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书育人》2012,(3):34
罗志田在《南方周末》(8月4日)撰文说,学术决策要改变"行政干预学术"的弊端,就要以非"行政"的思维来考虑问题。若遵循学术的理路进行决策,就是必须由内行领导内行,而不能由外行(不论是何种身份)来决策。教育和学术是特殊的行业,学术  相似文献   

2.
减少行政审批是中国当前的一项重要改革。高等教育的去行政化,也并非取消行政,而是必须去除行政部门自作主张的决策体制,将高校的决策职权归还给学者,坚持教授治校精神,通过学术委员会民主管理来重振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回归的前提,就是要在理论上打破当前学术与行政二分的分工认识,理顺学术决策与大学行政之间的分权制衡思想。在坚持党委领导原则框架下,组建大学评议会来弘扬学术权力实现教授治校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3.
徐敏 《教育》2009,(23)
吉林大学近日制定新规,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不担任各级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以实现行政管理与学术决策的相对分离。当今大学存在着"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现象,吉林大学此项新规,能否扭转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教育应该由“内行”领导还是南“外行”领导这一话题是多年来争执不休的教育热点问题。认为“教育事业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管理”,代表政府板块的教育行政领导,其角色的多重性要求其走专业化的道路。文章将从组织行为学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人力资源理论、领导理论视角探析我国教育行政领导为何要走专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一般而言,学校行政例会是指由校长主持、校级领导及中层干部参加、对学校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的会议,是学校各分管领导和各部门干部发挥个体职能作用,凝聚集体智慧,对学校实施科学领导与管理的重要载体。在规定要"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的当下,一些中小学的行政例会也因其质量不高(内容主题不明,进言主体不清,形式单调乏味,气氛沉闷失畅等),而再度成为纠风提效的视点。原因是,学校行政例会作为学校重要工作的源头性要件,若出现"滞涩",将使学校的问题"雪球"越滚越大,影响有效的学校改进,甚而使学校事业出现整体上的停步以至倒退。  相似文献   

6.
高校权力结构及其效能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高等学校权力结构的成分和类型一般认为,高校的权力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其他利益群体权力。行政权力的主体是高校各管理层次中的领导和辅助人员,学术权力的主体是各学科领域、各专业中的著名学者、教授,其他利益群体权力的主体则是一般教职工...  相似文献   

7.
(一)党委对高校的统一领导是党委对高校各项工作实行思想、政治、组织等全方位的领导,是党委集体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是对关于学校的办学方向、原则等大事的集体领导,校长负责是指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对学校教学及其它行政工作负责,是在党委集体确定方向、明确原则、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后,对教学及其它行政工作负责。学校的重大问题的决策系统和决策机构只能有一个,不能有平行的两套决策系  相似文献   

8.
崔栩 《文教资料》2010,(7):146-148
我国高等院校的组织形式是科层制。科层制作为人类社会组织的伟大发明.以理性与效率的优点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近些年的大规模扩张与发展,一方面是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学校管理复杂性增加.必须采取高效的行政权力来决策管理。另一方面是要避免大学由学术机构变为行政机构,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当前我国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与该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合理的科层架构有助于高校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因此通过对行政事务、教师管理、面向社会等几方面的科层改革.减少行政权力的干涉,增加学术权力的发言权.引进社会力量来促进知识生产。  相似文献   

9.
提升高校学术权力 探索中国特色的教授治教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学术事务管理和决策的成功与否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突出标志。由于学术决策具有不同于政治决策和行政决策的特殊性与规律性,必须科学地界定和协调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政治权力的关系,确立高校内部合理的权力分配模式和科学的决策机制。教授是高校业务活动的主体,是学术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高校必需强化教授的学术权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特别要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环境中积极探索教授参与治教治学的有效机制。中国特色的“教授治教”模式,其核心应该是确立政治、行政、学术横向三元一体的高校分权组织体系和…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所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学校课程领导就在于领导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课程领导的专业内涵与品质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领导意味着对学校课程发展的自主决策;课程领导侧重了学校教育的专业和学术领导;课程领导强调学校的团队领导。  相似文献   

11.
彭钢 《江苏教育》2011,(3):31-33
学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一所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学校课程领导就在于领导学校的课程与教学。课程领导的专业内涵与品质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领导意味着对学校课程发展的自主决策;课程领导侧重了学校教育的专业和学术领导;课程领导强调学校的团队领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均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对比董事会指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以及校(院)长主持下的校务会议集体决策和分工负责制,此类制度的选用更注重决策的正确性及集权性。可以针对我国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双向发展,立足现有法人治理结构框架,结合域外私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的特点,塑造符合学校自身发展方向的法人治理结构。民办高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得校长集行政、教学、学术于一身,针对校长集权的特点,应成立监事会、教授会等机构,形成权力监督机制与专门治学机构。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高校各项工作在董事会领导下合法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教授治学,并保证高校的教育教学与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内部制度建设方面,加强民主管理,实施民主决策成为大学学术管理制度建设的实践理念和行动指南。学术投票制度是大学学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管理制度赋予部分人管理学术事务的权力,学术投票制度赋予部分学术管理者以投票决策的权力。这部分拥有学术投票权力的执行者即为学术投票人。学术投票人实施的载体是负责处理学术事务的学术性决策机构,如大学的各级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位评审委员会、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等。  相似文献   

14.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指大学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具有法律框架下的自主办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自由学术下的教授治学、民主程序下的科学管理等特征。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权力的泛化和学术权力的弱化问题。在政府给予大学充分自主权的前提下,高校应该重视学术力量的回归,协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重视系统内体制机制创新,以形成和谐的现代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乃至于现在,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校长(本文中的校长均指中小学校长)的行政领导职能,给予校长相应的行政级别和待遇,为校长提供行政管理培训等,这本身没有错。但我们不能“浓化”校长的行政领导角色,校长也不能仅仅陷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之中,这是因为校长不仅仅是行政领导,还应该是“首席教师”和学术领导,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校长除了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课程领导能力,切实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职责。一、体现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方面1.课程机制课程专家施瓦布认为,学校应成立由校长、教师、学生代表、社…  相似文献   

16.
多角度理解和审视的高校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分类(一)按最高决策主体的人数划分:委员会制与一长制一长制是指高等学校的最高决策权力集中在一位主要负责人身上的领导体制。在现实中,它主要表现为校长负责制。一长制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校长或行政首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学校管理与决策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决策拥有最终的裁决权。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决策体制不健全、职权关系不明确、监督机构不健全、学术决策机制和工作制度尚不完善、章程建设流于形式等.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以下途径创新民办高校的内部运行机制:一是积极构建并完善以理(董)事会制度为核心的民办高校决策机制;二是真正落实决策机构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是学校应内外结合,建立有力的制约监督机制;四是加强学术决策与咨询机构的建设,充分保障学术权力;五是加强学校章程建设,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学校管理的复杂性需要领导有更为广阔的决策思维品质,而领导决策思维的品质又体现在决策思维的过程中,研究决策思维的原则能反映决策思维过程的特性,体现决策思维的规律。学校管理决策要达到科学、民主、规范、优化的程度,领导必须遵循决策思维的十大原则,如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信息流畅、三个有利、三个面向、科学民主、系统有序等。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倾向于把创新人才理解成少数尖端人才和高度专业化人才,把创新人才培养当成少数研究性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实践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行政逻辑强力推进,以量化的绩效考核为核心,大学则以工程式逻辑引导,用工业主义逻辑精密设计,体现了行政主导式和科学主义的倾向。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自由人格与理想信仰的培养比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更为关键。大学教育改革,从深层次上来说就是教育文化变革,也就是超越"工程育人"的科学主义思维模式,推进到以"自由"价值取向的"文化育人"逻辑。另一方面就是改变行政主导式倾向,大学从"行政依附"走向"学术自治"。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现行的教育财政政策是以县为主,教职工工资、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等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以至于不少贫困县(区)甚至把教育当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基于这样的关系以及行政管理体制自身的原因,有些县级政府就把教育事业揽入怀中,一切由政府说了算,导致县域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出现外行左右内行的现象,学校办学自主权严重弱化;同时,社会公众对教育的有效监督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教育质量评价这个本来应该由第三方来做的事情,也被教育部门自身或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