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自尊教育     
一、自尊教育问题的提出自尊教育即自我尊重的教育,是对人的自我认知、自我价值和自我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自尊价值体系的形成对自我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人的自尊要求和自尊价值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婴儿开始学会思考、简单判断周围事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时,尽管这个时期判断是非的标准还非常肤浅,甚至幼稚可笑,但在他们的心目中已形成一定的“自尊”,这是最初的自尊认知水平。从一个人一生来说,随着人的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发展,人的自尊认知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自尊是有层次性的,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人生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给某国驻华大使馆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中国人,那声音冷硬得让人无法忍受。跟一位西方国家外交官的夫人谈起此事,她也深有同感。她说,如果她讲中文,使馆里接电话的中国人很没礼貌,如果她讲外语,中国人的声音就全变了。看来这个“中国人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我想这些由政府派到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难道没有受过教育?当然不是。可他们中的有些人,你仅通过电话就能知道他们是多么没有教养。教育与教养在中国是两回事。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知识,所谓读书做官是也。教养是什么?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你只有尊重别人…  相似文献   

3.
教育实践中,教育得以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尊重学生,并由此使学生自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如爱默生所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就能获得成功。”一、自尊是可教育的前提常言道:“人活脸,树活皮”。所谓“脸”就是人的尊严,就是把自己当人看,肯定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并尊重自己。如果一个人不要“脸”,不自尊,不讲理,就会无所顾忌,恣意妄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规范对之无用,更谈不上教育。可以说,自尊是人格的门户,是一个人可以被引导、教育并使之成人的前提。对于学生也是这样。一个做了错…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给某国驻华大使馆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中国人,那声音冷硬得让人无法忍受。跟一位西方国家外交官的夫人谈起此事,她也深有同感。她说,如果她讲中文,使馆里接电话的中国人很没礼貌,如果她讲外语,中国人的声音就全变了。看来这个“中国人的问题”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我想这些由政府派到各国驻华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难道没受过教育?当然不是。可他们中的有些人,你仅通过电话就能知道他们是多么没有教养!教育与教养在中国是两回事。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知识,所谓读书做官是也。教养是什么?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你只  相似文献   

5.
赵雪巧 《学周刊C版》2013,(27):100-101
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阵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要求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感染学生,让他们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品质得到提升。帮助他们成为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教育学生。一、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学生树立尊重的榜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去理解。如有学生听课时走神,我会用艺术的语言去提醒他,或者向他投  相似文献   

6.
人的尊严与教育的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有尊严的需要,尊严有普遍性尊严和获得性尊严的区分。为每个人所享有的普遍性尊严其实也是一种获得性尊严,是人类从古至今奋斗所获得的成就。获得性尊严是自尊与尊重的合奏,以自尊为前提,在尊重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教育也有尊严的需要。教育的尊严是获得性的,既取决于教育对自身内在价值的坚守,也依赖于国家与其他社会系统对教育的尊重。教育是人实现尊严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存在样态都有益于人实现尊严,只有尊严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教育主体获得尊严。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4,(35)
正尊重是人的天性需要。在学校环境中,践行尊重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信的心态,进而促进其自我教育。把尊重教育作为办学理念2013年,我校正式确定了把尊重教育作为办学理念,即"以尊重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人不论地位尊卑、财富多寡、文化高低、体貌美丑、衣着丽陋、职务高低,人的自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人的核心价值的体现.一个人应该拥有自己的自尊.应该用心去维护自己的自尊. 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没有荣誉和鲜花,但不能没有自尊.不管别人尊不尊重你,首先你自己一定要尊重自己.只有自尊的人才懂得尊重别人,也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一、尊重教育的涵义尊重,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作为教育理念的尊重,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信的心态,进而促其自我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着意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并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形成尊重的意识和能力。我校将尊重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师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李红 《湖北教育》2003,(7):28-29
“以人教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顾名思义,“以人教人”,即以自身的行为、准则去教育别人。一个班级的管理,需要规章制度,需要一定的行为准则,需要一个全班同学都遵守的班风,但怎样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中形成习惯,形成真正的班风呢?实践证明,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正确  相似文献   

11.
自尊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教育内容,自尊也是一个人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品质。自尊品质的培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自尊状况出发,更要遵从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生活经验的复杂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教师要把自尊心理教育与自尊道德教育有机融合;要善于围绕自尊的核心概念对教材进行拓展和延伸,提升学生对自尊的深度认识;要找准初中学生最突出的自尊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命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教育就是教人求真,而在现实教育中往往在教人求知,应该说教人求知仅是教人求真的一个方面,真除了真理,更具有慧,而知识并非智慧,智慧是知与慧的结合。知强调对世界的客观认识,而慧是人精神世界的善,前者是形而下学的,后者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曾经说过:"当代的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的事业."是啊!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人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因为,只有在我们的学生具备健康人格的情况下,其知识和能力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尊是自我尊重并且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教育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一点自尊,就是多给他们一种自我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文化教育上,我们的核心教育理念是——"文化自尊"和"文化尊重"。"文化自尊"的教育,主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感受文化的丰富性,培植民族文化尊严。"文化尊重"的教育,则是通过面向世界的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学会尊重其他文化。  相似文献   

16.
尊重教育能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刘艳敏所谓尊重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充分尊重和信任,以树立他们的自尊、自爱和自信,进而促其自我教育,提高教育效果的一种方法。当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其中“尊重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学生...  相似文献   

17.
当教育面临需要保护自尊的情境,爱与尊重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法宝。自尊是一根细细的弦,爱与尊重是轻柔的弹拨。  相似文献   

18.
<正>【设计意图】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学阶段学生对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日益增长,生命教育的缺失会使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育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教育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既要重视行为的规范性,又要考虑尊重人的情感。人都是有自尊的,没有人不想被尊重。当今年的初中生更会在各种场合顾及自己的“面子”,寻求自尊。当今的初中生更会在各种场合顾及自己的“面子”,寻求自尊。  相似文献   

20.
人权是维护人之尊严的依据,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臻造人之尊严和价值,一般意义上而言,人权意识的培育需要人权教育,人的尊严素养之养成也需要人权教育。人权教育的核心意义即是通过人权知识的传播让受众在彰显人的主体性基础上生塑人性尊严素养。尊严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尊重"为核心,隶分为"自尊"、"他尊"两个向度,以实现尊严的价值,亦即人之为人的自在和喜悦为终极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