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渠颖  侯钦宪 《物理教师》2005,26(3):7-48
硅是自然界最普通的元素之一 ,在地球上 ,硅的丰度仅次于氧 ,约占地壳总质量的 2 6% (氧约占 47% ) ,它是一种神奇的、用途十分广泛的元素 .从我们脚下的沙子到电脑芯片 ,从项链上的宝石到女士隆胸用的硅酮———硅的身影几乎是无所不在 ,而且随着研究的继续 ,硅的用途还在不断  相似文献   

2.
硅是自然界最普通的元素之一,在地球上,硅的丰度仅次于氧,约占地壳总质量的26%(氧约占47%),它是一种神奇的、用途十分广泛的元素.从我们脚下的沙子到电脑芯片,从项链上的宝石到女士隆胸用的硅酮--硅的身影几乎是无所不在,而且随着研究的继续,硅的用途还在不断地扩大,有些甚至是出人意料的.  相似文献   

3.
刘璐瑶  刘宇翔 《化学教学》2011,(9):F0004-F0004
地球上铁元素的丰度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约占地壳质量的5.1%。铁矿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统铁矿物约300余种,其中赤铁矿,磁铁矿是两种幸见的矿石。  相似文献   

4.
铝的发现     
铝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约占地壳质量的8%,仅次于氧和硅,名列第三。铝矿按目前的开采水平,至少可供开采15万年。由于铝是活泼金属,它常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而存在,在  相似文献   

5.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中每一元素有不同的生物效应,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其含量及形态。按其在体内的含量或在特定部位的浓度不同,又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通常把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氟、镁、硅等总量占体重99.71%的12个元素称为常量元素,而把总量占体重0.3%以下的数十种元素划入微量元素范围,截至1975年,已确认14种微量元素(铁、碘、铜、锰、锌、钴、钼、硒、铬、锡、钒、氟、镍、硅)为高等动物所必需,其中硅也可划为常量元素,硼是植物的必要成分,锡尚有争议,砷未获公认。此外,还有20多种微量元素普遍存在于生物组织中…  相似文献   

6.
生物元素是指在活的有机体中维持其正常生物功能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元素,又称为生命元素。构成生物体的氢、碳、氮、氧、磷、硫、氯和金属元素纳、镁、钾、钙等11种必需常量元素,约占体重的99.95%;其它如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钼、氟、硅、硒、锡和碘等14种为必需微量元素,合起来不超过体重的0.05%。除此之外,生物体内还有一些痕量元素多达31种。  相似文献   

7.
第四单元 陆地环境 (一 )图 4.1 地壳中主要元素的质量分数这是一幅扇状统计图 ,其功能主要是反映某些地理事物局部与全部的比例关系。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 90多种 ,本图并没有全部反映出来 ,而是抓住占地壳物质绝对多数的 8种主要化学元素给以突出显示 ,其余的化学元素一概以“其它”代替。组成地壳的 8种主要化学元素 ,即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其含量约占地壳总量的97 13 % ,其余几十种元素的含量还不到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约占地壳总含量的一半 ,其次是硅 ,占地壳总含量的 1/4强。读此图时 ,应重点引导学生在…  相似文献   

8.
尽管人体是非常复杂的生命体,但在化学组成上却极为简单。倘若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约占人体重的2/3。一个体重为75千克的成年男子,若脱水后,就仅剩下25千克了。在这些干重物中,碳水化合物约占3千克;脂肪约占7千克;蛋白质约占12千克;无机盐约占3千克。若从原子组成方面来看,碳、氢、氧、氮,这4种元素就占去人体的96%,而其余的4%是由另外二十几种元素组成,如钙、  相似文献   

9.
氧与人类     
·氧与人体的关系氧是人体必需的宏量元素之一。氧约占人体重的65%。氧元素参与人体各项生理作用,是人体内蛋白质、脂肪、糖和核酸的重要构成部分。一个人吸入的氧.跟吃进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一起.都被血液运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内,在那里进行氧化反应(即缓慢的燃烧),产生能量、供给身体的需要、据测定:氧化1克糖需要氧0.75升,可产生热量4.3千卡;氧化1克蛋白质需要氧0.95升.可产生热量4.1千卡:氧地1克脂肪需要氧2.03升,可产生热量9.3干卡。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而能量的产生离不开氧.所以.离开了氧生命也就停止了…  相似文献   

10.
铝占了地壳总质量的7.73%,仅次于氧和硅。尽管早在公元297年,我国就出现了以铝为主要成份的合金(A185%,Cu10%,Mn5%),但因为铝的性质活泼,与其它元素的原子结合比较紧密,所以它的单质很难提炼出来。  相似文献   

11.
氧(O)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形态主要为氧气(O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氧气,包括我们人类。此外,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它的性质话泼,可以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各种化合物。氧元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与人类非常密切、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丰度最高的元素氧,为49.52%.大气层中丰度最高的元素氮,为75.5%.海水中丰度最高的元素氧,为85.79%.干土中丰度最高的元素氧,为47.3%.干植物中丰度最高的元素碳,为44.3%.人体中丰度最高的元素氧,为65%.地壳中含量最少的元素砹,估计,整个地壳中喷仅有0.28克·最轻的元素一氢,其密度为0.089879/cm‘.最重的元素一ffi,其密度为zz.vg/cm‘.最重的气体元素一氧,其密度为9.739/cm’最轻的金属元素一理,密度为0.5359/Cm3.最硬的元素是碳一金刚石,硬度为10.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一氟,在通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铁元素是人类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一个成年人体内约含铁4.2g~6.1g,其中约有60%~70%存在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内,约4%存在于肌肉的肌红蛋白内,0.2%~1%存在于细胞色素酶中,其他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脏、肾、脾脏和骨髓的网状皮系统等组织器官中。铁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参加氧的转运、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道竞赛题: 已知由CuO与Cu_2S组成的混合物中,当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时,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也为10%;当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时,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很多考生不经思维就填写出“15%”(占73%),还有部分考生答案为“25%”(占10%)和“5%”(占17%)。收集考试用草稿纸,归纳有下列五种解法。  相似文献   

15.
在“氧”、“氢”两章的基础上,进行“碳”一章的教学,介绍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这一章内容不仅跟“氧”、“氢”两章密切相关,也是这两章内容的补充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氧、氢两种非金属元素,主要介绍它们单质的性质、制法和用途。而碳元素则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它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初步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元素知识体系,作为今后认识其它非金属元素的标准和实例。2.补充和发展了前两章的有关概念,使学生的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一级过渡。例如把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提高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来理解。由元素、单质的概  相似文献   

16.
1.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共发现22种元素。2.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科学家是英国的杰奥索,他与本国科学家合作共发现12种。3.发现化学元素最多的年份是1898年,在这一年里,全世界共发现5种元素。4.最早用人工方法制得的元素是“铸”[STc」,它由意大利科学家干1937年制得。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约占整个地壳总重量的48.“%;而含量最少的元素则是非金属政[At」,据科学资料推算,破在整个地壳中仅有0.28克。6.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铝,约占地壳总质量的7.73%,按目前全世界的年开采量来计算,至少还…  相似文献   

17.
铁是人们最早发现的动物机体所必需的一种元素,而且需求量较大。由于猪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骨骼比重较大,在畜禽当中最易发生缺铁症,尤其哺乳仔猪仅靠从母乳中获得铁元素,缺铁的机会则更高。据专家们测试,成年猪体内含铁量为0.14-0.17%,是含锌量的两倍,含铜量的30倍。血液中约占65%,肝脏占10%,脾脏占10%,肌肉占8%,骨骼中占5%,其他器官占2%。随年龄、性别、日粮组成等不同,铁的分布也有差异。初生仔猪体内含铁量很低,平均仅45毫克-50毫克,其中80%铁参与生成血红蛋白,仅有少量存在于肝脾之中。  相似文献   

18.
例1能说明常温下二氧化硅是很坚硬的固体而二氧化碳是气体的原因是().A.硅的非金属性比碳的活泼B.二氧化硅中硅氧键的类型和二氧化碳中碳氧键的类型不同C.硅氧键的键能比碳氧键的键能大得多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晶体类型不同错误解答:选B或C.因SiO2和CO2属于同主族元素的两种化合物,对应的晶体类型相同,性质上的差异应该在于二氧化硅中硅氧键和二氧化碳中碳氧键间类型和键能的差异.错误原因:对两种晶体结构认识模糊以及对物理性质差异原因的认识不清.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节《碳族元素》 ,从已在初中学过的碳元素入手 ,引出碳族元素 ,根据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 ,运用前面学过的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通过讨论 ,研究碳族元素的一些重要性质 ,然后 ,结合已学过的碳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着重介绍了硅、二氧化硅、硅酸盐的存在、性质、用途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节《硅酸盐工业简介》和第三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简单地介绍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热制成的硅酸盐产品———水泥、玻璃等的主要成分、用途以及生产它们的主要原料、反应…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过度教育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从毕业生数来看,从2001年的103.6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338万人,增长了两倍多;从平均就业率来看,从2001年的90%下降到2004年的73%,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约占30%左右;二类是边看边干者,约占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约占50%。特别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缺乏健全的失业保障体系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很多毕业生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尽快落实工作,因此可以预计,即使在那些能够按时签约的毕业生当中,也将会有很大比例的“高知低就”现象。因此可以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过度”现象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