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顺 《文教资料》2009,(5):23-26
晚明民间宗教活跃,对晚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型世言》描绘了一个世俗化的宗教世界,是对晚明民间宗教生活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2.
晚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士群体混入了大量以商人为主体的市民成分,从事商业与科学研究也开始被士人视为是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天工开物》是晚明工商业经济高度繁荣与经世实学思潮的重要产物与杰出代表。《天工开物》反映了晚明科学具有重经世致用的实用民生技术,具有“穷究试验”的理性实证精神,仍没有突破“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模式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明朝市场经济萌芽的产生,城市日渐繁荣,文学开始更多地向市井审美发展。尤其是明小说,孕育于戏曲演绎,吸收了广大普通民众尤其是下层市民的生活模式和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极为独特的风景。“三言”即为明小说的经典之作,以其中的《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个典型文本为例对“三言”中的婚恋模式进行解读,可以一窥在市井文化逐渐兴盛的年代明小说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4.
明代通俗文学作家冯梦龙思想上受正统的儒家影响,创作也受到晚明李挚和王阳明哲学思潮的濡染和市民阶层思想的影响.但由于晚明社会佛教中国化和道教的成熟,也由于历史上佛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及艺术形式的影响,使得冯氏的"三言"也体现出了佛道教义、情境、形象的影响痕迹,它构成或影响了"三言"中许多篇目的情节内容,成为"情教"的手段,有些篇目也直接宣传了佛道哲理.  相似文献   

5.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灌园叟晚逢仙女》,选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编“三言”之一的《醒世恒言》。解放后曾改编成电影《秋翁遇仙记》。明代中叶,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市民阶层的壮大,为中国古代小说开拓了以描写世态人情为对象的广阔天地。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相似文献   

6.
明朝末年湖州籍作家凌濛初所编纂的拟话本小说专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与当时冯梦龙编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个话本集齐名,世称“三言”、“二拍”.“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不仅在当时甚至对后来的文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出现,使话本和拟话本到了更有意识的编撰和大量流通阶段.凌濛初的“二拍”无论从思想性看,还是从艺术性看都比“三言”逊色,书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封建糟粕.但由于它反映了明末广泛的社会生活画面,尤其是写了明中叶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新兴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等种种情况,里面不乏民主性精华;且又是典型的文人模拟话本形式的书面文学,为此它仍不失为有影响和代表之作,颇受  相似文献   

7.
陈继儒《安得长者言》是晚明一篇独特的家训作品,它不仅从修身、处世等方面对子女后代进行了道德教育和训诫,而且针对晚明的山人之风、讲学之风和空谈之风作了批评和讽喻,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之风。  相似文献   

8.
《三言》对男女两性情爱的基本态度是:充分肯定男女之间的真情真爱,同时又对各种虚情假意、始乱终弃的行为和不正当的两性关系进行了批判。此外,《三言》中多次出现情与义的碰撞,以及人物对情、义的抉择。它不仅是冯梦龙的反理学主张,也是时代的潮流,与晚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他个人的道德责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对晚明小品的评价以否定性为主。四库馆臣针对晚明小品存在的离经叛道、内容杂乱、不著出典、慕奇好异、语言纤佻、体例不当、考证疏舛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同时,《总目》对部分持论笃实、文辞雅洁、考据精核、富于史料价值、作者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晚明小品,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总目》的晚明小品批评,主要是受官方哲学即程朱理学以及考据学风的影响。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总目》对晚明小品积极和进步的一面认识不足。不过,《总目》也敏锐地指出了晚明小品的一些弊病。客观看待《总目》的晚明小品批评,有助于今人全面把握晚明小品的优缺点、理性评价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晚明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所编纂的系列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明代话本、拟话本小说的代表作。在"三言"的120篇作品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贞节问题的有40余篇。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长久以来为"三言"研究者所忽略的传统封建思潮中的贞节观念对时人的思想及生活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且还可以看到历来备受人  相似文献   

11.
晚明时,小品由边缘重新走向流行,这种创作风潮也影响到清代文人生活,当时此类作品很多,张潮《幽梦影》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部。作为晚明清言小品在清初的继承,它很好地适应了晚明关注自我、追求个性的思想风潮,放弃对作品外部社会功用的实现,只是表达对生活的敏锐感觉,关注个人精神境界的营造。社会功用的缺失可能会削弱其现实意义,在表现作者心态时却更细致生动。  相似文献   

12.
陆云龙是晚明江南地区较有影响的评选家、小说家兼书坊主,他的忠君理念在明末白话短篇小说集《型世言》评点中得到了鲜明的表现。儒家思想的熏陶、晚明时局的动荡及社会思潮的影响促成并强化了陆云龙的忠君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以张岱《陶庵梦忆》为代表的晚明小品,饱含独特的真诚与性灵,在内容上大量记叙江南城市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常事,从各个层面涵摄了江南城市审美文化的精神内涵,即市民文化的雅俗共赏,节日习俗的娱乐狂欢,城市消费的审美性和符号性。其所展现的晚明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和蓬勃热烈的人文气息,实现了个体内在欲望的满足和精神的独立自由宣泄,体现了一种诗性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4.
陆云龙是晚明江南地区较有影响的评选家、小说家兼书坊主,他的忠君理念在明末白话短篇小说集《型世言》评点中得到了鲜明的表现。儒家思想的熏陶、晚明时局的动荡及社会思潮的影响促成并强化了陆云龙的忠君思想。  相似文献   

15.
封建末世的一曲挽歌——论《型世言》的创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型世言》自面世以来就因书中充斥的封建说教思想而为人诟病,同时,也因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独具社会价值与史学价值,备受学者推崇。《型世言》的创作思想受到晚明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体现了陆云龙、陆人龙兄弟的思想倾向,作为下层知识分子,陆氏兄弟企图以《型世言》教化人心,挽救世风,但实际上无法改变商品经济冲击下,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颓势,只能是为封建末世所作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6.
《型世言》自面世以来就因书中充斥的封建说教思想而为人诟病,同时,也因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独具社会价值与史学价值,备受学者推崇。《型世言》的创作思想受到晚明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体现了陆云龙、陆人龙兄弟的思想倾向,作为下层知识分子,陆氏兄弟企图以《型世言》教化人心,挽救世风,但实际上无法改变商品经济冲击下,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颓势,只能是为封建末世所作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7.
":三言二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作品展现了晚明时期新的市民阶级思想意识的变革,其中突出的表现是女性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她们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的约束,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生命力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如缺乏理论指导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型世言》自面世以来就因书中充斥的封建说教思想而为人诟病,同时,也因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独具社会价值与史学价值,备受学者推崇。《型世言》的创作思想受到晚明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体现了陆云龙、陆人龙兄弟的思想倾向,作为下层知识分子,陆氏兄弟企图以《型世言》教化人心,挽救世风,但实际上无法改变商品经济冲击下,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颓势,只能是为封建末世所作的一曲挽歌。  相似文献   

19.
以反对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为重要特征的晚明市民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对当时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就晚明旅游风尚兴盛而言,市民文化对传统理学的揭露与批判以及对现实的崇尚、对人性的肯定和对幸福、自由的追求,为晚明旅游观的出现提供了思想资源;其所表现的士人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当时旅游风尚添加了新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趣味,使得旅游活动更具活力,充满生机;晚明市民文化造就了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惟我独尊、狂傲无比的文化人格,其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光芒,沐浴着晚明文人士子的旅游心理和言行。  相似文献   

20.
拟话本小说和晚明市民心态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晚明的拟话本小说,确切而真实地反映了晚明市民的心态。具体说来,拟话本小说反映出了晚明市民阶层普遍具有的渴求财富、鸳逐感官刺激的和企盼“因果报应”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成因,与市民阶层的阶级构成、晚明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哲学思潮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