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门金铁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亚带东段的秦岭群之中。本文通过分析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等,发现区内铁矿床的成因为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金矿则为热液型,并指出了区内的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超  汪辉  杨智全 《科技风》2015,(6):168+173
新疆昭苏县苏勒萨依铁矿区处天山兴蒙造山系伊南天山-红柳河结合带中天山岩浆弧和哈尔克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结合部位,铁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木扎尔特岩群中,矿区附近磁异常强度高,面积大;矿床由3条铁矿化蚀变带和3个铁矿体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镜铁矿、磁铁矿,呈条带状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强烈,地质化探成矿信息丰富,成矿前景较好,是寻找磁铁矿等矿产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该项成果依托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北地区矿产勘查部署与选区研究”,围绕国家战略性矿种,针对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现状,在深入分析西北地区以往地质、物化探、遥感及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西北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重要成矿区带进行了全面的找矿远景分析。根据西北地区阿尔泰-准噶尔成矿带、西天山-西南天山成矿带、东天山-北山地区、祁连成矿带、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秦岭成矿带及三江北段成矿区带等重要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特征、典型矿床及找矿新发现,结合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各个成矿区带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划分了找矿远景和勘查选区。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国产铁矿石远远不能满足钢铁工业需求的现状,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9年下达了“重要铁矿成矿区带铁矿靶区航磁优选”项目,拟在新的地质成矿理论指导下,采用新的解释方法对航磁异常进行深入研究,筛选铁矿矿致异常,优选铁矿勘查靶区,为全国铁矿勘查工作部署提供决策依据,推动我国铁矿找矿勘查。2009~2010年,项目组在收集全国航磁、重力、地质、铁矿成矿规律等资料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圆满完成了研究目标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发表论文9篇,出版专著1部。  相似文献   

5.
王文  王磊  刘应平 《科技通报》2012,28(4):34-36,51
基于"青海省曲麻莱县格涌尕玛考-扎家同哪金矿勘查"项目,通过实地地质、物探、化探取样及测试工作,综合分析并提取区域地质、物探、化探等金成矿综合信息,指出区内具有较好的导矿构造、容矿构造、盖层,晚华力西-印支早期巴颜喀拉洋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及该区广泛发生的印支晚期幔源岩浆地侵入活动为成矿提供成矿能量及矿质。  相似文献   

6.
陈毓川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专家,他系统、深入研究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带地质,为指导找矿及总结成矿规律作出了贡献;深入研究宁芜、庐枞、南岭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提出宁芜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在国内开拓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领域,系统总结华南花岗岩有色、稀有矿床及陆相火山铁矿成矿规律,促进了全国火山岩区及花岗岩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与程裕淇等研究提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发展区域成矿理论,广泛应用于指导找矿。“六五”以来至1998年负责地矿部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七五”期间负责全国金矿找矿工作,“八五”期间组织地矿系统第二轮区域成矿规划工作;1999~2004年负责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系统研究总结全国区域成矿规律。陈毓川院士为我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推进钦杭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0年下达了"钦杭成矿带湖南段1:5万航空物探调查"工作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对钦杭成矿带湖南段开展1:5万高精度航磁和伽玛能谱综合测量,查明该区域航空磁力和伽玛能谱特征、分布规律及地球物理成矿背景,为工区进一步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战略性矿产勘查等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地球物理资料.该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承担,于2010年实施,2014年底完成全部野外工作量.2015年完成成果报告.项目共圈出多金属找矿远景区28个、放射性铀找矿远景区12个,新发现矿化点8处.  相似文献   

8.
福海地区地跨西利亚板块阿尔泰造山带与哈萨克板块准噶尔地体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接带。已发现矿种20余种,主要有:黑色金属矿产铁、锰;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贵金属矿产金等,但在福海大桥林场一带金属矿产的寻找一直没有突破。本论文收集了Cu、Pb、Zn、Cr、Co、Ni、Au、Ag、As、Sb、W、Sn、Bi、Mo等14种元素的测试数据。通过对14种元素在各地质单元中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工作区内各元素随地质时代的含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规律、元素组合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划分了2个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为今后在该地区的找矿工作及找矿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证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五块代沟金矿普查,是2014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2-KC60,任务书编号:[2011]矿产2-84。本次工作圈出10条金矿化带、2条金矿体,4条铁矿化带、1条铁矿体。对区内金1号矿体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普查区求得资源量:金矿石量32 918.65t,金属量为181.77kg。本次普查工作累计投入资金460万元。  相似文献   

10.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所在的中亚及邻区,横跨特提斯和古亚洲造山带,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潜力较大、地理位置优越,是境外矿产风险勘查和开发利用的优先地区之一。开展该地区战略性关键矿产的成矿规律研究和资源潜力评价,能有力推动成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手段的进步,为境外战略性关键矿产大型资源基地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符合"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古亚洲和特提斯构造带的基本构造格架和成矿单元划分,梳理了区域内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布特征和研究进展,并对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8):F0002-F0002
“云南中甸地区铜矿资源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全国重点找矿靶区安排的重点找矿项目。十多年来,该区找矿经历勘查、放弃、科研、勘查等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过程。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三江南段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中甸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和“中旬地区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及国家973计划项目“巨型矿床形成保存及资源潜力”、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江中南段铜铅锌金多金属矿床综合勘查评价技术研究”等支持下,在多个科研院所及多家矿业企业的全力参与下,组织实施了该区的找矿和系统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属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组成部分,2007~2013年,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按照全国项目办要求,开展了全省煤、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钾、金、铬、钼、锑、稀土、银、锂、磷、硫、萤石、重晶石等21个矿种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开展建造构造和大地构造相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区域成矿地质构造条件;采用矿产预测类型和矿产预测方法类型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开展了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划分出沉积型、火山型、侵入岩体型、变质型、层控内生型、复合内生型等6种矿产预测方法类型,使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基本摸清了全省重要矿产资源家底,并圈定出一系列新的找矿靶区,为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正在实施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巴汉木鲁位于大地构造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上,是有利的成矿地段。本文勘查利用高精度磁测反应测区地质体的磁性变化,了解隐伏岩体、构造和含矿蚀变破碎带的分布,同时利用大功率激电反应地质体的电性特征,推断地质体的展布状态。结合地质资料,综合两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更准确的分析矿体的产状及分布,为后续地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哈合作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条件对比研究”是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编码:1212010661315),隶属于“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计划项目。项目在系统收集研究与我国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国地质矿产资料,重点收集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斑岩铜矿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对重要斑岩铜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国为一整体,对中哈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划分;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矿产为目标,分析了成矿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以板块构造及现代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编图细则,编制了中哈接壤地区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15.
“陕西平利一镇坪地区矿产远景调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下达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项目调查区处于南秦岭北大巴山加里东裂谷带,区内山大沟深、森林茂密,地质工作难度极大。项目组历经三年艰苦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书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大量的地、物、化、遥、矿等实际资料及数据,圈定了一批矿致物化探异常;提交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4处、找矿靶区8个,发现矿点多处,在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富集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五里甸子镇小水洞沟铁矿位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大地构造单元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台陷桓仁凸起的东南部。本文着重分析了该矿区的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矿因素,最后对该铁矿床进行了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7.
现今在勘查区的矿产勘查工作中,特别是涉及到具体勘查区外围和深部找矿工作方面,绝大多数人会提出多种找矿方法,主要集中在物探、化探和遥感等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地质"找矿方法。叶天竺等(2013,2014)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中,提出了"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三位是指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标志,一体是指矿体、矿床或矿田。本文采用其"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在黑龙江省新发现的永新金矿区进行了"三位一体"找矿地质模型的构建,以期探索一套适合该矿区金矿找矿理论和预测评价方法,并对该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预测,确保取得找矿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东昆仑西段祁曼塔格地区铜多金属矿资源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地质调查规划和工作部署下达给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的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工作周期为2003~2007年,由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完成,主要完成人有何书跃、田三春、李战业、何寿福、东国兴、马永寿。项目组通过五年的工作,划分出7个成矿远景区,其中A级、B级成矿远景区各2处,C级成矿远景区3处。  相似文献   

19.
西里庙—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勘查区位于四子王旗北部,勘查项目是乌兰察布市2012年地质矿产勘查项目,项目编号12-4-KC-20,任务书编号[2012矿产4-20]。2013年在勘查区内新发现萤石矿锰矿矿化点30处,对其中12处进行了初查,对矿化较好的24号、30号萤石矿化点7个矿体进行了槽探和钻探控制。初步查明了其矿化特征,并求得萤石矿矿石量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和推测的内蕴经济资源量14.50万t,CaF2平均品位31.54%。  相似文献   

20.
柴杖子地区矿化体位于山海关台拱和辽西台陷构造单元交界带北侧,属刀尔登-虹螺山印支-燕山期金、银、铅、锌、铜、钼多金属成矿亚带,区内发育早白垩世岩体,成矿地质背景有利。矿石以黄铜矿为主,呈致密块状,连续拣样分析品位为Au:0.03-6.2×10-6;Ag:6.9-40.3×10-6;Cu:0.11-2.37%;Pb:0.05-0.32%;Zn:0.08-0.58%,为热液交代及矽卡岩化型成因,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