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淼 《职教通讯》2015,(23):49-51
高等职业教育自发端及至规模化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经历了沿用本科院校的评聘标准到类型化创新的变革。论文以山东省等省市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的变化为例,结合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师任职资格的新要求,就当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的改革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按照吉林省人事厅、教育厅《关于在四平市中小学教师系列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我市从2004年10月中旬至2005年4月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工作。在国家和省人事部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经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和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传统的职称评聘方式不利于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既是挑战,更是机遇,高校应在分析本校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岗位设置,注重淡化资格、强化聘任,与岗位绩效考核相衔接,建立体现本校办学特色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逐步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使人才评价和使用相统一,促进高校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院校,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本科高校有着很多的不同,因此关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也应该自成一套体系,具有自身的特色,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具有较多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中还留存着本科高校的影子,因此需要针对现状作出适当的调整,探索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构建的方法。本文通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概况、还有构建原则、构建方法三个方向进行讨论,进而了解构建这个体系的概念和作用,提高我国的教学体系,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是关系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做好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稳定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文章从历史的视角阐述了我国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的演进,针对当前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务晋升政策起源于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声誉和社会地位,后来演变为以职务名称制度鉴别教师,再后演变为以职务评聘制度界定教学岗位。随着此项政策与教师聘用制度、教师福利待遇的融合,政策异化现象明显。教师从关注专业发展异化为重视职务晋升,高级别职务限额让教师专业发展受挫,职务等级升迁的不可持续性使教师过早放弃专业发展,在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上的指标配置让教育发展失衡。为此,真正实现评聘分离,调整并延长职务等级,用不同能力类别而非能力大小来设置职务等级成为此项政策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浅谈完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工作转入经常化以后,完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作已成为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全面开展,实为高校目前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本省     
《吉林教育》2007,(7):1-1
我省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省教育厅组织实施“人才支援农村教育项目”;我省慈善组织斥资千万帮贫困考生圆大学梦  相似文献   

9.
总结经验,坚持和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制度———辽宁省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十年回顾辽宁省教委人事处张学广李庆才关键词: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制度经验回顾自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以来,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以坚实...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好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聘任工作,从分析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的沿革、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改革入手,在专业技术职务自主聘任的实践进程中,围绕自主聘任工作中的岗位设置要合理、聘任方案要科学、聘任程序要规范、聘任纪律要严肃等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伊通满族自治县开展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受到了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的充分肯定。此项改革办较好地解决了教师职务评聘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行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他们的工作经验在2004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2.
《吉林教育》2006,(11):4-6
从2004年开始,在国家教育部和人事部的亲自部署和指导下,我省针对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开展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改革试点工作。这次改革,取消了任职资格评审,实行评聘完全结合,通过以“一评三考”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核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强化了学校责任和教师岗位聘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和合同管理,在转换中小学教师任用机制上迈进了一大步。这次改革,确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探索出了新的用人机制,调动了学校加强师资建设的积极性,重新分配和调整了教师资源,社会反响很好。  相似文献   

13.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破除束缚教师专业发展的消极因素,创建有利于激发教师积极性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机制,对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改革,是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试点工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得到了国家人事部、教育部领导的肯定,值得关注。“评聘合一”,把教师职务评聘的权力交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克服了过去“评”、“聘”主体之间相互脱节的弊端,进…  相似文献   

14.
浅议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工作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评聘办法,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办法需要改革,取消评聘指标,制定新的专业技术人员职务晋升标准,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聘关系处理有多种方式.评聘合一的模式导致教师的三大任用制度在结构上不尽合理.完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须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与现行教师资格的认定合并,将教师职务的聘任与现行教师聘任制度合并,形成新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和教师聘任制度.  相似文献   

16.
职称评聘工作,是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的职称管理制度,既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基础,又可以有效地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建国以来职称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制阶段、评定制阶段和评聘制阶段。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完善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机制,抓好聘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从2007年6月16日起,吉林省31万中小学教师将不再评职称,全部改为评聘结合。 实行此项制度可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解决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能进不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上不能下、教师待遇能高不能低等问题,给每位教师平等竞争机会。同时,将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作为评聘教师和确定职称评聘的依据,打破了用人选人上的论资排辈格局,提高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推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免出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已经开展15年了。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坚持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服务的原则,立足于创新和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突出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近年来,我们在职评中紧紧围绕全局工作的重点,着眼于队伍建设,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服务。1997年,我们在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中推出了“三个倾斜”和“两个取消”政策。“三个倾斜”是:向满工作量、超工作量的一线教师倾斜;向师德高尚、育人工作突出…  相似文献   

19.
日前,河南省职称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今年职改的亮点是确定了农民技术人员和民间艺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条件和办法,对卫生、社会科学、艺术类职评政策作了适当修订.教育系列职评基本政策不变,省里将继续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直接认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试点,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结合试点工作,探索中小学教师职称考评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班主任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应当确认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职务的一种专业性岗位,制定并实行班主任作为主业的专业岗位工资性报酬制度。本文从班主任工作所具有的一般教师劳动专业性的特殊性对设置班主任专业技术职务进行了论证,并研究了建立班主任专业岗位工资性报酬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