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绘画是学生们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发展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培养初中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活动.过去,我们发现初中生的绘画作品缺乏想象力,内容不够丰富,其原因是教师往往用自己观察概括的图形来代替学生观察和表现的结果.学龄前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受时空关系的束缚,也不受客观情理的限制.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地运用自己的美术符号创造自己的世界[1].  相似文献   

2.
绘画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它能提高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人物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绘画内容。大班幼儿喜欢画自己、亲人、好朋友和动画形象等,喜欢表现各种人物的形态特征。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绘画的技能技巧和表现形式,在人物绘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生活的城市是由各式各样、参差错落的建筑物组成的,这些建筑物让每一座城市都散发出各自独特的魅力。有这样一批艺术家,他们喜欢以城市建筑为创作题材,通过各自不同风格的绘画,向观众展示自己眼中城市的别样面貌。他们的画作有些色彩鲜艳夺目,线条夸张扭曲,有些仅仅用黑白两色的强烈对比来表现建筑物的结构,更加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甚至会用重力绘画的方式让颜料肆意流淌,画出的作品或抽象或具象,充满视觉冲击力与绘画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4.
段荣 《湖北教育》2000,(5):44-44
省编小学美术实验课本第五册《形象变了》是一节较能展示学生美术绘画技能和综合能力的绘画创作课。它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一个形象,从多个角度抓住它的特征进行夸张、变形,逐步过渡联想到另一个物象。为了有效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直观观察、展开联想、表现生活,层层深入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在观察中激发创新 美术课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  相似文献   

5.
孩子们喜欢画画,确切地说是喜欢那种无拘无束信手涂鸦的快乐。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渴望借助这无声的语言来宣泄自己的感情一幅儿童美术作品能体现出他们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他们的情感、审美和人生观。因此儿童学习绘画,首先需要教师教会他们如何观察事物,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学会创新。教师的示范与引导的有机结合,会使儿童在快乐与好奇中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创作能力。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应该确立在开发智能、训练形象思维、陶冶性情和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点上,而不是简单地为了训练绘画能力。教学方…  相似文献   

6.
李慰宜著上海教育出版社绘画是幼儿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孩子们都愿意用画来表现他们所见到的、所想到的,表现他们所喜欢的、所厌恶的。他们通过自己的画,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进行创造的自信,把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潜能发挥出来,并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应该说,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作用和价值不可低估。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慰宜同志在四十余年的幼教生涯中,长期致力于幼儿绘画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她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美术教育思想和幼儿心理学、审美教育学等科研成果,认…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创造,他们喜欢在自己童真、童趣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孩子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造,他们会将自己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8.
绘画对于幼儿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绘画应该是幼儿距离客观世界最近、最直接的一种活动。他们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自己的想象相结合,用绘画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是孩子们表达所不可缺少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情况分析我班有四、五个幼儿想象力比较丰富,绘画能力较强,也有五、六个幼儿绘画能力较差,他们常常需要教师多次讲解、示范才能完成作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认识范围的扩大,大班幼儿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更喜欢以自己的手法来表现所见所闻。因此,我为幼儿安排了“马路上真热闹”这一绘画活动,目的是要使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提高创造力。内容和要求1.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他们对绘画的兴趣。2.要求幼儿能大胆地创作,提高他们作画的表现力。活动准备1.幼儿绘画工具人手一份。2.主题游戏需要的玩具,如各种小汽车,交警的指  相似文献   

10.
李筱琴 《教师》2013,(18):103-103
孩子们天生就爱画画,他们会用绘画来发泄情感,同时表现自己的心智,因为心灵是智慧的土壤。艺术的表面是形象,艺术的背面是情感。我们从表面上看孩子们是在乱涂乱画,实质上是一个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发泄,是用画笔来表达他内在心灵的需求。那么,怎样让幼儿在画画中发展想象力?笔者在多年的幼教实践中总结如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的美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部分,尤其是到了大班,幼儿已完全脱离涂鸦式和单一模仿的绘画,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想象和创造,他们更渴望用自己的小手去描绘出更美丽的图画。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们有更好、更快的发展呢?通过自己的实践与研究,我认为这一时期的幼儿已不适合进行模仿绘画,而应逐渐接触实物写生方式的全面性绘画,通过幼儿对实物的观察—分析—表现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眼、脑、手一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了解到不少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他们能把自己看到的喜欢的东西,通过想象,再用画面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挥,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对生活的情趣。我们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力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的保存对事物的形象;另一类是把这些形象通过记忆思考组合成新的意象。后者是积极的想象,是创造性的想象,如何使这种想象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发展,是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这种想象力加以爱护和培养。 我们现在的教材是以摹仿性作业为主;创作性作业极少。这样,中小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就很难提高。针对教材上的这些不足,我采用补充创作课的教学内容等方法进行教学,提高  相似文献   

13.
爱绘画并不是少数孩子的天赋,一般儿童都有爱画的特性,它是儿童自己对生活认识、感受的流露。儿童学习绘画对儿童健康发展有很大益处:其一,儿童绘画活动能促进儿童观察、摹仿能力。画中内容是各种形象的积累,这种积累是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人已亿、描绘。但许多儿童不善于观察、分析。这不是他们不具备这些能力,而是缺乏正确的引导,通过绘画,可以使他们慢慢学会观察,逐步培养一定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其二,儿童绘画活动能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与联想创造力。绘画与语言,是在以不同形式表达儿童的艺术想象,初学时儿童总要借助语言来补…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创造的基本素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语文教学面向未来,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任务。语言文字(包括文章中的标点符号),都表示一定的意义,都会给人留有思维、联想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不拘一格。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通过深入情境、启发联想、理解形象、领会作品的内含、熏陶感染等手段来实现的。1.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15.
绘画是孩子们的"独特语言",他们喜欢借助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完善,所以画出来的画奇特甚至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儿童绘画的魅力所在。应当说,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与创造性表达是儿童的天性使然,儿童绘画所展现的天真是成人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创造力的进步,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学生眼中的世界是无比新奇的,他们什么都想听,什么都想摸,什么都想知道,绘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娱乐,是一种游戏,他们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学生创作的天真浪漫、充满童趣稚拙的绘画,完全出自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学生们所特有的充满童趣的想象。教师应耐心地、循循善诱地给予指导,放飞他们的想象,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绘画是大多数幼儿喜欢的活动。因为他们在执笔涂涂画画的过程中,就好象在进行着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从中获得一种满足的快感。绘画活动是手、眼、脑三者合一的活动,把所想所见画下来,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美的冲动,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思维的形成。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8.
儿童线描画有很强的装饰性及独特的视觉效果,是一种利用各种不同的绘画工具,通过点、线、面来表现事物形象的绘画形式。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搞好儿童线描画教学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慧 《贵州教育》2011,(17):42-43
一、了解学生绘画的特点,小心呵护孩子创新思维火花 低年级学生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思想和心愿,他们的作品往往大胆、直接,形象极为简单、夸张,构图不受任何模式的拘束,不像成人那样讲究技法和真实逼真地再现物体。作为教师要鼓励他们天真地表现,而不拘于技能的要求。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表面效果,就会或多或少扼杀孩子的天资、束...  相似文献   

20.
刘晓敏  渠静 《课外阅读》2011,(8):322-323
“线画”是单纯用线条来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表现方法。它运用千变万化的线条采构成风格独特的作品。通过“线画”学习,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笔者大胆尝试了“线画”教学,目的是让幼儿通过“线”塑造形,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体验到幼儿线画教学是可以最直接地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经过系列的,有步骤的训练,可以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促进绘画技能的掌握,为他们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实践中我们就幼儿线画兴趣的培养、主体性的发挥、教师指导策略、幼儿作品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