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我们知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以及商不变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其中,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理解把除数由小数转化为整数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边珍 《西藏教育》2014,(2):29-30
<正>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能正确、快速地计算,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依据,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了算理和法则,进行计算时才能思路清晰。如在教学小教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算理和法则教学时,就需要学生对小数  相似文献   

3.
杨尊严  王新彩 《甘肃教育》2014,(24):118-118
正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粗心抄错题、不进行验算等原因导致出现错误,使得计算效率低下。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熟悉法则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熟练掌握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是做对计算题的前提和基  相似文献   

4.
小数乘以小数的教学,要使学生在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知识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法则;掌握积的小数点的定位方法;并在理解法则的同时弄清算理,培养推理能力。为达到这样的要求,教学可作如下安排。  相似文献   

5.
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教学计算法则时仅以学生掌握计算法则为根本目的吗?仅将“循理入法,以理驭法”作为最高境界吗?除此之外,计算教学还能追求什么?最近我在教学小数乘除法时,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再创造”地学习计算法则进行了思考与尝试。下面是我两次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6.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通过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和小数乘以小数三方面的内容来进行教学的。小数乘法法则和整数乘法法则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 一、要讲清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和方法。 讲清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是正确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教学时要利用准备题让学生了解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同时运用教材中各例题的虚线方框里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如教学例1时,可根据虚线方框里的计算过程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计算法则:1.被乘数1.3变为13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乘数5有没有变化? 3.  相似文献   

7.
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小数四则运算的算理,理解法则的推导过程呢?我认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学生必须对小数的意义、数位等概念十分清晰,通过观察整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从而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同样,教学小数乘法的法则,学生也必须理解与掌握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等基础知识,才能  相似文献   

8.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其计算方法是先把除数变成整数,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因此,这一节教材教学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下面就此谈几点教学建议。一、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商不变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理解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  相似文献   

9.
四则计算的法则是讲如何进行计算,而算理是讲这样计算的道理。学生如果对四则计算不能理解算理,就难以真正掌握四则计算的法则。由于法则掌握不好,因而会造成学生难以应用法则进行计算,造成计算中的错误。为了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在教学四则  相似文献   

10.
“九义”数学第七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节,是在亿以内的整数加法和初步认识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计算钱数的应用题来讲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其所编排的小数加、减法法则仅限于教师提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要注意什么?”没有用文字加以表述。教学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尺度,既不用具体的文字表述法则,又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由于这部分知识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方法大同小异,难度不大,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己学整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比,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概意法则,掌握…  相似文献   

11.
本单元教材包括四节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基础,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重点,带分数加减法是难点,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是综合运用。一、法则和算理分数加减法包括三茶计算法则,教学这三个计算法则时应让学生弄清:  相似文献   

12.
吴海青  张华 《新教师》2024,(1):17-18
<正>“小数加减法”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继“整数竖式加减法”之后,学生第二次接触竖式计算。一线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受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末位要对齐的影响,在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总是把两个小数的末位对齐。此时,如果两个小数的位数相同,则计算结果正确;如果两个小数的位数不同,则计算结果完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等等。教材通过例1教学小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接着将例1的问题与其中的一个条件互换变成例2,教学小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最后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统一的计算法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教材通过例3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把分散的学习知识加以梳理,沟通联系,理清"脉络",分清主次,以简驭繁,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趋于完善。一、计算对比法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法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梳理这部分知识时,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可采用先计算后对比的方法,概括出异同点。如,教学"小数乘除法"后,可对小数四则运算法则做以下梳理: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让学生回忆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其次通过探究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建构小数乘法的算法;最后有效设置练习,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多数教师教学时都是直言相告——直接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整数积,再来清点小数位数,学生只是言听计从。教师应解释清楚为何一定要先按整数乘法法则算出整数积,从而体现这种转化的必要性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第九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四、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0.56扩大( )倍是5.6。 0.082扩大( )倍是82。 86.4缩小( )倍是0.864。 把34.05扩大100倍是( ),再缩小100倍是( )。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21例5、P22做一做、P24练习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经历探索小数除以小数的过程,理解、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概括与归纳的数学能力。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利用商不变规律,经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教学难点:理解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算理,进一步体会"转化"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数乘、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和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小数乘、除法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与整数乘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在积里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因此,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是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由于受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小数点对齐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时,往往容易把积的小数点位置点错.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分下面两步进行:  相似文献   

20.
学生计算方面的错误,一般是由于有关的概念、算理、法则、性质模糊不清所致。特别容易出现错误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如进位、退位、试商、小数点的处理等;二是教材中容易混淆的地方,如小数加减法同整数加减法有时发生混淆(计算小数加减时,也写成末尾对齐),0和1这两个特殊数的计算,容易发生混淆;三是计算过程复杂的问题,因为计算步骤多,造成计算错误的机会就更多。为了防止这些错误,我们采用了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