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校层面的综合变革,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机的构成。直面真实的当代中国学校变革,我们能够感受、发现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学校变革内蕴着多维关系的综合互动,内蕴着多元主体的多维互动,并呈现为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此变革过程中,学校校长是独特的变革作用者。基于此,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理论可以开展富有生气的理论研究,并智慧地介入到当代中国学校变革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每所学校都必须主动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新型学校。提升学校变革领导力是实现学校整体转型的内在诉求,旨在突破“管理”和“领导”的割裂状态,形成学校领导与管理机制。学校变革领导力是指各类责任主体为了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通过日常变革实践,在不同层面、领域、范围内逐渐形成引领或开展研究性变革实践的领导能力。学校变革领导力就是在成事成人意义上,将被动应变转化为主动求变的学校内生力,从责任主体的不同角色及其实践来看,主要分为校长、中层干部、教师三种类型变革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变革恐惧”是教师面对变革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体验,这种情绪体验往往是消极的,会直接影响学校变革的成效。教师“变革恐惧”在实践中表现为恐惧被校长问责、恐惧自身能力不足、恐惧变革的不确定性和恐惧人际关系中的沟通。从归因视角分析教师“变革恐惧”的形成机理,发现教师对自身能力的怀疑是其内因,变革的不确定性、新技术的介入和“理论文化”对“实践文化”的漠视是其外因。可以从学校、学校与教师的互动、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化解教师“变革恐惧”,进而使学校变革得以实现。加强变革主体间的沟通,从“问责”到“能力建设”;营造校园“学习文化”,形成“变革合力”;在行动中学习,将变革视为“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4.
学校中最重要的个体——学生,理应是引起和推动学校变革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学生却很难成为学校变革的动力.从学理上分析,学生具有成为学校变革动力的可能性,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也是学校变革目标的本质要求.基于此,激发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就成为必需,“以学生变革利益为中心”的变革政策再设计以及提高学生变革能力是激发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范敏 《现代教育论丛》2013,(3):93-96,47
"学校变革模式"与"学校变革机制"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变革机制要素的组合能够形成不同的变革模式,根据学校变革过程中变革主导机制与辅助机制的差异可以把变革分为外生型、内生型、联合型三类变革模式。对于变革者而言,要注意适时调整各种变革机制之间的关系,以适应不同变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学校变革机制由变革主体、变革动力、变革对象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表现出连锁性、回归性、复杂性、动态性、渗透着主观因素的客观性等结构特点。在学校变革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变革机制的结构特点,协调主体之间的关系、调整动力结构、优化要素间的结构和关系、反思和调整变革机制建设的侧重点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教育和学校变革的“话语实践”中,教育价值与多元主体及其对教育的需求相适应。本文认为,学校变革与作为教育价值主体的学校向度常常具有高度一致性:学校变革发生在学校向度上,学校主体的教育价值变化必然引起学校层面的变革运动,在学校变革实践中生成的教育价值系统,逐渐发展成熟壮大后,就会成为触发新一轮学校变革和转型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教育生态的价值取向和研究视角,学校变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校生态过程,是学校生态流量和学校生态格局同时变化的过程.学校变革动力源自学校病理和学校愿景.学校病理是影响学校生态健康持续发展的关系失调.学校愿景是反映学校生态主体内心渴望,描绘学校改革目标的具体图景.学校变革过程可分为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变革机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美国公立学校在复杂的利益关系网络中艰难地行进,学校变革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进步与后退交织的迷离态势,透过美国学校演进中的结构性变化、现实问题与多重利益主体的参与等引发的多维度关系,可以洞见美国公立学校变革的表象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发现变革的复杂本质。发生于异邦的这一“镜象”提示我们:学校应增强变革的意识和使命感,学校办学自主权要真正落到实处,改革要抵及学校最基本最核心的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10.
学校变革的动力来自于学校变革系统中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变革的动力得以呈现和发挥主要是通过变革的传导、变革的协调以及变革的支持这三种作用形式来实现。学校变革动力系统的完善需要激发变革主体的内生性动力、整合变革动力的作用形式、遵循学校变革动力机制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1.
复杂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的学校及其变革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当前,整体性的学校变革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为此,迫切需要冲破对于学校变革简单性认识的束缚,用复杂性思维去分析学校及其变革过程的复杂性,从而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深度变革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校变革,尤其是学校文化的变革,仅仅依靠外在的改革动力是难以奏效的,唯有激发学校内部的改革动力,才有推动学校实质性转型的可能.在学校文化的认识上,应更加关注"分化"与"模糊".学校文化就是具有多元性的教师生活本身,而非嵌入学校生活的具有同一性的东西.由于这些力量具有潜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需要人们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用心去发现、呵护和培养.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教育变革,必须关注教育变革的主体问题。教育变革主体的构成具有复合性,可分为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内部的构成还有类型与层次的区别。三大部分主体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且在教育变革的不同阶段发生着转换。变教育变革单一主体观、模糊主体观为复合主体观,认清其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不同主体的积极合力的形成,提高不同主体的责任意识与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变革深化和取得最终成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The inclusion of the climate change topic in the curriculum of school subjects in Singapore was pivotal, such that it positioned the discourse squarely in the structure of Singapore's education system. In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sections and disjoints between state policies on climate change against the programmatic curriculu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no strong policy curriculum that mandates how climate change should be learned in Singapore, even though it is present in several school subjects. The topic is included in school subjects through the initiative of subject disciplinary specialists and middle managers of the education ministry. This exemplar has implications on how climate change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can be shape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5.
成年期学校德育存在着"去成人化"、"学校中心化"、"功利化"和"碎片化"等问题。提高成年期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当实现从"育德"到"成人"、从"传递"到"建构"、从"学校"到"生活"、从"他律"到"自律"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authors used data from 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merican Youth to investigate variables related to change in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and beliefs about mathematics in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Us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techniques, the authors modeled variation in students' rate of change with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instructional experiences, and environment. They also identified variables that differentially affect change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econdary school (i.e., middle school vs. high school) and for different affective dimensions (i.e.,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 beliefs about the social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s, and beliefs about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Results showed a substantial negative change i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and beliefs about the social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s throughout secondary school. However, students' notions of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did not change throughout secondary school. The authors identified variables related to change and found that they differed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secondary school and affective dimensions.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组织变革与教育改革的关系分析、学校变革与重建策略、教育变革的三阶段解析、中央集权式教育变革失败分析以及学校变革的基本框架构建等高等教育变革的特殊性研究,指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中国学校体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站在一线的教师首先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新颖的教学理念,注重健康第一、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校体育步入到能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健康育人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国外职业教育集团化中学生的角色转变,分为以学校为主体的“学生→学徒→学生”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学徒_学生_学徒”两种模式。从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师资保障、环境保障等方面,论述了国外职业教育中加快学生角色转变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简论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刚跨入大学的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面临着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个人、学校、家庭等因素是这种不适应症产生的主要根源.根据大学生学习上要自觉、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的特点,帮助新生面对新环境,转变旧习惯,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通专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