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内部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对学生教得越多,提供给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课程:如何在新课标指引下改进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而教育的创新在新课程背景下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含义,于是,能够经常性影响课改效能的课堂教学,就不能不受到充分关注,可以说,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永远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金智慧 《黑河教育》2014,(11):27-27
正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与角色的转变,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校领导创设了"三部九步"教学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新的气象。一、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怎么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1.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在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的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建议,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旨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合作学习不是谈话式教学,不是被动参与,也不是在课堂教学中搞一两次讨论,而是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应该是教师组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从学生的自学开始,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6.
谈课改环境下生物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把学习方式的改革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主动探究上。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教师创造性的教,就不会有学生创造性的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了十分良好而又广阔的课程氛围。这种课程氛围一般情况下不是现成的,而是需要教师自己去灵活、机智地创造和建构。本文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建构这种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逐渐从"以教论教"转向"以学论教"。"以学论教"是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评定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它强调的是基于学生"学"的"教",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如果学校基于"以学论教"的理念,按照"定点观察→试卷检测→自我反思→集体会诊"的程序组织校本研修活动,让教师通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而这种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诱导之下,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和活动,在参与和活动中学会学习。可是目前农村中学因教育教学理念、社会环境、学生基本素养等原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传统教育的禁锢,教学内容单调枯燥,教学形式呆板单一。在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郝有 《成才之路》2010,(1):57-57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改明确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因此,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一、树立“生本”理念是解决学习困难生问题的根本 以前,我们的教学论从来研究的都是怎样“教”的问题,而对“学生的学”反而忽略了。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学习效率低下。针对传统“师本”教育的弊端,郭思乐教授提出新型的“生本”教育模式:在角色关系上,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教师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为主,教师给以引导,提出“以学定教”“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首先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1."学导案"自助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三单一表"为载体的三单(学单、导单、达测单)设计的主线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教的效果要体现在学生学的效果上。这些都是现代课堂教学中应有的理念。但是,现在能够真正把这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教师并不是很多。很多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也很少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过程,而是自始至终、一如既往地执行自…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下.学界对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新的共识.那就是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和协调者:学生的学习也不再是单一、被动的接受,而应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过程,重点是“学”的过程,而不是“教”的过程,更不是“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英语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课堂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课堂控制要掌握度,教师要对课堂活动的组织做到收放自如。一、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尽管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很大力度的改革,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和操作、对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和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  相似文献   

15.
张振冬 《考试周刊》2014,(35):31-32
<正>新课改理念要求以人本思想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学习过程的递进和学习体验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突破预设之外的新的构建,这正是高效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教学境界。下面我结合课堂教学感悟,谈谈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一、课堂教学必须以师生"平等"的方式进行传统观念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已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把教师仅仅看成知识的传授者,使得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的方  相似文献   

16.
学潮指导是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探索学习方法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主动学、乐学善学的过程。现结合“求平均数”一课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数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少教多学”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现代课堂教学需要这种创新意识.“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邓勇波 《新疆教育》2012,(23):166-167
作为教师如何把一堂课的教学时问充分利用来完成课的任务,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学质量如何,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能不能主动地学习,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能不能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给学生以启发、指导,使学生乐学、会学。“好的教师不是教,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体,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是所需探讨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六个方面与同行共勉:1做到课前确立好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就是教学的关键。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去研究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不去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与情绪情感体验,课堂教学效率就无法提高。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怎样学,先生怎样教,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能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己去感悟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在教学结构上,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将启发、阅读、探究、点评、总结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总结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