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尊重是爱的前提 尊重是一种爱。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不仅表现在好学生身上,就是那些平常不被我们看好的弱势群体,更应该施以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尊重是一种爱,是一种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对学生付出真挚深厚的爱,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的确如此,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显示出无与伦比的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才能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并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一、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一、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只有别人对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会对自己有好感(自尊)。因此说,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只有在这种充满尊重与温馨的氛…  相似文献   

4.
曹阳 《西藏教育》2014,(9):57-58
<正>一、爱学生,必须做到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美国著名作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做人的尊严。尊重学生,这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获得尊重,是人生存的"五种需要"中的高层需要。我们都是生长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幸福阳光下的公民,班主任与学生不在乎就是年龄和某一单方面知识的差别,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班级每一位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贯以来,人们都把道德摆在比其他素质,诸如智力、体魄、有关美的鉴赏力等更重要的地位,也将“立德”放在“立功”、“立言”之先。道德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旨在使人成为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康德),使接受教育的人过一种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而德育尤其关注人的价值世界和生命意义,德育让人懂得尊重别人,也要学会自尊,在尊重别人与自尊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完满人格从而提升人的尊严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师爱与施爱     
我是一个踏上工作岗位才几年的年轻教师,但经过这几年的工作使我认识到对学生充满爱是做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7.
马斯洛的需要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外,很重要的需求是被尊重的需求,也就是说得到社会和他人的欣赏及肯定性评价。这是人的社会性特征的具体表现,它是人类心灵深处的期望。而“赞扬教育”就是以人的这种需求为原动力,把教育对象的自尊和自信作为教师的为师之道,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做人的自豪和尊严,从而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时时进行自我反省。这种内心的自律与外部世界的“赞扬教育”相结合,就会使一个人在否定自己错误的言行过程中,接受与社会规范相符合的道德观念,进而约束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8.
以“师爱”转化“差生”张巧仙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到教育.”爱是学生基本心理需要,而“师爱”是促进学生向上的动力.正面的评价、尊重,信任和期待的爱心,会使学生产生自爱、自尊,自信之心,产生促使学生向上的动力;相反,则会使学生产生否定...  相似文献   

9.
宋振东 《甘肃教育》2007,(11S):11-11
培养学生要落实“四心” 自尊心。自尊是指一个人自己尊重自己,也不允许他人轻视,并希望自己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心理品质。学生自尊心的形成主要是靠班主任老师的耐心教育和精心培养。  相似文献   

10.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把尊重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尊重学生看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起点,把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态度。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真诚的心去体贴学生。一、尊重学生,与学生平视在全面推进创新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把尊重学生放到教育工作的主要位置。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不良影响,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许多时候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育学生,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这样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他们以学生对自己“服帖”为荣,无形中拉大了…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的主要原则就是爱。”热爱学生是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的接触点,也是班主任的教育机智。一个老师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当学生的知心朋友,处处关心学生的成长,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身体力行,把爱每一个学生作为我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主动到教室、操场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游戏,想学生之想,急学生之急,公平公正,光明磊落,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坦诚对待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  相似文献   

12.
下一次,当你试图安慰那些自尊较低(low self-esteem)的朋友时,你或许应该放弃使用那些激励性的话语,因为他们并不想听到这些。(译注:心理学中的自尊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低自尊是指对自己评价和期望较低,并不是说这个人不要脸。这一点和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不同。)  相似文献   

13.
日本军国主义者炮制出美化战犯的影片,还美其名日:“唤醒日本民族的‘自尊’。”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青年,我在拍案而起时不禁诧异—难道这就是日本人的“自尊”? 众所周知,“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更尊重自己的国家,尊重自己的民族。然而,“自尊”是要建立在’.自爱”、“正义”的基础上的。站在正义公平的那一方,坚决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尊严.这才是“自尊”所应有的内涵。若无视立场的正确与行为的严正与否,把一切维护自己名声的行径都视为“自尊,,,那么人们尽可以相互践踏,打击报复,理由只有一条—“我是在维护自尊!” 呜呼哀哉,“自…  相似文献   

14.
彭薇 《成才之路》2009,(28):I0012-I0012
近日两条新闻耐人寻味:一条是某市两所中职校将“尿检”列入学生体检项目,为的是查学生“早孕”;一条是湖北省推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办法,其中规定。未经允许,偷看孩子短信、书信、邮件属违法。两条新闻乍看全无关系,其实有着共同的指向,即教育是否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推行“尿检”的两所学校也许是出于好心,希望借此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但对所有学生一概推之,其实是在怀疑和否定他们,有学生说“感觉践踏了自尊”。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这种方式不可取.反而会演变成。好心伤害”。  相似文献   

15.
当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云集巴黎时,记者们也蜂拥而至,纷纷采访大师们的成功之道。不料,一位获奖的老人却回答:我的成功归功于幼儿园,因为幼儿园让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是一个绝妙的回答。这是一个科学的结论。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谁都明白,剩下的就是习惯——好习惯或坏习惯。一年前,本刊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一起,推出了“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欢迎。可是,…  相似文献   

16.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落实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具体要求就是: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所有学生都看成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通过尊重、关心、牵挂,让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用“心”施教,体现教师热切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摘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全社会的尊重面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爱护面前,该怎么办?该怎样对待自己?在本报召开的尊师座谈会上,大家提出了六个字,即‘自尊、自爱、自强”。“自尊”——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先要尊重同事,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领导和劳动人民。许多教师说,要为人师表,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教育青少年做到“五  相似文献   

18.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他认为,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所以说,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必备条件,而尊重学生则是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爱”和“尊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个性、与成人完全平等的人。你尊重学生,学生自然就愿意尊重你、接纳你,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一个人尊重别人,实际上也是尊重自己,从承认自己和别人都有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出发,去理解和承认其他人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  相似文献   

20.
一、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前提。人们总把兴趣叫做“事业的大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兴趣的作用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的德莱塞说:“只有那些精神愉快的人,知识才像荷花瓣似的舒展开来。”可见,兴趣能把人的生命力调动起来,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乐此不疲”。   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之后,才可能积极地学习,积极地看课外书,积极地写作,积极地思考,这些都是学好语文必不可少的。   二、要给学生“减负”,老师就要自己“增负”。   有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