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古籍出版社版曹永东《孟浩然诗集笺注》所附《孟浩然年谱》,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本文择其要者,对其进行了考辨与订正。  相似文献   

2.
《孟浩然集》中有《长安早春》一诗,此诗或以为属孟浩然,或以为属张子容,然从诗集的编定,其诗的内容与写作风格和用语上来考察,此诗作者当属张子容。  相似文献   

3.
《孟浩然研究》是王辉斌教授继《李白求是录》、《杜甫研究丛稿》之后出版的第三部唐代诗人研究专著。此书动笔于2000年4月,杀青于2001年5月,并于2001年11月在“全国首届孟浩然学术研讨会”上隆重推出。王教授从1985年开始涉足于孟浩然研究这一领地,在此书出版之前,撰写了《孟浩然集中之卢明府探考》、《孟浩然年谱》、《孟浩然入京新考》、《孟浩然生平研究综述》等有份量的学术论文,因此可以说,这部《孟浩然研究》专著实乃王教授十多年心血的结晶,是水到渠成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4.
今存宋蜀刻本《孟浩然诗集》三卷,自清迄今的版本目录学家多误以为是南宋中期刻本。根据宋人的各种文献记载考察入手,再结合鉴定古籍版本所使用的避讳等方法,进行多重论证得出宋蜀刻本的刻印时间应该在北宋中叶即宋英宗时期。唐代王士源编定本《孟浩然诗集》三卷本是宋蜀刻本的祖本,但它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王士源本的原来面目。宋人刘辰翁对宋蜀刻本进行批点后,在明代广为流传,先后有顾道洪、李梦阳、袁宏道、毛晋等人批评、参校的多种刻本出现,显示出宋蜀刻本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诗兼美的文包诗,诗中有文,文中藏诗。诗文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大诗人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有感而发,因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从文到诗.紧紧扣住一个“情”字,感受到李、孟之间的一丝依恋、一点伤感、几许惆怅.却是人生中最富有诗意的送别。  相似文献   

6.
《河岳英灵集》收集李白诗十三首,以其与《唐写本唐人选唐诗》、《乐府诗集》等多种集本相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惜前贤、时俊之著述多罗列异同而鲜见案断。今试从诗的意境、声韵及诗人际遇等方向加以考论,并用献替可否之方式,尽陈己断于读者诸君。  相似文献   

7.
最近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学者王辉斌教授所著《孟浩然研究》一书 ,堪称唐代文学研究史上全面、具体、翔实地研究孟浩然其人其作的第一部专著。二十余年来 ,王教授上承现代学者陈寅恪、岑仲勉等人的朴学方法 ,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 ,严密考订唐代众多诗人籍贯、生卒年、行踪、宦历、交游及其作品真伪等 ,颇多发现和创获 ,而其中 ,又以对孟浩然的研究最为深入与广泛。这部厚积薄发的《孟浩然研究》共由四大部分组成 ,即 :孟浩然的行止、交游、作品、研究争鸣。全书不仅考订精严 ,论析细密 ,发明良多 ,而且著者严谨求是、力挫空疏的治…  相似文献   

8.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主旨,多解作干谒求进或表现隐者内心矛盾。而从洞庭母题所包含的秋、送别等涵义,“临渊羡鱼”之典下句“退而结网”的比拟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谦恭、平和、阁大的盛唐隐者情怀的诗,干谒与矛盾都非确解。  相似文献   

9.
明代诗人李梦阳曾在宋末元初人刘辰翁评点孟浩然诗歌的基础上重新评点过孟浩然诗集,现有凌濛初刻《孟浩然诗集》二卷本。李梦阳的孟诗评点具有独特视角与一定的特色,可惜大陆学界对此不够关注。本文将对李评孟诗文本的生成、流传及其对孟浩然诗的阐释学价值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这篇诗话,再现了这首名诗产生的过程,阐释了诗歌的丰富内涵,表达了李盂亲如手足的情谊,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感真挚、意境高远、诗意浓郁的散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