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体育数学与体育科学 当今世界,体育运动与科研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已不仅仅局限于运动训练与竞技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必需的一部分,体育与其它科学领域中各学科的逐步渗透与结合,已形成一个吸取了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基础广泛、应用众多的新兴科学——体育科学。而数学对体育的渗入和体育对数  相似文献   

2.
试谈普通高校与体育科研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运动的发展为体育科学化提出了必然要求。为了促进体育科学的发展,提高体育科研水平,应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的体育科研优势,走体育科学与普通高校结合之路,进而论述了体育科学与普通高校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两者结合的多种形式,并指出了在结合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前言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各种学科渗入这门科学的结果。人体数学模型、程序教学、控制论与运动结合等一系列成果,都是数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初步运用。1980年12月全国体育科学学术报告会,体育科学理论学会上,史广文同志宣读了题为“体育运动系统控制的初步探讨”的论文,在解决随机控制的理论问题上做出了一些可喜的工作,但是建立体育运动竞赛数学模型一直是世界体育科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也是体育运动竞赛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一)  相似文献   

4.
扼要分析了体育科学工作者数学素质的现状,阐述了提高体育科学工作者数学素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具体实施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还列举了相应的主要学习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5.
会讯     
<正> 1991年7月20日至27日在广西桂林举办了全国体育数学暑期研讨会。会议由中国SIAM体育数学研究会等单位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体育学院、理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体育系、医学院等单位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及体育数学教学人员,共计30人。会议就“数学模型方法在体育中的应用”、“运动科学选材中数学方法”、“序结构与体育运动”、“体育中若干待解决的数学问题”、“发展体育战略,体育人才预测及教育规划”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并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现代体育数学、体育计算数学”及其应用领域的学术交流江苏体育科学客会体育电脑科学专业委员会协同有关单位,发起组织的该学科第一次全国性讲习会研讨会,于8月17日至25日在南京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科学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科学思维一般规律的探讨,阐述了竞技体育科学化这一命题的一般概念,对竞技体育训练和管理中常见的思维错误进行了理论辨析,并结合实践具体分析了科学训练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体育数学产生的必然性;探讨了体育数学的内涵与范畴;分析了我国体育数学的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前言体育作为一项具有古老悠久历史的社会活动,已经越过自然发展、新技术(器械)发展和经验发展的阶段,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体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它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数学乃至思维科学等大的门类。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向体育科学的各个领域内渗透;现代科技的发展又及时地为体育运动和训练科学化提供着愈来愈先进的手段和途径,促进体育科学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廖增芝 《体育科技信息》2000,20(2):29-32,28
随着近年来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营养学作为一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体育科学发达国家已开始将运动营养学与训练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训练整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促使运动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新规则对大级别散打运动员组合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观摩等研究方法,对散打规则修改前后200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锦标赛中大级别运动员的技术过行统计,分析探讨规则修改后对大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的影响.结果发现:规则修改有效地增进了大级别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了观赏的价值;大级别散打运动员2击组合不同类型组击组合的平均每局运用次数,除AB类(拳腿组中,有所下降之外,其它各类组合的运用频率均呈上升趋势;3击组合中,除AA类(学法组合)运用次数有显著上升之外,其它各类变化均不明显,或呈现显著下降趋势;4击及4击以上组合则基本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规则修改对中级别散打运动员进攻组合技术运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观摩等研究方法,对分别在散打规则修改前后进行的2003年与2004年两次全国锦标赛中中级别运动员运用的组合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规则修改后对中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运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规则修改有效地增进了中级别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提高了观赏的价值,基本达到了修改规则的目的;规则修改后,中级别散打运动员运用2击组合技术中,平均每局运用次数除BB类和AB类有所下降之外,其他各类组合的运用频率均呈上升趋势;3击组合中,除BC类运用次数有显著性上升之外,其他各类变化均不明显;4击及4击以上组合则基本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刘静霞 《体育学刊》2006,13(6):115-117
通过对参加第28届奥运会女子沙滩排球比赛的24支队伍进行队员身高组合和技术统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发现,当前女子沙滩排球比赛存在4种身高组合,分别为高高组合、较低的高高组合、较高的高低组合和较低的高低组合。根据比赛结果,取得好名次的球队队员之间均以攻防搭配为主,身高上则表现为高低组合。我国参赛队员属于较高身材的高低组合,而且比较符合攻防分工要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董少斌 《精武》2012,(18):47-47,49
体教结合是当前我国体育和教育领域的相互渗透,在时代的发展推进中,体育和教育的结合顺应了潮流,体教结合有着较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体教结合的发展对于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改革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如何更好地推进体教结合的发展。对体教结合发展过程中成功典范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析。以求体教结合长久稳步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3年和2004年全国男子散打锦标赛不同级别前16强运动员的组合技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和对比分析,探索实施新规则对运动员组合技术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实施新规则对各击数组合运用率的影响不大,但平均每局运用次数上升,说明新规则增进了比赛的激烈程度,有利于提高竞技性和观赏性;大级别运动员2击组合运用率提高4.8%,3击和4击及4击以上组合运用率均呈下降趋势,表明2击组合是大级别运动员比赛的制胜法宝,但有技战术单一化的趋势;中、小级别运动员均出现2击组合运用率下降,其他击数组合运用率上升趋势,显示出新规则有利于引导中、小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向着多元化、多击次方向发展;实施新规则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加强运动员专项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组合选编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2届全国运动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前八名运动员四项器械共计32套成套动作中的舞步组合选编的数量、价值、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选编舞步组合时没有注重数量、价值、类型的多样化与独特性,舞步组合中编排艺术性较为欠缺,流失了舞步组合自身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7.
组合训练的生理和急性分子反应与训练状态、组合训练方案的顺序、锻炼方式和持续时间高度相关。现有研究表明,在单纯的抗阻训练或耐力训练后增加外源性蛋白质摄入具有很多好处,但对于组合训练期间外源性蛋白质摄入对机体影响的研究相当有限。因此,探讨组合训练中蛋白质应用的可行性及营养策略制定,以期在组合训练中获得机体力量与耐力的最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许嘉禾 《体育科学》2020,(1):26-41,F0003
产融结合是体育产业市场自发形成的金融创新发展范式,具有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资源配置和增进产业协同的重要功能,是解决体育产业资本供需矛盾,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剂良药。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以探索性研究方式,穿透目标企业股权结构,梳理我国体育产融结合的实践进程,并借鉴先发市场经验,发现体育产融结合的生成逻辑,匹配体育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提出体育产融结合的优化对策。研究认为,我国体育产融结合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发展向好、政府规制推动和金融市场发育是体育产融结合的现实保障;资本逐利性、产业融资约束、金融支持阻碍和“脱虚向实”的政策调控是体育产融结合的动因机制;金融风险是体育产融结合的制约因素。三者交互均衡作用,共构了体育产融结合的生成逻辑。在实践中,应基于控制、组织、结构与技术四向维度,结合体育产业现实特征,秉持综合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多样性的原则,选择恰当的权力分配、组织形态、基础构建和交易对手模式,并以风险防范和混业监管的风险应对策略为基础,以规范治理和利益平衡的组织协同策略为保障,以“政企双驱”“聚焦主业”的良性发展策略为原则,以“与‘融’俱进”“校企联动”的优化提升策略为目标,层层递进,推动体育产融结合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及其结合进行探讨,阐述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形式和益处,指出二者结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两者结合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体教结合"   总被引:45,自引:5,他引:40  
在回顾“体教结合”10余年发展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体教结合”。认为:“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也有阶段性的特征;只有加强学校体育,才能保证“体教结合”长远的发展。提出“体教结合”是现阶段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树立科学的大教育观、使体育成为教育的内核,校领导要在“体教结合”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打破行政壁垒、形成行政合力等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