》2008,(10):11-11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9月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8月中旬以来连续遭受飓风和热带风暴侵袭,海地各地洪水泛滥,受灾人口估计在75万~100万人,其中约30万为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3.
吴颖  裴靖 《音乐世界》2008,(8):12-12
4月19日,L’Arc~en~Ciel 即将在上海源深体育场带来激动人心的演唱会,而3月中旬,主办方在上海举行了一场视听会,并设置了为期6天以乐团为主题的"L’Arcafe"咖啡屋,拉开迎接他们到来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筠连臭蛙的繁殖生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定期定点观测与室内观测相结合的方法,于1997年4月17日~1997年9月30日、2006年7月24日~10月10日,对筠连臭蛙的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筠连臭蛙繁殖期在7月中旬~10月上旬;怀卵量为1930.0枚;产卵量为1785.0枚。  相似文献   

15.
校友风采     
谢作1999年毕业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原岳阳农校)三高农业93班,自考本科学历,复旦大学高级经理管理课程班结业。1998年到广东棕榈园林公司实习,由于业务能力强、办事认真,实习结束后被公司派往上海开展苗木基地建设及棕榈植物销售业务。现任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华东苗木中心总经理、研究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作为主要参与者,他和他的团队把棕榈植物从华南推广到华东  相似文献   

16.
奇异之树     
在世界各地,生长着不少奇异的树木,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特殊的本领。花瓶棕榈在古巴西部,生长着许多棕榈(zong lu)树。这种棕榈树与众不同,树干中部膨大,树叶只长在树干的顶部,远远看去,仿  相似文献   

17.
应用余弦模型对延津县1988~1997年农药中毒季节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药中毒发生的高峰期为8月中旬,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为农药中毒的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山学院学报》2014,(3):17-20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花生和紫苏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花生的含油率为34.60%,紫苏种子的含油率为39.40%。GC-MS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组分,即: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10-十八碳烯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紫苏种子油中共检测出5种脂肪酸组分,即: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和10-十八碳烯酸。花生油中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亚油酸53.05%、油酸31.74%、棕榈酸7.95%;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的主要组分是α-亚麻酸80.06%、亚油酸11.83%、棕榈酸5.37%。花生油和紫苏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85.21%和92.81%。  相似文献   

19.
木麻黄是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明确它的适生区域对该树种的科学区划和引种栽培意义重大,现结合3S技术,采用相似优先比的方法,从气候和土壤的相关因子进行分析,以土壤有机质、年平均温度、≥10℃积温、土层厚度和年平均降水量为主导因子,对木麻黄在漳浦县下属22个乡镇的适宜性进行分析和区划,并根据测定结果划分为适宜区、一般适宜区和勉强适宜区3个生态区。结果表明:木麻黄在漳浦县各乡镇的分布以一般适宜区为主,适宜区分布在马坪镇,勉强适宜区分布在六鳌镇、赤湖镇和古雷镇。适宜性区划为木麻黄的引种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Gaert.) Libosch.ex Fisch.et Mey.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为栽培,赤野生于海拔50~1100m的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体高10~30cm,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cm,茎紫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