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肿瘤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是临床化疗成功最为严重的障碍 .首先阐明了新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沙尔威辛对MDR肿瘤细胞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及下调mdr 1基因和P 糖蛋白的作用 .沙尔威辛能有效杀伤MDR细胞株 ,如K5 62 A0 2 ,KB VCR和MCF 7 ADR细胞 ,其杀伤能力与对相应亲本细胞相当 ,而明显强于几种临床常用的抗癌药物 .沙尔威辛下调mdr 1基因和P 糖蛋白的表达 ,但并不影响MRP和LRP基因 .其次 ,揭示了转录因子c jun的激活 ,在沙尔威辛下调K5 62 A0 2细胞内mdr 1基因表达及诱导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沙尔威辛增加K5 62 A0 2细胞的c jun表达明显早于其减少mdr 1基因的表达 ;c jun反义寡核苷酸消除沙尔威辛升高c jun蛋白、下调mdr 1基因表达的作用 .沙尔威辛还促进JNK和c jun磷酸化并增强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活性 .此外 ,c jun反义寡核苷酸还抑制沙尔威辛的凋亡诱导和细胞毒性作用 .最后 ,进一步研究发现沙尔威辛本身不引起MDR表型 .成功建立了对沙尔威辛具有 8 91倍耐药的A5 4 9 SAL细胞株 .该细胞株对抗代谢药产生 6.70倍的耐药 ,但对多种其他天然来源的抗肿瘤药物、烷化剂以及铂类化合物则缺乏交叉耐药性 .  相似文献   

2.
目前癌症每年导致全球约700万人的死亡,并且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增至1700万。大多数病例的死亡是由于抗癌药物耐药性而导致的化疗失败。抗癌药物的耐药性主要分为2种:固有型药物耐药性及获得型药物耐药性。固有型药物耐药性是指患者对于化疗初期就不敏感,而获得型药物耐药则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耐受性。药物耐药的发生机制主要有多药耐药(MDR)转运体过表达,肿瘤干细胞靶蛋白功能或表达的改变,凋亡信号通路的改变,对药物传递的物理屏障等等。文章将对膜转运体中的多药耐药转运体P-糖蛋白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产气肠杆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主动外排泵系统作用、外膜孔蛋白改变、产生β-内酰胺酶、基因突变和耐药基因水平传播等。产气肠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于控制耐药菌的播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上述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巨核细胞是一类非常稀少的血液细胞,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形成血小板,由于其发育过程要经历独特的基因组倍体化和血小板脱落,其调控机制异常复杂。本综述以以往的研究结果为基础,概述了各种凋亡相关分子参与巨核细胞发育的调控机制,表明了凋亡相关分子在巨核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解析巨核细胞与血小板生成中调往相关分子的调控机制对于治疗巨核细胞紊乱所引起的相关疾病、特别是血小板功能紊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22,(24):6-7
生物大分子凝聚态调控细胞命运可塑性国外学者在解析家族性直肠癌基因A P C突变体功能易感性时发现了APC的重要调控蛋白EB1。但是,EB1如何招募众多的APC类蛋白(人类基因组显示约有1000种含SxIP基序蛋白)与动态变化的β-微管蛋白结合,一直是细胞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与分子病理学未解答的问题。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中国科研团队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2月20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相似文献   

6.
乳糖酶缺乏症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超 《今日科苑》2007,(10):45-46
本文从乳糖代谢、乳糖酶基因表达调控和钙离子吸收相关基因多态性等方面阐述了乳糖酶缺乏症发病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4):516-516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储成才研究组通过对一早衰突变体psl-D(prematurely senilel,“未老先衰”之意)的研究,发现了ABA介导植物衰老信号通路的重要成分OsNAP。OsNAP受到ABA的特异性诱导,通过直接调控叶绿素降解、营养再转运及其他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叶片的衰老进程。这一发现首次阐明了ABA介导的水稻叶片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8.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 (IFN)系统是脊椎动物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御系统 .除了哺乳类 ,有关低等脊椎动物的IFN系统基因知之甚少 .在鱼类 ,近 40年来能证明IFN系统存在的证据主要有两个 :一是检测经病毒诱导后的多种鱼类机体和细胞 ,证明能产生类似哺乳类IFN的抗病毒活性物质 ;二是近年来 ,已经证明在少数几种鱼类中存在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Mx同源的基因 .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能够诱导鲤科鱼类培养细胞 ,如鲫鱼囊胚细胞 (CAB)产生类IFN活性物质 ,并建立宿主细胞的抗病毒状态 .为了揭示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首先建立了一个研究鱼类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的细胞模型系统 ,通过用灭活GCHV诱导CABIFN并进行理化、生物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 ,成功建立了一个囊括鱼类细胞抗病毒基因在内的差减cDNA文库 .其次 ,筛选文库揭示了一批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同源以及找不到同源性的EST ,表达分析证实它们也是IFN刺激基因 .再次 ,根据哺乳类IFN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该细胞模型系统中克隆、鉴定了 1 9个IFN系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包括鲫鱼IFN基因 ,IFN信号传导通路基因STAT1 ,IFN诱导表达调控基因IRF7,IFN行使抗病毒作用的效应基因Mx1、Mx2、PKR、Viperin、IFI5 6,以及一些功能未知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04,(10):39-39
该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及其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调控;基因工程途径改良棉花;新型真核表达系统-转基因微藻。课题组组长孙勇如研究员生于1939年,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83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并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植物研究所进行两年的合作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主持863、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及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模式生物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Rig-I是NF-κB信号的一个重要的正调控因子,并揭示了其分子调控机制。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陈竺  相似文献   

11.
水稻分子模块设计研究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有8 000年以上的禾谷类作物栽培历史,相关的育种知识对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国作为发起国之一,参与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相继完成了粳稻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和籼稻"93-11"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在科技部"973"项目水稻功能基因组的支持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解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以水稻为抓手,通过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复杂性状的分子模块解析,探索建立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体系,以带动小麦、大豆、鱼类等动植物复杂性状的解析和设计育种技术发展。经过近5年努力,建立了水稻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获得了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分子模块,在水稻高产优质协同改良、感受与抵御低温、广谱持久抗病与产量平衡、氮高效利用、高产性状杂种优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得到实验验证。相关成果入选2015年和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发挥了中国科学院在水稻等作物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缺陷最常见的畸形,其病因仍不清楚。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的进展,发现了许多和心脏发育有关的基因。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发育缺陷导致的畸形,其分子机制很复杂。文章综述总结正常的心脏发育过程和概括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基因通路,分析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机制,并提出相应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生素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结果.加强耐药菌监测、限制抗生素的滥用、阻止耐药传播、进一步深入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和从预防耐药性角度出发,不断研制和开发新的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将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驯化下早期物种形成的基因组调控机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团队与合作者利用欧洲大白猪与东亚民猪杂交群体,构建了F2通过F1继承F0基因组序列的精细图谱,通过分析F2代个体中的大白与民猪来源的基因互作,研究了在驯化下早期物种形成的基因组调控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研究揭示了F2基因组内的DMI数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以及从F1到F2的同性别/跨性别传递差异。大白猪和民猪基因组间不兼容互作基因主要富集于血管生成、雄激素受体信号和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提示生殖隔离进化可能与生长发育与免疫等方面的选择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干细胞的电离辐射抵抗特性,初步研究其电离辐射抵抗机制。方法 取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109进行细胞培养,以紫杉醇为诱导药物,通过高剂量间歇诱导+时间递增的方式诱导出人食管鳞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RR-EC109。采用MTT法检测RR-EC109细胞耐药稳定性。取RR-EC109和EC109细胞进行成球实验、克隆性细胞增殖实验、侧群分选、电离辐射抵抗实验和细胞周期调控检控点基因表达检测。结果历时7个月,诱导出RR-EC109细胞,其对紫杉醇高度耐药(耐药指数为67.258)。且在30d、60d、90d、120d后检测出其耐药稳定性良好。RR-EC109细胞的成球率和克隆增殖能力明显高于EC109细胞(均P<0.05)。RREC109细胞中侧群细胞含量高于EC109细胞(P<0.05)。RR-EC109细胞的SF2和Dq值高于EC109细胞(均P<0.05),SERDq=(0.673±0.214)。RR-EC109细胞中ATM、ATR、Chk1和Chk2基因的表达倍数均高于EC109细胞(均P<0.05)。结论 紫杉醇耐药细胞RR-EC109具有肿瘤干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6):546-547
揭示物种特异的免疫相关新基因的起源及其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和动力学规律是当今进化免疫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物种生态适应的进化机理及自然指导的药物设计。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10,(2):5-5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近期与清华大学生物系合作,通过活细胞单分子成像,在转化生长因子受体聚集状态和激活模式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09年106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主导完成的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及遗传变异数据库构建等研究成果,本月初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上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对栽培稻和野生稻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的遗传变异分析,为科学家深入挖掘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及促进水稻分子育种改良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9.
杨欣 《百科知识》2012,(13):24-26
正今天,细菌耐药已经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广泛耐药发展,已经产生了超级耐药细菌——抗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这种超级耐药菌似乎对临床各种抗菌药物都有抗性。今天,针对以MRSA为代表的细菌的超级耐药性,研究人员有了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20.
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抵抗抗菌药物的侵入,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细菌的耐药性。由于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传播、扩散,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形成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