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网络飞速发展,中学生上网成瘾愈发严重,从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四个方面分析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孙岩 《文教资料》2011,(20):138-139
中学生上网成瘾,是网络社会发展以后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它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中学生上网成瘾的缘由复杂,有中学生个人的因素,有学校的因素,有家庭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作者主要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提出一些矫治方法,从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上海市市区内对中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取得有效样本338份,其中70份被界定为网络成瘾者。对这些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后,并在了解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并探讨网络成瘾中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与一般网络使用学生之间的差异后发现,缺少自我认同的中学生容易成为网络成瘾者。这种缺少自我认同主要是在学校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上网成瘾有其特殊性.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在于社会、网络本身、家庭、教育及个人等方面.上网成瘾影响大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影响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会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采取整群分层抽样,使用青少年网络成瘾鉴别量表和自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问卷,以1827名青少年学生为对象,对影响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癔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网络因素等六个方面,共包括29个因素。其中健康状况、理想抱负、业余爱好、父母不良嗜好、网吧经营、社会和科技发展迅速、上网频率及相对时间、上网地点、上网内容与动机等对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上网成瘾成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动向.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经济承受力等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亟须建立国家、网络、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有机结合的立体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上网观,远离手机上网成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滞后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而造成的中学生心理需要或动机与教育之间失衡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必需充分发挥学校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从澄清思想认识,戒除心理障碍等方面防治中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然而因为缺乏正确引导等原因,小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经调查:天津市94.2%的小学生都有网络使用行为,其中网络成瘾学生的检出率为5.9%;网络成瘾在性别、年级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而在城乡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小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特点是:每周上网时间较长、有网吧上网经历、上网内容主要是休闲娱乐。小学生健康网络行为习惯的形成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0.
张瑜 《铜仁学院学报》2013,15(3):111-113
手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手机上网可以获取所需资源;另一方面,手机上网容易成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干预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郑州市中学生社交网络成瘾的状况及影响因子的调查结果显示:27%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社交网络成瘾,且初中生成瘾倾向高于高中生。上网年限与时间越长,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越严重;上网获取的信息越多,社交网络成瘾程度越低。而且,上网年限与时间能很好地预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中学生上网成瘾带来的种种危害也紧紧伴随而来,给教师带来许多困扰。该文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成瘾的调查和分析,寻找中学生上网成瘾的成因,探究解决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内容偏好及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上网行为调查问卷及网络成瘾筛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上海某中学15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154人中有24人存在网络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5.6%;(2)中学生在网络依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网络内容偏好方面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4)与网络使用正常学生比较,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应对和社交回避;(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上网时间、消极应对、游戏偏好、聊天偏好、社交回避对中学生网络依赖程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峰 《成才之路》2010,(30):2-2
网络正成为全世界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但网络传播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尤其是对自制力比较差的中学生。当前,有部分学生上网成瘾,这就给学校、家庭教育带来了十分迫切而又棘手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对此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尽可能将网络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网络成瘾调查量表对通化地区四所学校的初高中学生进行测验,共收集有效问卷896份,从中筛选出具有网络成瘾倾向者85名,占被试群体的9.4%。成瘾组和非成瘾组性别、上网地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次上网最长时间、每周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是危险因素,收发电子邮件是保护因素。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时间、网吧上网、家里上网、网络游戏、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明确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性质,采用修订后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1957名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网络成瘾卷入类型包括正常使用、网络偏好、轻度依赖、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五个渐进群体,成瘾检出率为4.04%;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家人关系、上网地点、上网活动和日平均网络使用时间较为复杂地影响着网瘾卷入进程。因此,新形势下的中学生网络成瘾具有一些新趋势,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薛春香  路永慧 《考试周刊》2013,(92):163-164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有网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因素,也有中学生个性特点和生理因素。所以社会、学校及学生家长必须多方参与,积极配合,避免网络对中学生的毒害。  相似文献   

18.
科学素质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前中学生中出现的自制力差、上网成瘾、厌学弃学等很多问题,既有社会的原因,更有学生自身和学校、家长的主观原因。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只有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只有通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建立中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互动的一个立体交叉的防护网,才能有效解决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