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媒体出版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型,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纸质科技期刊出版业。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全媒体出版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归纳分析;通过深度访谈法,对编辑出版者、读者与作者以及医药公司管理者进行了调查与论证及初步研究表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已经具备实现全媒体出版的运营基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可借鉴爱思维尔出版集团的经营模式,开拓适合国内市场、符合自身条件的全媒体出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探讨全媒体出版对编辑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及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基本途径。在全媒体时代,包括信息材料的集成能力、内容资源的全方位整合能力和多介质传播的协调能力在内的整合与协调能力是编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编辑要通过创新编辑理念、革新编辑手段来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崔玉洁  包颖  廖坤 《编辑学报》2018,30(1):70-73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期刊转型的关键是实现全媒体出版.增强出版以新媒体为载体,以增加论文的内容呈现形式和传播手段为目的,是一种全新的期刊产品形态,是全媒体出版的必然选择.文章探讨增强出版的传播内容,以纸刊增强出版、网页增强出版、微信增强出版为例提出了期刊增强出版的几条路径,以期为期刊数字化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立体化营销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清海 《编辑学报》2011,23(6):535-538
数字出版的本质是出版内容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出版的优势和市场的发展必将使传统出版引致跨媒体出版,而后至全媒体出版立体化营销。全媒体出版的含义在于以经济的眼光看待不同媒体间的综合运用,以求最小投入、最优传播、最大收益,显然,它不是指同一内容资源在不同媒体问的翻版出版,而是针对不同媒体的特点进行了适应性的编辑加工。立体化营销从空间的角度考虑对全媒体出版产品的全方位整合营销。全媒体出版的“全”并非仅指媒体类型要全盘考虑,还指同一媒体不同形式的产品也要全盘考虑。不同媒体各有特点,各有所长,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必须努力使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达到最小成本、最佳表现、最大效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整体规划经验可资参考。学术类、技术类、科普类的全媒体战略应各有不同,要各取所需。Springer以及《金属加工》《中国家庭医生》等的探索与实践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媒介融合时代,数字新媒体以其多媒体化、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性的信息传播特点被人所接受和运用.复合出版和全媒体出版,都是整合出版的一个表现形式在整合出版中,内容资源仍是出版行业竞争的焦点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需要推进出版物的载体、记录方式、终端等多元创新.  相似文献   

6.
数字出版自问世以来,发展异常迅猛,规模迅速扩大,形态逐渐完备,产品日益丰富,技术不断创新,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点。传统出版社应凭借自身内容品牌力和内容生产力,有效整合与开发内容资源、用户资源和媒介资源,构建文档资源库,完善基于全媒体的数字出版产品形态,搭建网站服务运营平台,跨界整合营运渠道,实现传统出版向全媒体数字出版的转型,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者结合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全媒体出版尝试,阐述了这种转型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全媒体出版应以传统图书出版社作为产业链资源整合的主导者,当然,这需要传统图书出版社建立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制作手段,实现一种内容、多种载体、复合出版的目标。并且,全媒体出版的范围、品种需要拓展以便有更多的内容选择。再有,就是要创新与完善赢利模式确定本企业的有竞争力的资源,通过对有竞争力的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和引领目标读者的需求,以此获得稳定的经济利润。如此,全媒体出版才能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文化传播产业,当科技裹挟文化席卷全球,数字媒体冲击传统出版时,全媒体出版诞生了。面对我国全媒体出版"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却也看到了其文化传播的强大力量。透过利弊,通过解剖,立足时代主题,完全可以打造出一个中国特色的全媒体出版产业。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出版通过不同媒介融合,能够充分挖掘出版内容的附加价值,这对传统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媒体出版环境下,编辑工作一要注重以内容的多媒介呈现引导选题的设计与组织;二要整合新媒体平台作者资源;三要兼顾不同平台需求对内容进行审读加工。数字出版为传统出版行业带来活力和新机遇,正视编辑工作中出现的这些新特点,能帮助出版行业实现转型,并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飞 《编辑学报》2015,27(1):13-1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科技期刊传统的服务模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使期刊内容传播及影响最大化,是期刊全媒体出版的重要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探讨科技期刊在全媒体出版时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期刊运营新模式,即对期刊内容重新定位,坚持“内容为王”;重新塑造传播模式,变“权威发布者”为“信息提供者”;重新构建服务模式,通过推送服务、定制服务等方式,满足读者新的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媒体"一词在业界频频出现。何为"全媒体出版"?目前业界尚未对其作出精确的定义。顾名思义,"全媒体出版"就是通过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内容进行出版。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媒体、光盘形式,还包括互联网、手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大背景,探讨国内数字出版概念界定,以期对学界已有的数字出版概念进行梳理归纳,并在新语境下对数字出版概念的演化进行综述.文章从传播介质、技术手段、全流程、数字内容生产及全媒体化五个层面着手,分析总结现有的数字出版概念,以复合出版活动和全媒体出版特点定义广义的数字出版,同时将狭义的数字出版限定在文本内容的核心之上.参考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将数字出版概念从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的角度进行剖析处理,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于更好地为内容传播服务,以成为出版文化属性和传播属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受信息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双重牵引,STM出版商和服务商正进行战略转型,从传统的内容提供商向问题解决商转变。具体表现为出版内容不断创新,扩展到科学数据类资源、三维交互类多媒体资源、软件工具型资源、用户生成内容等多种类型;组织揭示方式正朝着语义出版、增强出版及可视化出版的方向发展;发布与传播方式逐渐走向移动出版、互动出版和全媒体出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目前手机阅读平台发展的现状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借助云出版平台的资源和技术,重新布局手机阅读的内容资源结构,以多层次逐步深化的产品形式,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层面,并以双方合作的方式,共同打造精、准的全媒体营销系统,以安全、透明的版权保障机制与结算机制,一同吸引更多的出版方加入到数字内容资源的传播中来,以期通过这3种方式打造手机阅读的崭新业态.  相似文献   

15.
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构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背景下,处于数字化浪潮中的中国出版业面临产销技术、业务模式、组织机构等多方面的冲突与转型。在完成从数字出版到融合出版的过渡后,出版深度融合成为当下我国出版业面向未来生态建设的全新趋势。本课题紧密结合数字化环境下的新出版传播体系,以全媒体传播视角审视出版产业的深度融合问题,探讨出版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以传统出版转型为立足点,构建多维度、系统化、针对性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和生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方正电子在报业、出版领域的历史优势和技术积累使其应当成为引领新一轮报业改革当仁不让的技术领军者。而其新研发的“全媒体”资源平台正是顺应时代需求,符合我国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总体的目标。全媒体复合出版系统的实施将可能使报业成为数字复合出版工程之下率先重新实现内容整合,价值增值经营模式的行业。  相似文献   

17.
向飒 《电子出版》2003,(9):14-15
网络出版是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称为网络出版。完整的网络出版流程包括3阶段:获取原始素材、制作数字内容和传播数字内容,并通过有偿提供数字内容的复制品来获取收益。网络出版的优越性在于:资源利用方面不需要纸张、油墨,是纯电子化、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物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OA(开放存取)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期刊出版模式,与由读者付费的传统出版模式不同的是,开放存取属于一种需作者付费的出版模式,具体包括赞助或广告植入、作者个人付费和统一付费等。印刷版或电子版是传统出版模式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而网络电子版则是OA的主要信息载体,通过无偿方式向广大读者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尽可能无障碍地传播学术成果供全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一个全新的立体型、全方位出版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全媒体出版时代,它对出版业、图书馆界、数据公司、作者和读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全媒体出版的有关内容,分析了它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图书馆界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一个全新的立体型、全方位出版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全媒体出版时代,它对出版业、图书馆界、数据公司、作者和读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全媒体出版的有关内容,分析了它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提出了图书馆界的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