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多年卫星遥感TM影像,采用GIS技术、数理统计方法,对近25年正蓝旗湖泊面积动态变化与气候因子变化进行分析。气象的主要两个指标气温和降水量也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动态变化。气温总体上有上升的趋势;然而降水量呈现变少的趋势。湖泊面积和气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湖泊面积随气温的增高而减小,气温越高,水的蒸发量就变大,从而导致湖泊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个湖泊众多的国家,现有湖泊中超过77%的已经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影响,富营养化导致的藻类(以蓝藻为主)水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华最严重、水华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3.
气候环境     
正气候变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的遥感研究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水环境遥感学科组,与美、英研究团队合作,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对四个时期(1977、1990、2000、2014)青藏高原的湖泊进行空间制图,并整合气象资料、冰川和冻土文献数据,深入探讨区域湖泊变化及其主控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研究论文发表于Remote Sensing。与我国北方干旱区和极地地区不同,近40年间青藏高原整体上呈现气候变暖变湿、湖泊面积和数量增加的趋势,但高原内部湖泊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  相似文献   

4.
土地沙漠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7%。当前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所以,研究我国土地沙漠化治理的问题必须提到日程上,保护性耕作对于土地沙漠化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其水环境安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发生在无锡的太湖蓝藻危机是我国湖泊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标志。我国虽然有很多湖泊,但是绝大多数淡水湖泊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这些湖泊富营养化问题非常突出。调查显示,近几年全国水环境总体水质在下降。使得许多以湖泊(水库)为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原因,既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由于像太湖等湖泊是发育在长江中下游洪泛平原上的,营养背景较高,加之这些湖泊水浅,沉积物常常因为悬浮而释放,即使外源污染控制止了,由于内源污染的存在,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将依然存在。这会大大加大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难度。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与控制应该遵循控源、湖泊生态修复和流域管理的原则。由于各个湖泊类型不同,因此,各种治理的技术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实施,即应该先诊断、后治理。  相似文献   

6.
刘国城 《资源科学》1984,6(2):21-28
我国有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2800多个,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其中淡水湖泊面积为3.6万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建国以来修建的大小水库8.4万余座。这些水体是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保护和利用这些水体,对于保持租改善广大地区的生态平衡,发展多种经营有着重要意义,这是国土整治和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长期以来,不少地区忽视水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扩大耕地面积而盲目围湖造田使淡水水面急剧缩小,造成了恶果。这一点在长江流域表现得最为突出。最近两年盲目围垦现象有所减少,但并未完全停  相似文献   

7.
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均力  方晖  包安明  杨辽 《资源科学》2011,33(10):1839-1846
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是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变化客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充分认识高山地区湖泊变化的特征及驱动性因素,有利于正确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变化的影响。本文针对高山地区缺乏观测资料的特点,利用遥感资料重建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的水位及面积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位和面积对湖泊变化描述的敏感程度,分别从湖泊类型、区域分布和影响因素讨论了近期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湖泊的时空特征。水位可以更好地描述高山湖泊变化的时空过程,10月份是中亚高山地区湖泊相对稳定的时期。对于封闭性湖泊而言,近期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湖泊扩张明显,而天山中部的湖泊水位微弱上升或保持不变,而阿尔泰山地区的湖泊处于萎缩的状态,湖泊的变化与降水及冰川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吞吐型湖泊的变化按有无水坝呈两种变化趋势,出水口建有水坝的外流湖水位下降明显,而自然状态下的外流湖水位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过度向吞吐型湖泊引水与开发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的整个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目前居住着40多个民族的6,900多万人,只有全国人口的6.73%,而在这个广大的区域中,由于有不便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沙漠化的土地130.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就我国而言,植被减少、土地退化、水生态平衡失调、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和农村生态环境等问题相当突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2013年、2018年、2022年鄂尔多斯市境内29个盐碱湖泊区域的高分、Landsat 8以及哨兵2号等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监测区盐碱湖泊进行水体信息提取,并分析该湖近10 a面积变化以及与气候响应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近10 a监测区域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量东多西少、年际波动较大。监测到鄂尔多斯市各盐碱湖总面积先增多后减少,2018年盐碱湖面积较2013年增加28.1%,2022年盐碱湖面积较2013年减少49.5%。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三江源地区水资源变化遥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2000、2004的TM/ETM影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屏幕人工解译的技术方法对三江源地区湖泊、湿地、冰雪水资源信息进行提取,并对2000年、2004年三江源地区≥0.5km2的湖泊作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已萎缩或消失的湖泊,在2004年又重现湖泊特征;2004年与2000年相比,≥0.5km2湖泊面积增加9.2%,内陆沼泽面积减少1.90/0,冰川萎缩1.4%,河流面积减少1.3%.分析2000、2004年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表明降水量对全区湖泊面积的影响较大,气温的升高是导致湿地减少、冰川萎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63年组建成立的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经过近40年的努力与不断创新,已形成航空物探、遥感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测绘、放射性计量等专业配套的全方位开发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航空物探测量面积3 70多万平方公里,完成不同比例尺的遥感调查280余万平方公里,全国1/3的铀矿床是由航测首先发现的.  相似文献   

13.
黄让堂 《资源科学》1984,6(1):30-35
一、黄淮海平原整治的必要性 黄淮海平原地跨冀、鲁、豫、苏、皖五省和京、津二市,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平原。区内共有人口近1.7亿,耕地约2.7亿亩。人口和耕地均约占全国的17%,但目前粮、棉、油、烟产量水平在全国只属中等,产量低而不稳的面积还很大。1980年约2亿亩粮食耕地平均亩产只有483斤左右。其中河北平原中部、东部,天津大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北部,有粮食耕地6200万亩,平均亩产只有300斤。  相似文献   

14.
黄翀 《资源科学》2021,43(12):2393-2402
柬埔寨可耕地资源丰富,温度适宜,水稻生产极具潜力。及时监测水稻种植时空格局对于区域水稻生产管理、灾害风险评估和粮食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稻遥感监测研究大多只提供年际尺度的水稻空间分布,缺乏年内尺度水稻种植与收获信息。本文首先利用一年内所有可获取的MODIS影像,构建基于像元的MODIS NDVI年时间序列曲线;然后,选取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和标准差逐像元计算时序统计参数特征,采用FastDTW算法计算像元时序曲线与水稻参考时序曲线的相似性特征,将时序统计特征与时序曲线相似度特征相结合,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通过机器学习进行监督分类,提取水稻熟制信息;最后,结合时序曲线提取水稻物候特征,生成水稻收获时间信息,并对水稻耕作类型进行识别。研究表明:①柬埔寨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洞里萨湖周围的低地平原和南部的湄公河下游。尽管柬埔寨全年热量条件适宜,但水资源获取限制对柬埔寨水稻种植时空格局具有显著影响。②水稻熟制以单季稻为主,约占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的80%,且分布区域稳定;双季稻面积约占20%,年际种植空间分布变化较大。雨季稻是柬埔寨水稻的主要种植类型,种植面积约占全年水稻面积的70%左右,年际变化不大;旱季稻和前雨季稻面积约占30%,年际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③对2011年和2016年水稻种植模式分析可知,灌溉条件和洪水对柬埔寨水稻种植时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柬埔寨年内水稻种植时空格局的高精度监测,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因地制宜和有弹性的水稻种植制度、保障柬埔寨粮食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和高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1-2012年MODIS NDVI月数据,基于趋势分析法和Hurst指数法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并采用基于像元的空间统计方法,结合TRMM月降水数据和SRTM DEM数据定量分析了NDVI与降水和高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雅鲁藏布江流域内NDVI整体上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近12年间流域NDVI较为稳定;②流域NDVI改善的面积大于退化的面积,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这种趋势的持续性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③流域NDVI与降水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其决定系数为0.496,NDVI随降水增加的速度约为0.052/100mm。当年降水量超过1 000mm时,年均NDVI平均值为0.686;④流域NDVI与高程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其决定系数为0.574,NDVI随高程的递减率约为-0.016/100m。当高程2000m时,年均NDVI平均值为0.8左右。  相似文献   

16.
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灾害已成为威胁我国湖泊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目前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短期内尚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构建蓝藻水华预测预警体系是避免水危机事件发生,保障富营养化湖泊饮用水及生态安全的优选方案。该项目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的发展,废水大量排入湖泊,导致城市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中小城市尤其明显。位于马鞍山市中心的雨山湖也不例外。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一、雨山湖的水质概况 1.概论雨山湖位于马鞍山市中心,面积0.691平方公里,周长9.87公里,平均水深1.2米,容量82.98万吨。每年有大量生活污水排入雨山湖,其中总磷35.1吨/年,总氮307.2吨/年。过量的营养盐入湖,累积在湖中,被藻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吸收,或沉降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由水形成的环境美是天然的美。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河湖及相关水体的环境状况越来越差。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湖泊水库都出现了蓝藻爆发。蓝藻覆盖水系,引发遮光问题:水面覆盖蓝藻后,水草等其他水生植物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引发缺氧问题:由于蓝藻夜间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溶于水中的氧气,鱼类等生物因为缺氧而死亡。水体恶臭及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化泛滥,给城市水体景观和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治理城市湖泊水系的蓝藻,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特别是降低磷的浓度)已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首要问题。国内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生态经济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西10个省(区),现有人口2.85亿,占全国的23%,土地面积5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8%,草地面积占全国的60%,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47%.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科学院领导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日前发布研究成果称,过去3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的湖泊总面积缩小了约30.3%,呈快速消退趋势,煤炭开采和灌溉耗水是主要原因。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蒙古高原主要包括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牧民逐水草而居,探明蒙古高原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分布变化,对于维护该区域的人类生存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