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学电教》2006,(1):1-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正在相关省、市紧锣密鼓地推进。根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确定的目标,要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面向中小学教师开设各种电子课堂(开放课堂,同步课堂,空中课堂,直播课堂,示范课堂,实验课堂)和联网数字图书馆,网络备课室,特级教师工作室,课件展示台,教学改革与实验交流等,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实现“校校通”工程。这一举措无疑是件大好事,它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笔者在参观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以网络为主的“校校通”工程现状令人堪忧,本文就“校校通”工程出现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单位及广大干部教师的艰苦努力,我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都把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现“校校通”工程当作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最终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为了扎实推进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各地根据国家和省有关…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5.
《山东教育》2001,(8):64-64
为贯彻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和山东省实施“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推动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山东省教育厅与省邮电管理局发出了实施山东省“明天工程”的通知,旨在推动全省中小学上网,普及网络知识,实现远程教育和资源共享,培养教师与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日前,教育部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要求用 5~ 10年时间,使全国 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互联网或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为此,山东省“明天工程”…  相似文献   

6.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及“校校通”工程实施现状“校校通”工程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指出,“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由美国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1997年…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件)精神,加快我省教育信息化步伐,省教育厅决定从2002年起,在全省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院校,下同)实施“校校通”工程(一期)。本期工程采用卫星宽带下载和地面计算机网络传输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全面启动中小学卫星宽带入校和教育主干网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8.
《教学月刊》2002,(2):64-64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1年6月1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各地要以多种方式逐步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开发、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加强学校信息网络管理,提供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建设优质、高效的校园网系统是实现“校校通”工程的基础,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经和重要标志之一。如今,校园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城市的中小学校。据报道,全国目前已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达5000余所。形势固然喜人,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的无锡市,近几年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在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着力建网、建库、建队伍。本文主要介绍无锡市在建设城域教育网、实施“校校通”工程、普及中小学信息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一场激烈的教育信息化竞赛已经在全世界展开。在我国,涉及全国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正在深入,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正在中小学逐步普及。本文从信息论原理的角度阐述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目标、内容,然后再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种种问题谈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各地教育城域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1998年中小学校园网问世至今,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成教育城域网。事物从无到有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但“建设”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当我们完成城域网硬件环境的建设后,最值得冷静思考的应该是如何有效、科学地应用。而真正能有效连接校园网做到资源共享、且功能模块实用性较高的城域网并不多。  相似文献   

13.
黄宇  史安丁 《福建教育》2022,(14):26-28
<正>一般认为,日本现代学校中的环境教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公害教育(杨阳等,2009;王晓冬,2020)。1964年日本成立了“东京都中小学公害对策研究会”,1967年成立“全国中小学公害对策研究会”,1968年日本文部省在新修订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首次引入了“公害教育”。1975年“全国中小学公害对策研究会”改为“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会”,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同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全国掀起了在中小学普  相似文献   

15.
2003年9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远工程”,是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实施“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信息化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造福工程。  相似文献   

16.
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在2001年起5至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2001年5月,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计划中提出:要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普及计算机及网络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列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到2005年,力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重大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伺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启动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基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比较落后、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的特定状况进行的一项创新性事业。完全没有可以照搬的先例,该工程实施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由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为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巩固和提高工作,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因此,从2003年起,我区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前,已在全区中小学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有“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项目”,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教育部支持八省区多媒体播放项目”,教育部“西部中小学网络教室与农村信…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电教》2006,(4):77-77
目前,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校校通”工程已全面、高质量地完成,全市完小以上的中小学100%地配置了计算机网络,100%地实现了ADSL接入或宽带接入,100%地开设了教育技术信息课。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漾的教学环境、计算机设备,包括课程教学,都已跟城里学校“并肩齐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