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体育》教师用书(节选)学期月份周次一年级二年级走走投掷跳跃游戏徒手轻器械体操投掷游戏攀登爬越平衡球类游戏奔跑游戏机动机动攀登爬越平衡韵律活动技巧跳跃球类游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一学期91011121注:1.本表以连续单元(集中排列)制定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各地、各校可以自主选择教学计划中各项内容的排列方式。2.本表以单一教材为例,制定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各地、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单一教材、双教材的教学计划。小学1~2年级(水平一)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相似文献   

2.
<正>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其具有活泼、好奇、善于模仿等特点,易对感兴趣的事物投入极大的注意力。特别是低段年级的学生,对有情境化的教学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研究,然后,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情境,进而达到教学目标。如,二年级《攀爬与爬越:攀登绳架》一课中,执教教师充分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是构建体育兴趣化课堂的基础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捕捉学生的兴奋点,点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并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体育带来的快乐。二年级《攀爬与爬越:攀登绳架》一课中,执教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爱绳梯、喜攀爬,已有一定的手脚协调爬行能力,"攀登绳架"这一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四年级《足球:守门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是一个复合体,包含着各种因素和“对话”,其中有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甚至存在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元“对话”。在这众多的“对话”中,对文本的解读是所有“对话”的基础,是架构起其他各组“对话”环节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不仅要做到胸中有书,更要做到目中有人。因为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知识能力是攀登精神世界的阶梯。知识必须以学生为本,化繁为简;能力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自学习得,通过学会自我求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在重视结论的同时决…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学设计视域宽厚课的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常规性的业务工作,如何使这项工作常做常新,设计的视域就至关重要了,要站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思考一节体育课怎样组织教学,需要运用系统论的哪些方法,思考分析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处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要形成系统计划的教学实施方案。就二年级《攀登与爬越:攀登绳架》  相似文献   

6.
<正>一、有趣味的身体练习是前提有趣的身体练习,往往与有趣的器材、背景音乐、充满童趣的教师等相关。如,二年级《攀爬与爬越:攀登绳架》一课中,执教教师设置了多种有趣的身体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运动愉悦感。其兴趣化的着力点在于用欢快的音乐作为练习背景,采用多样的、学生一看就能练习也乐于练习的器材,选择组合式的、富有趣味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在分组中、相互交叉中循环练习。再如,五年级《投掷:交叉步投掷》一课中,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简析爬行和爬越是人体基本活动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本课精选了一些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爬行、爬越动作,如:鳄鱼爬、海狮爬、大象行,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表现欲望,拓展思维,举一反三地创造更多的动物爬行动作,促进学生身体灵敏与协调素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各种模仿动物的爬行体验,能掌握基本的爬行的方法,合作完成一些情境创设,促进灵敏、协调素质和协作能力的提高。三、教学内容和形式导入部分:以春游活动“参观红…  相似文献   

8.
教材教学目标学会三种以上动物爬行的动作和爬越90~120cm障碍的方法,并能在游戏中加以运用;体验并感知分工、合作和互助的意义,表现出对同伴的关心和集体荣誉感;培养遵规守纪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1.攀爬:模仿动物爬行(3-2)攀爬:爬越障碍与跑的组合(4-2)课序时间活动内容教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许多教师对队列队形教材有着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教学能使学生掌握队列中行进与步伐变换等各类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站立行走习惯,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具有英姿焕发的神态,体验在活动中统一口令,动作迅速和协同一致,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的团队精神。在辞海里“行”的解释为走;“进”指向前、向上移动;“步伐”指队伍进行时的脚步;“变”为性质、情形和以前不同;“换”实质是变换、更改。队列队形教材——行进与步伐变换是体育教师经常遇到的内容,但总有教师面对时不知如何教起。为此…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是指学生对所学教材在心理上的指向和集中。它除受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兴趣等内在因素的制约外,还受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变能力”的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受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容易偏离所学教材。当学生的“注意”偏离所学教材时,教师可以通过“应变活动”,使学生的“注意”重新集中或指向到原教材的学习上来。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途径。寓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就要把握时代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改进教学、教育方法,提高体育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一、创设情境,把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与趣味性融合起来。在教二年级爬越铁丝网和通过障碍物赛跑时,结合当时我边防战士保卫南沙群岛的报道,设计了以“南沙保卫战”为题的体育课。上课时学生们看着教师出示拼音卡片,读出了“南沙保卫战”的课题,接着看地图,找到了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一、小学“滚动”教材简介在小学低年级基本活动中,“滚动”是锻炼价值和安全性都极高的体育教材之一,很受学生的喜爱。有效地组织滚动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头与脚、手与躯干的有序配合,发展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神经控制系统的灵敏性和内耳前庭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 教了二十多年的“跳起头触悬挂物”教材,一直采用平拉横绳的“一刀切”做法。不管学生个大、个小,弹跳力好与差,全跳一个高度。结果有的学生轻而易举就能触到横绳,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备课与上课的关系,一般体育教师能注意把握和运用。比如,在备课过程中,能考虑到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场地、器材、学生的基本情况、气候、教学安排、时间安排等,上课也能按教案安排进行教学。但一般都忽略了“想课”。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备课与上课中间应加上“想课”。  相似文献   

15.
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5)在教材选定思想上的区别我国的大纲从1960年开始,都阐述了“选择教材的原则”。从表六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次大纲的原则虽然随着时代变化出现一些改动,但“思想性”、“增强体质”、“科学性”、“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等一直作为选择教材的原则被强调。特别是“增强体质原则”是其中核心,这一思想在我国的教材中也体现的很充分。在日本虽然也一度把增强体质作为选择教材的重要标准,但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的关于选择教材思想则与我国不太一样。在日本《小学体育指导书体育篇》中,关于教材的选择是这样阐述:“要考虑儿童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从而精选出基础的和基本的内容”;“教材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在培养基础运动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学到对  相似文献   

16.
<正>点点新意: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之八:前滚翻)一、小学“前滚翻”教材简介在小学体育课众多的教材中,“前滚翻”不仅是健身价值、生活价值、教学价值最高的基本体育教材之一,普遍受到体育教师的选用,而且深受学生们的特別喜爱。有效地组织前滚翻的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头与脚,手与躯干的有序配合,发展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神经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主多副”教学组织与方法中的“一主”是指在一节体育课里只有一个主教材,主教材是依据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确定。“多副”是指在每节课中尽可能的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选择的若干个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的选择是从学校和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或是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体育游戏、乡土教材等。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非兴趣教材”的教学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际教学中,不能引起大多数学生兴趣的教材是存在的,如身体素质的各类教材等。这些教材很少有学生能像球类教材那样去主动、有兴趣地练习,暂且把它们称之为“非兴趣教材”。而这些教材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是教学中需要进行突出和突破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对教学目标的高度把握,没有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没有对这类教材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的能力,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喜欢上体育活动课,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真正原因。在体育活动课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地玩耍,没有更多的限制,可以做  相似文献   

19.
在体操教材中,“滚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其它技巧项目的基础,“滚动”技能直接影响学习前、后滚翻的质量。而前、后滚翻教材既是小学生特别喜爱,又是锻炼价值极高的教材内容。研究表明,开展前、后滚翻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滚翻技能,锻炼内耳前庭器的功能,提高人体平衡的能力,而且是实现自我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选择这类“趣味性和技能性都强”的教材内容,“我们要深入研究其教学规律(学理),认真教好这些教材,充分发挥这些教材的趣味性和技能性,使学生体验其中的乐趣,以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更好地教好这类教材,我们对传统的前…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游戏活动,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选择和运用游戏,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游戏选材要合理 选择游戏应注意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情况出发。准备部分选择的游戏要考虑“集中注意力”和“学生热身”两方面的要求,又要考虑基本教材的性质与技术结构。如基本教材是站立式起跑与弯道跑,就可选择跑双圈换位的游戏。这样既有助于掌握站立式起跑技术,又有助于体会弯道跑技术,缓解练习疲劳,使学生保持良好体能状态掌握技术。 二、游戏的组织教法要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