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本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学习投入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父母教育投入与自己的学习投入、学业表现上,三类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公立学校本地儿童在父母教育投入上得分最高,而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在自己学习投入和学业表现上得分最高,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各项得分都最低;(2)三类儿童自己的教育期望与感知到的父母的教育期望存在显著差异,儿童感知到的父母的教育期望显著高于儿童对自己的教育期望;(3)教育期望差和父母教育投入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期望差越大,父母教育投入越多,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越好;(4)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在教育期望差、父母教育投入和自己的学业表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代际上将农民工教育区分为农民工本人及其子女的教育,分别探讨了农民工及其子女(包括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为了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状况,既要发展农村教育,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又要强化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的责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农民工市民化则是解决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是流动儿童在学校中学习与当地学生交流互动的技能,学习适应学校日常生活并完成学校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感受、行为方式与能力,它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学校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的质量。通过对北京市公立小学的300多名流动儿童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文化适应的总体状况良好,但是在文化适应的各个维度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流动儿童在生活满意感、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方面表现一般,心理适应和心理健康方面得分较低,应该受到高度关注。学校应改变对流动儿童的刻板印象,关注其积极品质,减少户籍因素对流动儿童入学机会的影响,提供更多的教育支持,改善流动儿童的校内人际关系环境。  相似文献   

4.
张绘 《教育学报》2013,9(1):111-120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流动儿童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意愿对流动儿童初中后教育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采用福特基金"中国城市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北京的调研和访谈资料,结合计量模型和个案分析,结果发现非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个数增加对流动儿童继续选择读书有负面影响,其中女童受到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在无证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选择回家继续读书和工作的概率,大于有办学许可证的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教育部门应建立对流动女童的教育资助,改善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应该协调配合,提高流动儿童高中入学率;各地政府应当立足各地的实际,在探索中逐步推进流动儿童异地高考改革。  相似文献   

5.
现有研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父母之间的资源与情感联系紧密。通过沿海工业区与内地农民工输出地的城乡追踪调查,可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龄单身男工群体与父母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资源断裂、情感疏离的代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建立经历了三个时期:打工生涯早期的代际相对独立,成婚困难时期的代际冲突,成婚无望之后的资源与情感的交流停滞与关系疏离。这种代际关系的背后,是家庭化困境导致的代际间家庭目标的错位、家庭合作事务的缺乏、工作与生活空间的隔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际纽带的断裂。这种代际关系显示了,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结构转型具有多重面相与多元路径。而大龄单身男工成为了一种脱离家庭合作的个体家庭,也成为了潜在的城市新困境群体。  相似文献   

6.
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当地儿童及流动儿童主要来源省份的568名农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现状及其与教育安置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北京当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社会文化及心理适应不足,但与农村儿童相比,他们的社会文化适应更强,但心理适应不佳;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在社会文化和心理适应上都明显优于打工子弟学校儿童;控制了性别、年龄、来京时间及家庭经济地位等影响因素后,教育安置方式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仍然有显著预测作用,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社会文化适应更好,自尊更高,且更少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7.
职业期望代际流动性是代际职业流动的早期特征,表现出青少年子代相对于父代职业的流动倾向。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对初中生职业期望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探究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本地学生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随迁子女相对缺乏学校、朋辈以及家长的支持;随迁子女的代际流动性更强,相对而言更期望从事高于父代阶层的职业,比城市本地学生更“上进”;学校、朋辈和家长支持维度的多项因素影响着初中生职业期望的代际流动性。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对培育农民工随迁子女之职业期望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促进社会融入,培养新型市民;开展职业启蒙,塑造职业期望;加强三方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阶层在社会分层视阈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其审美文化诉求似乎处于空白状态,但由于农民工阶层在年龄、受教育程度上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其审美文化创造的可能性。打工文学作品的产生是农民工阶层对困顿现实的想象性超越。正视苦难、放飞梦想的生存境界;拼搏、进取的人生姿态;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是打工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主要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福特基金会课题组2008年初对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概率选择模型考察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转学次数的增加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特别是对女童、初中阶段和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负面影响更大。分性别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只对男童有积极的影响,说明流动儿童家庭可能更倾向于增加男童的教育投入;在分教育阶段模型中,家庭生活状况只在初中有显著正影响;在分学校类型模型中,家庭经济状况在公立学校和有证打工子弟学校有显著正影响。研究建议减少公立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限制,规范收费制度,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儿童特别是女童和高年级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日益增多,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变成今天的一个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一个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面前的重大课题。如果能将这一问题解决,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部分特殊群体的队伍日趋庞大,并且这部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管理,他们主要表现为厌学、孤僻,脾气暴躁等不良行为。他们的种种行为令人担忧,要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不可忽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冲突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诸领域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学校教育作为广泛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价值冲突问题自然也不例外。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冲突主要是通过学校教学和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困境体现出来的。虽然价值冲突的外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却分享着共同的类型特征,在界定不同价值逻辑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价值冲突大体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不同价值逻辑之间的冲突;一类是同一价值逻辑内部不同价值选择优先性的冲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同价值逻辑之间的冲突源于不同价值逻辑前提预设的不可通约;而同一价值逻辑内部的价值冲突则源于不同价值选择的优先性排序问题。当前,解决学校教育中价值冲突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对话、交流而在冲突各方之间达成一定范围和程度的价值共识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促进人们价值追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学校教育是以"关注社会"为其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为追求社会的均质化、地方性知识的失语、民族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割裂。可通过以关注生命发展为目标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以成全生命自由为宗旨重组学校课堂教学、以尊重生命差异为基础重设学校评价体系的具体策略重构民族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社会,职校学生中的大多数被认为是考试的失败者,由于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关怀与爱护,便产生对自身生命价值不加珍惜乃至随便否定的意识和行为。职业学校应从学生的生命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符合职校学生个性特点的生命德育方法,使学生重新找回做人的尊严,激发生命意识,从新的起点走向自己理想的人生,促进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和至善幸福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雄  朱正标 《中国德育》2007,2(8):33-39,64
学校公共生活的缺失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公共生活教育不仅是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基础。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道德根基要从传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寻找。其核心是重建学校公共生活,前提是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主要途径是学校公共生活正常化和学科课程教学,主要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参与,尊重差异,突出实践方法的指导,培育公共生活的道德、技能与智慧。  相似文献   

15.
在呼唤人性复归,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分隔已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入了误区。生命是道德教育的根本,“超越性”将道德教育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命因道德教育而成为价值的存在。生命是过程,是生活的主体,生命惟有在生活中才可找到生命精神的源泉。以个体的生命成长为旨归的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改变生活,提升生命。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是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主导价值和重要使命,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对社会公共生活影响的日益增强,其社会责任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民办高等教育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全面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是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年龄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的还不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道德观念以致改变人生。所以,在这个阶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是及其必须的。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中英小学德育教学进行了简要比较,并分析了英国小学德育课程对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整体建设学生的价值世界,全面提升学生的价值品质。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冲击着传统的核心价值,致使现代学校价值教育失去了稳定的核心内容体系,因此系统研究现代学校价值教育核心内容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基于价值的基本内涵,现代学校价值教育核心内容体系的价值主体应该是兼具“社会性”与“个体性”的人,因此现代学校价值教育核心内容体系应该以社会和谐一人生幸福为中心来建设,最终形成包括终极理想层、生活精神层、公共生活层、个人生活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体系。基于这个内容体系,现代学校价值教育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加强:要进行系统的价值教育、要抓住核心价值层次和核心价值条目、要注意协调各个价值品质层次之间的关系、要准确定位具体价值的内涵、要适度加强价值理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价值。先进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时代特征,具有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扎根中国大地,聚焦"立德树人",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系统地提出生命发展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升华、丰厚。学校在生命发展教育理念指引下,秉持生命的生长性、教育的多维性和融合性,追求生命的"全面、自主和可持续发展",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生命出彩储能。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怀生命正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新的价值取向.构筑关怀生命的教育离不开对教育本初状态即教育起点与原点的追问,离不开教育之生命意识的确立.整全的生命是教育的元基点与根基,关怀生命的教育需要确立敬畏生命、呵护生命与发展生命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