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准校园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与传统教育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习群体在空间上、心理上、时间上的准永久的分离性,如何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准校园化”?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没有,就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校园文化体系 ,这已是我国普通高校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举措和基本经验。然而 ,同属于高等教育文化的自考校园文化 ,由于自学考试没有固定的校园 ,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 ,对自考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自学考试地位的日益提高 ,作用的不断扩大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加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一、自考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反映。自考校园文化 ,是指把自学考试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提出“没有围墙的大学”,随着社会的发展, “没有围墙的大学”也需要发展.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中心和教育观念上达成一致性,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完全不同,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对“没有围墙的大学”发展做了很大的支持.杜威是推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师,杜威是世界的,陶行知是杜威最有创造力的学生,陶行知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4.
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给自考生营造一个大学学习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自考生的“大学生意识”,加强自学考试的校园文化建设,使自考生在专业知识增长的同时,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文化素养、思想品德、个人潜能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不仅是自考生们的殷切希望,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力量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其核心是一种大学精神,它代表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网络教育虽然使师生间处于一种“准分离”的状态,但它通过虚拟的教育环境所体现出来的校园文化,对网络教育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深刻影响。本文从网络教育的视角解读校园文化,以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为基础,提炼出平等、自主、开放、现实的人文关怀为网络教育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网络不仅作为一种基本工具和手段在当代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核心的位置,而且也对人类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作为社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在其中。网络穿过大学“围墙”在为校园文化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正确认识网络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是进一步搞好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金沙小学毗邻成都市的文化名片——金沙遗址博物馆,学校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以馆校合作为基本方式,从教育的视角开发博物馆资源,优化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拓宽学校教育视野,促进学生素质多元化发展。我们注重建设一所“没有观念围墙、没有心灵围墙、没有精神围墙”的现代化、国际化学校,形成了“开放、探究、均衡、和谐”...  相似文献   

8.
人们喜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它展示了开放教育的特征。 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面向广泛的教育对象;通过开放式教育管理,把受教育的限制条件减少到最低限度,给一切有志于求学的人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接受教育的机会。而自学考试正是倡导了一种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是环境育人。由于校园文化的教育性与可塑性、开放性与传统性、先进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使得其具有了强烈的育人功能,从而也决定了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环境条件,而且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在1916年就指出:学生在学校可同时通过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学到的知认”、“一种是无意识的学到的知识”这里的“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指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和通过人际交往等在品格形成过程中得到的知识,这种隐陛的知识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这种强烈双隐性的教育功能,让它在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道路上洒一路阳光铺满地芬芳。  相似文献   

10.
当你走进这所农村中学,你首先就被教学楼主体上的几个醒目红色大字所吸引——“习惯决定命运!”带着新奇之感走进校园,便会为无处不有、丰富深刻的种种标语而驻足,楼梯道、走廊上、教室内、教室门、食堂里、寝室里、教师办公室等,都有迎面而来、直击视野的经典语言出现,让你心灵大为触动。怎么想到了校园标语?校园标语是一种校园文化建设的普遍使用,使用它并非什么独创,但是它的使用之初是缘于对当地学生读书兴趣不高的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方式。该校地处边远农村,身处闭塞又贫困之地的人们大多是得过且过,小富即安,对孩子读书要求很低,只…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