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安徽经济社会的转型要求建立起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为安徽加速崛起培养各层次人才.文章从安徽高等教育各层次培养机构数量以及招生人数的角度阐述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指出安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近年来趋向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名校较少,专科层次生源不足,各层次定位趋同,各层次之间衔接性差等.针对这些问题,安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措施包括提升各层次高校水平,保证专科层次生源,各层次高校科学定位,加强高等教育各层次间的衔接等等.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展开实证分析,指出以下问题:层次结构重心较低,研究生教育稍显薄弱;形式结构上民办院校比重较大,公办高校质量亟待提升;区域结构不平衡,高校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城市;科类结构偏重理工、经管类,人文类学科数量与质量相对不高。进而提出相应优化建议:研究生教育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形式结构优化应“双管齐下”,区域结构平衡要靠“内外结合”,学科建设立足福建,服务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已达到《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的预期规模。2011—202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总规模将达到一亿人,其中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 000万人。在20世纪90年代,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仅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三分之一;新世纪前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已开始大于白领岗位总需求人数;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即使未来十年高等教育总招生规模按年均1.5%低速增长,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也将突破4 000万人,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形势的重大变化呼唤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要求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重新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工,并在科类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扩招和经济增速放缓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新互动.对我国2000-2019年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后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显著相关,专科生的在校生数和研究生的招生数对教育人力资本的效应较强,研究生招生数对经济的贡献力度最大.尽管当前我国已经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但高等教育整体上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层次结构重心偏低、高层次人才不足、中层次人才饱和等现象.基于此,我国要继续坚持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核心,明确层次结构总目标,强化层次结构需求预测,优化高层次结构队伍规模,以促进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5.
在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河南高等教育结构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呈重心偏低的金字塔型,形式结构中普通高校扩张而成人高校萎缩,科类结构中工学和文学比例较高,布局结构呈以郑州为中心的辐射状。依据外部适应与内部协调原则,河南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存在不合理因素,要努力提升学位层次的重心,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继续保持普通高校的发展趋势,转变成人教育发展思路;依据经济发展需求调整科类结构,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建设中原高等教育城市群,推动省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5—2019年的教育统计数据,选取高等学校数量、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以及学位授予数等三项指标,从空间布局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以及类型结构等宏观层面剖析大众化阶段到普及化过渡阶段的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特点,得出空间布局结构重心偏向中东部、层次结构的重心正逐步向更高的教育层次(研究生)偏移、科类结构动态调整、形式结构的重心保持不变等结论。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针对近五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转变进行具体分析可知:教育政策调整是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的直接推动力,技术更迭是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的间接推动力,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与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相互联结,社会理念转变是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的隐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学位制度的改革与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历史上有别于其他国家,苏联时期的学位制度亦比较独特.独立后的俄罗斯不论在高教层次结构还是学位制度上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以顺应教育国际化的总体趋势.本文在对苏俄学位制度的沿革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着重评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学位制度方面的变革与趋势.  相似文献   

8.
一、国际竞争力与高等教育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都迅速上升。到2011年,高校数量增长到165所,总入学率达78.6%,在校生人数高达130万。很明显,数量的增长已经使台湾地区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转向全民高等教育阶段,总体上减少了教育的不平等。但是,怎样才能提高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9.
扩招背景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3个层次,通过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考察大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发现扩招后3个层次的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现有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显现出一定的问题:高等教育比例失衡,各层次教育定位不清,层次结构间衔接性差,从而也对就业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误导了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并会减少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通过教育反思,发现精英教育情结,对专科层次教育认识不清;盲目攀比心理,贪大求全从而导致了层次结构失衡。为此,准确定位,保持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调整各层次比例,增加高职人才的招生数量和比例;加强各层次间的课程衔接,做到层层相衔接且不重复,从而调整层次结构,真正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1998—2007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十年。在对1998—2007年高等教育层次和就业的发展变化总体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探寻中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充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逐年增长,层次结构重心逐渐下移;就业结构前期变化平稳,自2003年起,开始大幅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影响就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对二、三产业就业影响较大;就业结构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本科层次的影响大于研究生和专科生。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带来了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作为社会的中间结构,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可以聚集、维持和支持政治参与;事实上,它与政党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和逻辑的联系.团体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参与环节和渠道,同参加普选相比,公民参与团体更有助于引导政治参与步出歧途,促进政治发展.自然,对团体的担忧与批评,人们亦有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