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市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上,一节篮球课上教师手持篮球,用语言引导着学生:“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的篮球明星姚明吗?”孩子们大声回答:“知道。”“那你们想不想成为姚明那样的篮球明星呢?”教者又大声问,可以肯定,教者包括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都满以为孩子们会热切地说:“想。”谁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大半的学生大声回答:“不想。”  相似文献   

2.
一、“双分”教学提出的背景多年来,小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差距较大,如有的在篮球方面有优势,有的在田径方面有天赋,有的柔韧性特别突出。但在各项体育教学中,按照以往的做法,大都采用平行结构教学模式,即一个班级,一个标准,一种教法,一套练习,一种考核标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有以下几点:一是同一班级的学生知识基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空白”艺术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强调和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探讨。一、教学“空白”的含义 1、“空白”的含义“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  相似文献   

4.
张奕 《体育世界》2007,(4):18-20
本文通过篮球实践教学中“比赛--应用--基本技术”的实战教学过程与“基本技术--应用--比赛”的传统教学过程的对比,对篮球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并且结合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最后提出了篮球教学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依据篮球选项课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状,从学生篮球的运动技能基础和兴趣入手实施分层教学,结果表明:分层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顾红梅 《体育教学》2002,(2):33-33,34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引”、“探”、“练”、“伸”的关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一、引“引”即引入,是授课前的准备,体育技术系统性很强,后继学习的技术往往是前期所学知识的发展或深入。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认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  相似文献   

7.
篮球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施和操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篮球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并使学生的“知”转化为“能”,同时从“能”的发展过程中达到加强基本功,掌握篮球动作方法与技战术能力,培养良好的篮球意识,形成良好的篮球运动行为和习惯。因此,如何激发和调控这一过程的转化条件,控制这一过程运行的基本要素,则是提高篮球教学质量,使这一过程向着最优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些要素如下:一、篮球教学中的“序”篮球教学中的“序”是指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身体练习方式的排列程序。它包涵两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30m、50m快速跑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之一,可在教学或考核时,常常听到老师大喊:“快、快、快,冲过终点线!”但多数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在接近终点或通过终点时有“减速”或“停滞”现象。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仝东峰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4):44-46,56
本文通过将“四人制”教学比赛法纳入篮球战术教学中,经过实验对比研究表明:学生对篮球的战术理论理解、基本技、战术的掌握及过渡到全场战术运用能力都优于传统的“三人制”等教学比赛法,更适合作为篮球选修提高课提高技、战术能力最佳的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1.开发集体游戏和接力活动 为了解决人多球少的矛盾,开发集体游戏和集体接力活动是一条很好的教学路子。例如:学习“传接球”之类的主题,以学生喜欢的投掷活动来开发,如多人式“传接抢”三动作组合的游戏,或者以三角路线配合的定位或移动“传接”球接力活动。又如“投篮”主题的学习,可利用墙壁上的假篮圈做投篮练习,也可巧用绳子设置成像排球网式并有篮圈高度的障碍,学生在两边做各种投篮练习,以提高练习密度,解决不足的场地器材,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总之,开发游戏和接力的目的,首先是解决人多球少等客观因素的矛盾,其次为篮球教学推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1.
当前,体育创新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在日本,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德、美等教育较先进的国家也都大幅度地安排选项教材,不强求教材的一致性和比重。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在中国,“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现行高校篮球教学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根据球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篮球课程目标的再认识,提出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应符合“普及”与“娱乐性”的教学特征为目标。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束缚,并在课程结构、理论教学、运动教学和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加以改革,使学生通过篮球课程的学习,具备从事篮球课程教学能力和指导开展篮球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探析与尝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围绕篮球运动普及与提高、娱乐性与竞技性两种对立统一、并存的基本形态,提出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应符合“普及”与“娱乐性”的教学特征,从教学思想的变革、教学模式的确立、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将问题教学法进行移植,在篮球专修课掩护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采用“课前答题——设置问题情境——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教法基本程序,通过教学实验,探讨该教法运用于篮球战术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效果,为篮球专修课战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聪明的常州田中人立即意识到,这是针对学生体质下降,提高学生体能水平的一个“真招”。为将“长跑令”真正落到实处,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将长跑进行校本化实施,主要以“十二分钟跑”为抓手,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施:一是在选项教学中穿插“十二分钟跑”,尤其对体弱学生实施十二分钟跑处方式教学;二是在全校大课间实施“十二分钟跑”跑操;  相似文献   

16.
于素梅老师在《体育教学》2010年第1 1期的文章《体育常态课与观摩课的连点》中谈了一种新的"好课"的评判视角.读后,感触颇深,就体育课的"好课",特别是好的常态课,笔者一直有几点看法,现写出来,与大家商榷. 一、好课应有"味" 于素梅老师谈了一节好课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主观感觉"应不"心虚".我认为,想不存在任何"心虚",不管是常态课亦或观摩课或评优课,首先展现出的应该是有"味".  相似文献   

17.
田珊 《精武》2012,(12):49-5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围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教改的现状,对篮球课程教学之中如何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方案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提出篮球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法的注意事项,明确了高校进行“快乐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李正昌  冯健 《新体育》2022,(22):53-55
在当前多元化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已然成为每个教师都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教育课题。“反思性”教学就是基于此而提出的一种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理论,在公共体育课当中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篮球是倍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将“反思性”教学理论应用到公共体育篮球选修当中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了“反思性”教学理论对公共体育篮球选修课的影响,探讨了“反思性”教学理论在公共体育篮球选修课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一些参与性借鉴。  相似文献   

19.
活动幕后     
《当代体育》2010,(9):12-12
4月8日,“中华心同胞情——中国球星易建联篮球教学暨签名会”在纽约唐人街容闳小学举行。易建联在这里与学生互动,为孩子们介绍篮球比赛规则、示范篮球基本动作。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思路1.以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目标统领教学全过程,使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法、评价手段的选择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2.突出高中(水平五)田径必修模块教学的"主题性"、"基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