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应该扎根课堂。用研究的方式来上课,用上课的方式来做研究,将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做成一件事。无论是课题还是课堂,都是为了“人”的成长,都要让“人”在“课”的正中央。从课题到课堂,组块教学实现了三重转化:“做得到”,用课例验证,从课题假设到行动研究的转化;“用得了”,一课三磨,从行动研究到研究范式的转化;“走得远”:为言语智能而教,从研究范式到教学主张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主体、研究场域、研究目的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行动研究具有自身内在的逻辑,即“行动一研究”逻辑、“反思一行动”逻辑、“理性一反思”逻辑。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走向融合是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们惠南镇小学于1994年确立了“主体教育”的研究课题,并于同年底被市普教学术委员会列为市级课题。这一研究的任务是构建“四大框架”,其中我校确定把“建立课堂主体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自1995年以来,我校先后经过“理论学习、更新观念;调查研究,寻找差距;反复酝酿,构建框架;行动研究,调整策略;试点总结,推广深化”5个阶段,已基本构建了“课堂主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他者性立场的主体性以主体共存问题的解决为旨归,有效化解了理性的意识主体论带给主体性的存在危机,开启了以行动探寻主体性的新路径。受意识主体论和后现代语境的双重影响,教师行动的异化使得其主体性显现出明显的客体化、技术化与原子化特征,给教师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行动是公共空间内主体间以言说为媒介的彰显活动,主体性在行动者主动向在场的他者展示其独特性存在的行动中得以“入场”。教育主体的多元共在决定了行动同样是教师主体性“入场”的根本途径,教师与他者相遇的境遇性及其对学生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教育伦理责任赋予了其主体性以他者性、伦理性和“脆弱性”。故而,当下的教师主体性研究要着力激发教师行动,在教育伦理责任实现中发展主体性;持续拓展教育空间,确保学生主体的入场机会;超越原子式的主体观,以他者性立场来建构行动的教师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贯彻原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在中等师范学校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通知精神,现制定出《中师“园丁科技教育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宗旨;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意义;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基本原则;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具体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现今,主体教育研究需要转向事件哲学视域,重识主体教育的“危”“机”。在事件哲学中,主体是以弱的、开放的和有风险的方式被重识为“分裂的主体”“缺失的主体”“空的主体”;相应地,主体教育“朝向事件本身”,揭示教育在绝对的差异、否定、缝隙关系中呈现事件,以独一的、机缘的和行动的方式,让“新来者”“入场”到多元、异质的可能世界。主体出于事件的“美丽风险”,追寻“不可能中的可能”,处于产生和逃避“死亡驱力”的矛盾中,需要不断地介入、命名、调研和力迫。主体教育强调教育主体从本质的、封闭的、同质的关系中解放出来,确立其存在的优先性,保持开放、包容,并在求异创新中,呈现政治主体、艺术主体、爱的主体、科学主体等多元主体。总之,只有在出于事件的行动及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中,主体教育能发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主体间的有意向性的行动,目的、手段和行动者构成了教育行动的基本要素。但是,现代社会日益精细的分工,使得现代教育行动的各个要素渐趋抽象化,也使得教育行动陷入了抽象与具体的困境中。此外,教育行动都是在具体“场域”中展开并由“惯习”支配的,教育行动的改变依赖于“场域”的改变和新“惯习”的形成。一、教育行动的结构要想考察任何有意义的人类行动的根本成分,首先应从“目的”和“手段”这两个范畴入手。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通常会在教学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作业。在这个教育行为中,“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是对传统的“局内人”信条与“局外人”信条的方法论突破。它改变了教育学者和教师的习惯性生存方式,实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相互滋养与双向建构。教育学者介入实践,必须在疏远与接近、“抽离”与“卷入”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保持对研究对象群体的疏远,是为了对研究对象保持一种陌生化和理性化,以便能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以审视的立场来研究它;接近研究对象,是为了获得对它的切身感受,获得更为深刻的内心体验。教育学者介入实践,是一种双重介入,因而它改变的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是两种不同行动主体各自的生活和彼此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9.
时下,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既是一句醒目的标语,也是非常流行、十分吸引人眼球的口号.仔细琢磨这句口号,可“喜”之处在于,它提示和号召人们关注孩子、重视孩子,以孩子为主体,彰显一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而“惑”则在于践行起来很难做到.在三个“一切”中,“为了一切孩子”应当做;“一切为了孩子”难做到;“为了孩子一切”做到难.对待这一口号的正确态度应是,它可以作为行动的参考标准,但不能成为行动指南.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即由善意的引导变为可怕的误导,变成一种忽悠、虚饰与矫情.  相似文献   

10.
“行动研究”是“二战”时期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应用人类学研究者科利尔 (JohnCollier)等人反思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中“行动”与“研究”的不相干提出来的 ,并很快被介绍到教育领域 ,随着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模式的转换。“教师即研究者”理念的倡导 ,“行动研究”日益成为流行语。今天 ,无论是教育文献 ,还是在网上 ,“教育行动研究”几乎都成了“教师从事研究”的同义词 ,到了再反思并加以解构的时候。“行动研究”说了些什么人类几千年的认识史表明 ,直到十五、十六世纪以前 ,人类探究…  相似文献   

11.
校本研修最重要的方面是行动和学习两者间的联系:通过对过去行动的反思,我们对外部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可以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通过对学习的反思,我们可以建构将来的行动。行为跟进是校本研修的追求,因为这种基于“体验—理解—计划—行动”的体验式学习循环的校本教学研修目标,绝不是教师为了追求几个学分,不是为了使学校教师的教研活动看上去变得丰富,也不仅仅是让教师觉得教学还是有研究头的,它的目标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因为任何理念的转变、新理念的形成都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行为来体现、落实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拨开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迷惘,实现教师研究的身份认同,文章对教师研究的萌芽、发展、深入各阶段教师主体地位进行考察,发现教师作为研究者存在“行动研究者”、“反思实践者”、“批判实践者”三种不同身份。文章重点分析了三种身份的教师研究者的发生发展、认识论偏向以及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四川教育》2010,(2):59-59
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教师人人都做行动研究者。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载体是微型课题研究。微型课题是区别于一线教师感到“高”“大”“难”的正规立项的研究课题。校本微型课题研究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了学校”而开展的关注教育教学细节,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微小问题为研究切入点,在较短周期内完成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4.
潘来强 《辅导员》2009,(23):52-52
志愿者行动,是一种德育的方式,一种优化德育的策略;志愿者行动,也是让孩子在行动中自主成长的一种途径。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志愿者行动,是“主体育德”最有效的实践,它改变着德育,改变着教师和学生。“志愿者行动策略”成为了学校德育提升的引擎,成了板小乃至更广阔领域内学校教育发展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阿伦特“行动”理论视角下“工作”“行动”和“卓越”内涵的考察,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教师“工作”、教师“行动”与教师“卓越”之间的内在关系。“工作”是教师得以卓越的前提基础,“行动”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在“工作”中,教师展现出了工具人、技艺人的特性,在“行动”中,教师通过彰显其主体性、创造性、发展性“敞开”其卓越。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其核心必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的对话,应是一种有来有往的活动。文本相对处于静态,因此需要学生采取行动“唤醒”文本。“交往”是学生应采取的最好的行动。具体来讲,学生对文本可采取“游戏的行动、实践的行动、批判的行动”等三类行动达成“交往”。“游戏的行动”可以形成学生与文本的互相占有;“实践的行动”可以促成学生与文本的互相启迪;“批判的行动”可以达成学生与文本的互相提升。学生形成对文本的交往意识和习惯,可以夯实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新明确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其语文学习的终身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国家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可见,县域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县级职教中心是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要素,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特提出服务乡村振兴“五链合一”融合行动模式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本质上是行动研究,它强调的是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并借助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循环来实现自身行为的改善。校本教研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它的校本性。校本性最经典的解释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这意味着校本教研是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为目标;学校自身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作为高一的政治教师,我针对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窄…  相似文献   

19.
教育行动研究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动研究法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始见于二战时期的美国。当时著名学者科特·勒温,为了解决理论研究与行为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率先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应用行动研究的策略,提出“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50年代“行动研究”就广泛应用于美国的教育研究之中,近几年才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兴起,却深得广大教师的欢迎。什么是教育行动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融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行动为一体,行动者与他人合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教育行动本身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评价、反思总结等多…  相似文献   

20.
主体自觉性缺失是导致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原因,充分发挥师生主体自觉性已成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内生诉求。为此,需要分析主体失觉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而探寻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进思路。研究发现,主体自觉意识不强和主体自觉能力不足是产生认同自觉缺失、行动自觉不足、反省自觉匮乏等主体失觉现象的关键原因。需要遵循“唤醒→培育→提升”的嵌入逻辑,采取激发动机,唤醒主体自觉意识;创设环境,培育主体自觉能力;反省自我,完善主体自觉人格等方式来嵌入主体自觉性并进而构建“双线八步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