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大众传播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人在传播学研究过程中居于什么地位?是什么因素促使大众传播学研究跃进呢?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必要的。大众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已有半个多世纪。这期间,西方传播学者们留下了汗牛充栋的著述,但如果我们不注意,很容易会使传播学研究的目的,湮没在已有的复杂的传播模式和调查数据之中。  相似文献   

2.
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舆论监督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监督效果、监督过程和引导机制的讨论上,其中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本文旨在回答舆论监督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的一种监督形式,其法律依据何在,实质又是什么,监督过程中有哪些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3.
宋歆 《军事记者》2005,(6):49-50
新闻传播学研究“无学”亦或是“有学”,一直是个深深困扰我的问题。“新闻无学”简单地说有两层意思:一是在应用层面上,理论与现实脱节,甚至是完全滞后,对现实问题没有指导意义;二是在理论层面上,没有自身的逻辑结构。所谓的理论不过是对现实现象的解释。后来,我在新闻实践中与许多同行接触,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新闻传播学也是持这一看法的。有学干脆将当前的新闻传播学称之为“黑板新闻学”。这就使得我在很长时间里都心怀困惑——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学?  相似文献   

4.
“本土化”的魅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土化"是中国传播学研究的重要现象,主要分为"自然的本土化"、"尚古的本土化"和"问题的本土化"三种思路。通过分别分析,可以发现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本土化"的研究,等待我们的只有空无。而在"本土化"的号召下是一种自性的焦虑和求新的热望,这才是推动我们进一步前进的原始动力。  相似文献   

5.
黄经纬 《青年记者》2017,(27):28-29
按学界的共识,中国传播学研究肇始于1982年施拉姆访华.施拉姆给当时的新闻研究界带来了具有启蒙意义的美国主流传播学.但是,师承美国传播学的中国传播学带有先天的不足. 从传播学理论“本土化”到传播学科危机 1.“本土化”由来已久.据孙旭培教授梳理,1994年前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已经走过了对美国传播学理论“译介-研究-自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的问题被提出.1994年《新闻研究资料》更名《新闻与传播研究》,第一期便发布了“讨论传播研究中国化”的启事,“本土化”开始了系统性思考.同期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新闻学的学科建制.新闻学有容纳其他社会科学的宏愿,而传播研究被认为是其实现宏愿的路径.在此背景下,传播研究面临两个议题:“为新闻学服务”和“传播学理论本土化”.“本土化”有两个方向:其一是结合传统文化和西方理论建立本土理论框架;其二是以传播学理论回应本土问题(潇湘,1995).往后的“本土化”工作主要是沿着这两个方向推进,但这个夙愿至今仍没有实现,甚至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上)□郭庆光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也是如此。每一个初次听说或接触到传播学的人也必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传播学是一门什么学问?它的研究对象和要考察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不能明确回答这些问题,便意味着这门学科还不...  相似文献   

7.
陈谦  孙琳 《新闻界》2002,(3):18-21
“把关人”(gate keeper,一译“守门人”)研究,是西方(特别是美国)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开创者是心理学者库尔特·卢因(一译列文,一译勒温),随后引起不少学者的兴趣,继而深入探索新闻媒介内部信息流动及控制,形成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流派。其实,在西方传播学引入之前,我国新闻界及一般公众对“把关人”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路径依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科学地分析中国传播学近30年的演进历程?采取什么样的研究视角才能真正寻找和触摸到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困局与未来发展路径?这是当前摆在传播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中国传播学发展研究作为主要讨论对象,认为中国传播学发展研究中部分问题或困境的周期性重复出现表明中国传播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的制度性障碍,如何走出路径依赖远没有简单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就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问题(发展阶段、研究特点、存在的问题等)采访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刘建明教授。刘老师,传播学引入我国已近20年,您认为在这20年里传播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刘:传播学引入我国已有20年的历史,前后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传播学传入我国,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主要处于介绍阶段,介绍美国的经验学派,欧洲的批判学派。美国的传播学者施拉姆在1981年来华,介绍了美国的传播学的发展情况及主要成果。此后,西方传播学书籍开始在我国翻译出版。从…  相似文献   

10.
传播学是一个青春学科,20世纪40年代才在美国形成,而中国第一次对传播学进行公开研究始于1978年7月,其标志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出版的“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家新闻学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郑北渭主编),创刊号上发表的中国第一篇传播学译文《公共传播》,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公开介绍传播学。传播学在中国距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它在中国经历了曲折的研究进程后,于20世纪末进人高潮时期,这个时期的研究特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的说法是:“传播学译著的出版持续数年高涨;在中国证实传播学假设的研究,形成规模;媒介形态研究开始受到关注;开辟了较为广阔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以怎样的姿态对待新闻理论研究,建构什么样的新闻理论体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闻理论研究的重心应该向什么领域转移或者倾斜,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初步看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1):34-50
The field of journalism studies is growing globally, and the training of journalists is increasingly conducted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t both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level, even in countries that previously eschewed university education of journalists. Journalism studies goes beyond the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journalists to encompass scholarly inquiry into journalism. Much teaching of journalism within universities is now conducted by journalists who have switched to the academy and become known as “hackademic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such journalists-turned-journalism-educators also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journalism by engaging in scholarly research. It is based 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65 hackademic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reland, whose experiences of academic research into journalism will be discuss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国外2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院长、系主任和教授的系列深度访谈的归纳和总结。探讨主题包括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师资结构及其评价体系。基本结论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最终使命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传播工作者,而学生培养模式和师资结构当适应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1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扼要的梳理,划分为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史三部分。文章认为,这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基础渐厚,但理论创新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我国新闻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作者自己的思考 ,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提出的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作了分析和回应 ,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 ;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 ;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  相似文献   

16.
2020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守正创新,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学术成果,同时各领域展现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研究渐成热点;晚清新闻传播史研究开拓新思路;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扎实推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延续周期性反思特点;新闻传播思想史重视观念、语词研究;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著作成果显著;新闻传播史研究范围持续扩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美国新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新世纪后 ,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核心是如何组织、管理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 ,作者列出了美国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 ,并认为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教育不会在美国消退  相似文献   

18.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2):161-176
Journalism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located within universities where much of the teaching is carried out by journalists and former journalists known as “hackademics”. Yet only a minority of journalists-turned-journalism-educators are engaging in the scholarly research typically expected of academics. Should this grouping be expected to undertake academic research into journalism and, if so, how might they be supported in becoming scholars? Such issues will b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of journalists-turned-journalism-educator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s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reland. Their experiences of, and attitudes to, academic research into journalism will be reported and analysed alongside the perspectives of journal editors an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ences of academics in other disciplin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growing literature on journalism education, the concept of reflection-upon-practice will be discussed as one with resonance not only for the graduate journalists now being turned out by universities, but for journalism educators internationally.  相似文献   

19.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4):497-512
As pressure grows on journalism academics to publish scholarly outputs and attract external research income, many express frustration over the uncertain status of journalism practice in relation to the requirement for making a contribution to knowledge (Harcup, 2011). Simultaneously, work in education theory has highlighted contextual shifts in arts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that signify a pressing need for journalism studies as well as other disciplines to define their position regarding practice within research. Recent reflections 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within journalism education (Niblock, 2007) suggest the discipline is seeking forms of scholarship that cohere better with its industry-facing character. This paper seeks to originate both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and an 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 that acknowledges practitioner perspectives as accumulated knowledge. Drawing on concepts of reflexivity and habitus, it will negotiate and evaluate a range of potential models of practice as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ing the profile of journalism scholarship.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传播之别——解读凯里《新闻教育错在哪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对詹姆士.W.凯里(James W.Carey)《新闻教育错在哪里》的解读和评论,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1)如何解读来自美国(推而广之,即西方)的文本,(2)美国(西方)的问题与我们的问题之间有什么相互参照的意义,(3)凯里所提出的新闻与传播、新闻教育与新闻研究、新闻实践与传媒工作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思考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有什么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