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教育"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生学习受到新一轮的关注与之相应的学习倦怠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间接影响了学生、学校甚至是全民族的教育质量。在界定学习倦怠内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习压力较小的学生也会出现类似"学习倦怠"的表现。本文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显示行为不当因子不适用于测量学习倦怠现象,而更适用于测量"学习颓废",其所诊断出来的"倦怠者"群体中杂糅了包括倦怠者和颓废者在内的两种或多种个体,因此提出引入"学习颓废"概念,作为大学生学习不良心理研究的有益补充,以准确描述大学生的学习不良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学习倦怠状况,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路,采用《SCL-90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丽水学院5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被调查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年级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学习倦怠总分及行为不当维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者旨在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具体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50名湖南省衡阳地区包括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在内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习倦怠总分及各维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可见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成就感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学习倦怠是指当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学习压力过大时造成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下,进而产生一系列逃避学习的行为。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在大学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特别在理工科大学内特别突出。本文即将针对“学习倦怠”这个问题,从学习倦怠的定义开始着手阐述,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定义、现状、因由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进而得出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的问题,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后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对其个人成长、身心健康和人格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危害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习倦怠问题近年来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有关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系统研究综述并不多见,鉴于以往研究情况,拟对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一全面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其学习倦怠的关系,运用改编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来自国内四个省(市)的126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其学习倦怠呈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学习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结论是,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学习倦怠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和学习倦怠量表对285名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状况及关系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一般,而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有显著负相关;情感承诺是其学习倦怠的重要预测变量。可以通过赋予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消除其学习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调查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33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将学习倦怠总分按照升序排列,取前27%作为低分组,即低倦怠组,取后27%作为高分组,即高倦怠组;从高分组和低分组中各取10人进行访谈,将访谈结果进行总结对比,找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较高,行为不当最为严重;在性别上,女生在成就感低上高于男生;在年级上,大二学生的总倦怠高于大四学生,大二、大三学生的情绪低落高于大四学生;在学科上,理科学生的总倦怠、情绪低落、成就感低都高于文科学生;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体四管其下,共同努力,其中个体起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董艳  吕静 《考试周刊》2013,(96):151-153
为了调查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表,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①大学生轻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28.5%,中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51.5%,高度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5.3%,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85.3%;②大学生整体学习倦怠水平处于中度学习倦怠;③学习倦怠与专业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④成就感降低、耗竭对专业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比较严重,并且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习倦怠有影响,成就感降低、耗竭是专业满意度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2.
学习倦怠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图通过Siegrist提出的“努力-回报模型”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进行分析,找寻造成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降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学习倦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调查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与其自身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关系,寻求减缓学习倦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开展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天津农学院本科生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结合实际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荣娥  赵青秀 《考试周刊》2012,(52):161-162
学习倦怠现象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学习心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江西省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原因,提出应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学习倦怠是近年来困扰高校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文章关注学习支持理论与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关系,分析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学校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支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应对方式积极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以及不同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预测力。方法:对来自湖北省305名师范类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论:应对方式是师范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学习倦怠的不同维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法对西藏高校共2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西藏高校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并针对其学习倦怠现状提出改进策略。结果发现:(1)25.8%的西藏高校大学生存在学习倦怠;(2)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学习倦怠的行为回避、成就感低2个维度及学习倦怠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3)学习倦怠影响因素中的个人及人际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对学习倦怠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学习倦怠总变异量的64.4%。建议从学生个人、社会、学校层面改善西藏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进行了深入探索。从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含义、表现入手,分析了产生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成因,最后针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提出有效的调适措施,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才将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学习倦怠是指大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从而感到厌烦,产生身心俱疲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情绪低落、自我成就感降低等.大学生学习倦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学校和社会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倦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