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思想品德主观题命题和解答能很好地检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能力,检验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搜集、概括和表达能力。思想品德主观题较高的能级要求与中学生相对稚嫩的分析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中学生解答主观题失分较多。如何破解中学生解答思想品德主观题的困惑呢?笔者认为,深刻认识主观题设问类型和设问规律,是  相似文献   

2.
【基本特点】意义类主观题往往是通过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或影响作出具体分析。该类试题往往要求回答"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或"哲学意义",或者要求回答"影响""作用"或"重要性"等。(意义和影响不同,影响一般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而意义一般只指积极方面。)意义类主观题的设问指向一般比较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分析"意义",所以审题的难度相  相似文献   

3.
解答高考文综合主观题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的具体要求;第二步,结合设问,审读材料,明确答题的事实依据;第三步,结合材料,联想教材,明确答题的理论依据;第四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相似文献   

4.
政治主观题具有信息量大、能力层次多的特点,部分学生面对大量背景材料无从下手.也无法正确理解设问的指向性,作答时只能将自己熟知的知识答多少算多少,或者答得很多,得分却很少。要准确解答政治主观题,提高得分率,必须了解这类题的能力要求,再针对不同层次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多为材料题,考生在解答这种材料主观题时,往往会出现“抓不住材料中心意旨”、“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观点与材料互相脱节”等现象.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为主要的在于未能明确试题中的设问要求.笔者认为,考生在解答材料主观题的过程中,从审读材 料、构思提纲到书写答案及检查答案等各个环节,都必须紧紧  相似文献   

6.
王德明 《考试》2014,(4):22-23
<正>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审题的关键在于设问。因此,在政治主观题审题过程中,我们阅读主观题的顺序是先看设问,后看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使对试题情境的思考有一个主题。因此,要把握情境的主题需要对设问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明确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究竟需要从设问部分得到什么。通常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教材知识范围、情境材料范围以及设问模式,应该说这三个部分是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在设问部分的"三味真火"。  相似文献   

7.
张建军 《广西教育》2012,(34):82-83
文字材料型主观题是每年政治高考的必考题型。面对试题中纷繁复杂的文字材料,不少考生往往理不清头绪,不知道该何时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何时将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找答案,何时从分析设问中找答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解答文字材料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意义类主观题是近年高考中的常规题,其鲜明特点是关注时政热点,将时政热点与所学理论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设问中一般都有"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等关键词。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做好意义类主观题要一定二审三对比。图示如下:①依据设问或材料,确定意义指向的核心内容(即设问指向)。②通过设问或材料,确定主体(即主体指向)。③确定回答问题的角度(即知识指向)。  相似文献   

9.
<正>政治高考主观题阅读量大,设问巧妙,答案组织思路灵活,难以套用教材语言。因此,如何在复习中引领学生理清思路、提升分析能力、提升答案的准确率,是主观题备考面临的重要问题。运用关键词解答政治主观题,可以实现有效解题、高效答题,从而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一、品味设问中的关键词——破解玄机、策无遗算解答主观题,审题至关重要。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设问,解题才能有的放矢、策无遗算。全国卷主观题设问文字水平高,设问中可能暗藏玄机,解题思路要做到风雨不透,除了审主体、审角度、审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王德明 《考试》2010,(9):45-47
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无异于三种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需要揭示内涵,“为什么”需要分析原因,“怎么样”需要列举建议。在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最后一问,尤其是综合探究题,往往会涉及到“建议类”的设问。纵观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不是绕着设问避开主题回答,就是左顾右盼而言它,毫无章法,缺乏有效答案。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文综试题中,政治科主观题注重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考生在解答政治主观题时往往存在逻辑紊乱、层次不清、浅尝辄止等现象。结合实际情况,我总结了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一、从材料所给的信息入手选准视角材料是解答主观题的直接依据,材料中所含的信息往往暗示了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根据解答文字题的要求和实际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了"五问",教会学生解答主观题,提高学生内在的思维品质和外显的表达能力。一、问话题,做到言之有的话题,是学科用语。问话题,就是确定所回答问题属于什么范畴。这是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开始,关系到答题方向是否正确。大部分情境材料没有明确告知主题,设问也没有明确规定答题范围,回答问题似乎无从下手。如果有意识地想一想情境材料属于什么话题,设问指向话题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高考浙江文综卷政治主观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总体得分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主观题的答案尚未达到准确、完整、精练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政治教师可以在复习过程中适当进行"三写"训练,让思想政治学科的主观题答案更加完美。一、"改写",让答案更准确众多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由于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熟练、对设问审查不准确、对材料理解不到位、对设  相似文献   

14.
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政治科目中的题型一般都有表格类、柱状图类、坐标曲线类、饼状图类、复合类等图表类主观题,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此类试题文字量少但信息量大、材料新颖且设问灵活,难度较大,取得高分殊为不易。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和考试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解答高考政治"图表类"主观题的有效方法——"四三"法,即"三看""三比""三关注""三要求",可帮助学生有效审题和答题。"三看"是指看标题、看内容、看注解,"三比"是指纵比、横比、图表之间比,"三关注"是指关注整题、关注时间、关注时政,"三要求"是指要求全面、要求规范、要求合理。  相似文献   

15.
“措施”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政治中最常见的题型。从设问角度看,一般是指向明确的显性设问,即用“怎样做到……?”、“应该如何做”等进行设问;从命题内容看,此类试题的命题背景材料均来自于社会现实、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从考查能力看,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方面能力要求。对于考生来说,此类试题是能力要求极高的试题,也是高考主观题解答中失分较多的一类题。那么,如何解答政治“措施”类试题呢?笔者在近几年高三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定位法,对…  相似文献   

16.
吉锦文 《文教资料》2011,(21):137-138
作者通过对历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的分析,发现政治主观题的思维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发散思维,一类是集中思维,并结合2011年各地高考模拟题及2011年江苏高考试题,谈谈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在解答政治主观题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正>"经济学图表类"主观题往往以经济材料为切口,通过图表、数据、文字等来呈现材料,通常有3个设问,考查指向一般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要求学生完成经济信息解读的同时进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其中两个模块问题的作答,重在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笔者试  相似文献   

18.
中考历史一些主观题中经常出现类似“读了以上材料后,你有哪些感想”、“这段材料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这样的设问,我们姑且把这类题称之为“启示”类历史主观题。  相似文献   

19.
高考文学类主观题的复杂性表现在:解决问题所用的学科知识复杂;解决文学类主观题过程本身复杂;问题的设问具有一定的角度和深度,思考空间足够复杂。解决这种复杂性的主观题,需在问题解答模型的基础上,从途径、条件、目标等三个方面培养高考文学类主观题解答的思维技能,以期提高考生答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政治学科主观题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综卷中一般有52分,占文科综合试卷总分值的1/6还多。然而,很多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因不懂得各种设问类型的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在解答题目时往往或无从下手,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得分极低。所以能否把握好主观性试题的设问规律,明确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以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师生备考的一个重点。本文试着对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主观性试题的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作初步的探究,意在抛砖引玉,共同为推进政治科的素质教育服务,为考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