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当》2008,(11):48-49
太极拳是中华优秀拳种,它根植于传统文化丰厚土壤,生长、盛行于民众之中。从太极拳的取名、拳理构思以及它内功的锻炼方式等方面考察,它与道家哲学思想以至后来道教的一些养生修炼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受道家老庄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道德思想,儒家与道家是其重要两极,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无不受其道德思想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太极拳家在运动实践中主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理论方面的支撑太极拳以运动的形式和理念承载着传统德性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太极拳具有了“道义”拳、“仁义”拳和“道德”拳的自身痕迹。文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太极拳道德观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太极拳道德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刘德增 《武当》2007,(11):20-21
太极拳是依据道家哲学和易理建立起来的拳种,将道家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合于拳技之中,是既满足武技,又兼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的道家文化流派,所以外国人称太极拳是"哲学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由于太极拳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国古代儒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一种哲拳,它集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以阴阳对立统一、动静相合、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辩证思想为主线,吸收了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仁爱礼乐"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的"道论"、"气论"、"反者道之动"等作为太极拳思想认识论的理论根基和重要原则,共同构建了太极拳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所蕴含的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攻防技术受道家文化影响很大,可以说道家的太极学说构成其理论基础。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道家文化在太极拳演进过程中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阴阳学说构成其结构基础“气论”理念构成其行功养气的理论基础,对太极拳与道家思想的深入有助于对太极拳的发展,有利于将太极拳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依据道家哲学和易理建立起来的拳种.将道家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合于拳技之中,是既满足武技,又兼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的道家文化流派.所以外同人称太极拳是"哲学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拳理演化及其功能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太极拳以道家哲理为基础,其运动形式和功能价值处处体现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无不体现着阴阳互化,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8.
阴阳学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道家哲学思想之一,阴阳理论深深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太极拳哲学思想理论和技术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道家阴阳学角度对太极拳中的虚实分明、虚实转换进行剖析及总结,旨在丰富太极拳功法理论.  相似文献   

9.
孙建国  张威 《精武》2009,(7):34-35
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又融合了中国的周易学说、中医学说、道家学说、兵家学说等,被现代人称为“哲学拳”或“文化拳”、“文人拳”。  相似文献   

10.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04,(5):14-17
太极拳本是一脉相承的道家武术,而在民间,经过历代太极传人的修改传承,已与道家太极拳原貌相差甚远。更有甚者,某些人为了沽名钓誉,不承认太极拳出自道家,而称太极拳为自己祖宗所创,但其理论功法和拳势名称基本上都还是沿用或保留着道家太极的内容:另外,根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太极拳的特点和功能及推广的可行性的分析表明,推广太极拳适合我国的国情。认为太极拳具有健身价值高,深受大众喜欢,便于推广普及,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都市太极拳发展与现代社会亚健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高速现代化发展直接导致了都市亚健康人群数量的增加。渴求身心共享,获得更好的身心,和谐健康是都市人们的健康理念。我国太极拳运动在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在新的社会时期和背景下,太极拳正朝向现代都市的休闲化特点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武术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研究现状与分析(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长拳、南拳、太极拳类套路和散手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及发展该能力的训练方法,对武术科研中评定运动员负荷强度及运动能力的生理和生化指标的研究现状,成果进行了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普通大学生中普及太极拳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全面培养的需要,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中,可以把太极拳作为大学生体育课的必修内容,以此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将养生理论贯穿其中,加大太极拳的普及宣传力度,教学的时数设置要合理,普及后要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尽管形意拳的实战技法已基本失去了意义,但在迎合现代人们对健康人生的强烈的追求方面,与太极拳、八卦掌、少林拳一样体现出简单而实效的健身价值,并在我国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中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三个角度,来探讨形意拳锻炼的健身、健心价值,为形意拳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发展提供健身理论,进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寻有效提高老年人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的锻炼方法,采用了3种不同的锻炼方式(长跑、健身舞、太极拳),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老年人进行10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有不同的影响。老年人选择锻炼方式时应因人而异,针对自身情况和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等方法,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南无派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南无拳传承的历史渊源寻找史学依据,以促进南无拳相关理论的研究及发展为目的。研究发现,南无拳是在全真道内丹修炼思想基础上,结合导引行气术形成的养生拳术,对调理脏腑功能具有特殊功效,在南无派历经30代传承,现已在洛阳地区广泛开展,为南无拳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建"鸟迹拳"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武术项目进行了调查、分析、归纳,阐述了"鸟迹拳"历史渊源及其技术特点,探索了"鸟迹拳"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练习中的"呼"与"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意识、动作三者的统一是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与中国传统养生方法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从 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是协调统一的。初学时只要求自然呼吸。动作熟练以后,可以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和需要,在 合乎自然的原则下,有意识地引导呼吸,使其更好地适应劲力与动作要求。在太极拳练习中呼吸的调节尤为重要,呼吸 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练习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老子》作为一部研究“道”的哲学著作,对作为体育学这门具体科学内容之一的太极拳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老子》所阐述的“道”对太极拳的拳理、拳法以及功理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太极拳正是历代武术家主动使武术运动符合“道”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一门拳术。由于这种关系,人们在学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可以而且应该由太极拳之“技”进而明“理”,由太极拳之“理”进而悟“道”,不断自觉地提升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