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难做。为什么难 ?难在何处呢 ?难就难在主观题只有题干 ,没有选项可以利用 ,必须“白手起家” ,既要“解” ,又要“答” ,而“答”还常常受到诸如字数之类的限制 ,三面同时“作战” ,三个方面互相干扰。那么我们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呢 ?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办法巧解这一类题。第一种方法 :梳理情感、情缘、情物。我们在阅读时要静下心来 ,必须认真地把材料读懂、读透 ,真正领悟文章的实质 ,了解作者的写作观点和情感态度 ,了解作者通过叙述了哪些事情 ,描写了哪些景物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为什么要抒发这种情感。《…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在近几年的全国文综卷或地方文综卷、历史单科卷中,开放性试题都占有一定的分量。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Ⅱ第37题都设置了“启示”类问题,在参考答案中命题者没有设置具体答案。“启示”类问题的设置既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是当今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历史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启示”类开放性试题常常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3.
陶圣建 《新高考》2005,(12):24-25
启示类主观题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是历史学科中最能体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原则的题型。它所占分值一般不多,但近年来考查较频繁,技巧性较强,常有画龙点睛之效。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和一些经典例题来探讨该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考中的审题问题并非新话题,各校老师在考前都会强调这一点。但即便如此,考生因审题不清或解题不规范而导致丢分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就历史试卷而言,近年来高考历史卷已固化为三大题型,即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后两者属于主观题的范畴,应该说这三种题型都离不开审题这一环节。但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相对于选择题来说,审题更显重要,其道理不言而喻。显然这类题目因审题不准而导致的失分要多,风险也更大。那么在历史主观题的审题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人以为应做到“七审”:  相似文献   

5.
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体现在材料解释题和问答题等主观题中,因为主观题学生有解释的余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能反映出学生历史分析能力,高考历史试卷的设计也体现综合考查学生历史学习状况的意图,客观题(主要是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情况,主观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类似“最佳选择题”一类题型把主观题的考查功能强加于选择题,只实现了史观的灌输,却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正是认识到这类题型的弊端,所以在最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中此类选择题已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6.
简答题是道德与法治中考的一种必考题型,在命题方式上有多种类型。它对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发展水平、文字表达能力等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各类简答题突出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能力要求明显提高。类型一:看法、感悟、启示类题看法、感悟、启示类题往往通过一个或几个案例、一组或几组数据、一段或几段材料,重点考查同学们能否从中感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此类题设问的方式有:“……给我们什么启示”“谈谈你的看法(体会或认识)”“你从中感悟出什么道理”“如何分析这一现象”“从中我们得到哪些警示”“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等。  相似文献   

7.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俄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开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这种最薄、也最坚硬的“超级材料”来自于常见的铅笔芯,让人不由为之惊叹:“琢磨铅笔芯也能得诺贝尔奖!”此项工作的开创之处在哪里?石墨烯具有哪些奇异物性和应用前景?我们又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考江苏卷仍然强调“双基”考查,但同时也注意求变求新。那么与去年相比考卷增加了哪些新看点?考试带来了哪些新启迪?本文着重就这两方面进行探讨。一、考卷增加的新看点1.彰显学科特点的题型增多。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今年高考比较题明显增多,仅以主观题为例,各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作为彰显学科特点的题目除了比较这一类型外,今年第26题还将古今中外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材料组合在一起,第28题引入教材中没有的“看不见的手”的传统经济理论与凯恩斯学…  相似文献   

9.
主观题的答题技巧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因素,如注意“时间”“出处”“人物”“先看问题后看材料”“找对找全问题”外,我们还应该多留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总体阅读思考一、从文题看,你能知道这篇文章的文眼吗?副标题有什么作用? 二、作者“有感”的“感”主要指什么?他发了哪些“感”! 三、历史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该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特别是2008年新高考以来,江苏省历史试题呈现出注重基础知识、注重材料分析、注重学科素养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历史材料创设情境来考查的方式,几乎在所有的客观题和主观题目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如何将“试论结合”切实可行地与高中课堂相结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历史素养,本文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为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高考尘埃落定之日,往往是人们对试题评头论足之时。与前几年相比。2013年安徽历史试题在试题题型、题量、命题能力立意取向和凸显地方特色上是平稳的.在试题难易度方面总体而言是平和的,但是在选择题命题手法上略显平淡。而两道主观题客观地说,却如一篇绝妙好词的上阕和下阕,可圈可点之处不少,甚至给人带来几分久盼的惊喜。由此引发我对今年安徽历史主观题及其命制问题的追索:这样的历史题我们的学生经得起“敲打”吗?这些题目的命制又传递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试题从选材、设问到答案有没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不揣冒昧籍此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为便于读者对试题的了解。两道历史主观题(材料解析题)转录如下: 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城南旧事”,历史教学则要求我们沿着时空隧道,逆时追寻哪些早已逝去的人类足迹。如果说实物材料、文献材料和口传材料是我们追寻已逝去足迹的素材,历史教学则要从素材中发掘玄机,由此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笔者认为,从实物材料、文献材料和口传材料中发掘玄机丰富人们对历史认识,不仅是历史研究的特质,也应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一种常态。而在课堂上,充分发掘诗歌材料中那些包含时代特征、作者情怀和深刻意蕴的历史元素,也是一种重要的“用材料说话”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本刊2005年第五期的“专题”中,我们刊发了“学业评价”的内容,得到了读者的关注,本期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个话题,把视线投向“学能测验”的研究。那么,一般学能包括了哪些能力?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学能的高低?影响学能高低的因素又有哪些?希望下面这组关于“学能测验”的文章能带给你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的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多为材料题,考生在解答这种材料主观题时,往往会出现“抓不住材料中心意旨”、“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观点与材料互相脱节”等现象.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为主要的在于未能明确试题中的设问要求.笔者认为,考生在解答材料主观题的过程中,从审读材 料、构思提纲到书写答案及检查答案等各个环节,都必须紧紧  相似文献   

17.
新高考下的历史主观题主要是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解读、分析、提取材料和文字表述的能力,能充分体现考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如何突破,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参加浙江省2001年高考评卷工作,发现考生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和答题技巧问题,分析如下,以引起注意。一、答题既要全面,又要准确文科综合试卷占300分,其中仅人工评卷的主观题就有160分。因此,答好主观题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绩。在评卷过程中,对主观题一般采用“采点”和“采意”相结合的评分方法,例如:占分数最多(40分)的第38题,其中第一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科学  相似文献   

19.
政治科高考中主观题一般包括简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之所以称其为主观题.就是因为其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每个应试者的能力、立场观点和解题思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答案。因此,做主观题只要观点新而紧扣题意。有较强的说服力,即使与标准答案不完全相同,也照样可以得高分。这就启示我们在解答政治主观题时,一定要有政治空灵感和多元化的思维,巧妙地把时政热点渗透到答案中去,这样便能提高得分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中学历史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云南省教育厅教研室和云南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曾向全省十七个地、州、市的二十所中学进行过一次调查,内容是:“你喜欢不喜欢历史课?为什么?”“你一学期做几次历史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你喜欢做历史作业吗?为什么?”“学习历史后,对你有哪些帮助?请具体说一说。”“你对老师讲的哪些章节特别感兴趣?为什么?”“你读过哪些历史课外读物?最喜欢哪几本书?”等。最近,对这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认为确能说明问题;现在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