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字经》是我国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所涉及到的教育教学方法值得后世不断研究与学习。通过《三字经》思想内涵与现当代具体时代特色相结合,挖掘出最有效果的语文教育,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是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是为提高素质教育服务的。因此,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怎样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界所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解决《大纲》和教材后,还必须解决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问题。即要树立素质教育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日本语文教育研究》是付宜红女士结合我国以往的教材编排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经验以及在日本的实地考察,从中日两国语文教育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日本的国语教育从课程、教材、教学实践、语文教育改革以及学生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研究。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语文教育的过去和现状,分析了日本语文教育近五十年来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未来的语文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建设性指导意见。读完之后,我感触颇深,日本的教育教学、课程编排、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式等各方面与中国有显著差异。(一)日本课本中把学习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很有计划性、针  相似文献   

4.
初识《江西教育》,是在2005年。那一年,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我自费订阅了一份《江西教育》(B版),期望能更好地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到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品读着《江西教育》的一篇篇文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教育。这就要求现在的语文教师不能再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对那些滞后、陈腐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以达到适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北京文学》于1997年11月号发表一组对我国语文教学的《世纪观察》:“忧思中国语文教育”始,意想不到的这些来自文学界的批评,竟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许多报刊转载或组织讨论,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尽管建国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1997年11月肇始于《北京文学》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涉及对现行语文教育积弊的思考,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教育文化学术界对语文教育的看法,这些思考和看法基本集中在教材体系、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教师素质等方面,其中不乏危言耸听、过于偏颇之处。但总体上的忧思情怀令人警醒深思。  相似文献   

8.
冯雪冬 《现代语文》2009,(11):32-34
我国的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我国古代、近代、现代语文教育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语文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求对其有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为更好地借举先人留下的宝贵经验,推进语文教育教学健康和理性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芳 《现代语文》2010,(6):40-41
“五四”至建国时期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初创期。在这一时期,语文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语文教学方法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新的教学方法不断被尝试,新的教学法理论著作不断问世,新的语文教学刊物不断涌现……一度形成了一个“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热潮”。纵观这三十年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两大转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泛人文化”的取向遭到批评和质疑,“语文知识”、“语言训练”等一度被淡出的词语再次回归语文研究的视域。2007年第10期的《中学语文教学》,集中刊发了一组讨论语文知识的文章,王荣生、王鹏伟、陈钟操先生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2008年,吴忠豪在《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一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不能没有训练”的观点(《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12期);2009年,倪文锦在《正确处理和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多种关系》(2009年第6期《中学语文》)以及其他相关文章中反复强调了语文知识和语言训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芸 《现代语文》2008,(9):16-17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创新教育思想与我国当前人力倡导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息息相通,一脉相承。《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革新语文课程内容,强调语文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倡导白主、合作、探究的学刊方式,建设开放、创新、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耳目一新的提法拓宽了语文学科空间,营造出百花齐放的教学格局,其中最能突显“创新教育”特色,最大限度扩大语文教育空间的当属语文综合性学习。笔者认为,有必要把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联系起来思考,用先行者的真知灼见启迪我们,更新教育观念,为基础课程改革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初识《江西教育》,是在2005年。那一年,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茶。我自费订阅了一份《江西教育》(B版),期望能更好地领悟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到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玉俭 《教书育人》2001,(21):23-24
最近,语文教育受到来自各层各界人士言辞尖锐的批评;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1998年教育宣传报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了很大篇幅以语文为例指出当前教育的弊病,并强调“我们必须改革语文教学中讲知识太多,钻牛角尖,大量时间没有用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偏向……”,《文摘报》中的《语文教育忧思》、《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等报刊栏目都对当前的语文教育大加挞伐,最让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吓出一身冷汗的,当数《羊城晚报》上的《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文中的老编辑说,这语文教育,已不是误人…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分析探讨语文教学方法的新特征,进而指出其未来发展趋向,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在考试制度改革、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教改中最富有生命力,最具有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方法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得的幸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存在着本质性差别。由于新一轮课改动作大,涉及问题多,既有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更有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难以较快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杜兆金 《现代语文》2004,(10):38-38
1907年月10月(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上海嘉定学会编辑,集成图书公司出版的《教科书批评》问世,该书是现存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最早的一部学科批评著作。1936年10月,袁哲的《国语读法教学原论》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袁哲是我国早期研究国语教学法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改进读法教学,必须有读法科学理论作依据,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原论》,意在突出原理的探讨。1951年10月20日,《语文学习》杂志在北京创刊,由张沛霖负责,张志公等为编辑,吕叔湘为顾问。该刊物致力于普遍提高大众的语文水平,这一定位成为它发行量大、广受读者欢迎的主要原因。1956年10…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语文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化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2004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媒体直接介入并连续发表了有关大学语文教育的文章。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各类分析、探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文章不断涌现,各种进行大学语文教改的努力和尝试也在不断深入。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这是前所未有的。接着在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改革研讨会纪要》中也提出建议“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这一建议得到了许多高校的积极响应。大学语文重要性的共识、大学语文课程受到高度关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从很多高校的现状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些高校仍在削弱。有些学校干脆停开了大学语文课程。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管理者们态度冷淡,认识不到这一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大学语文教师的课程教改热情空前高涨的同时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的沉默不语。在教育管理方式和考试方式上依然保留着太多的教条和所谓的“规范”,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改革举步维艰的处境之一;其次。也和教育管理者们有关。由于他们的决策,使得学校追求功利性办学效果,学校重视学科专业的发展、重视教师科研水平,大学语文和其他人文教育课程受到冷遇;再次,是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出现的危机,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得的幸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存在着本质性差别。由于新一轮课改动作大,涉及问题多,既有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更有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难以较快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是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是为提高素质教育服务的。因此,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怎样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界所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在解决《大纲》和教材后,还必须解决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问题。即要树立素质教育观,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体系改革和培养目标出发,并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高职《水力学》课程结构改革及其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