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科普展品创新的基本特征、企业科普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的描述,从纳入国家重点领域计划、行业资源整合、加强馆企沟通、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和鼓励支持个人创新行为等五个方面对科普展品行业创新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在新形势下科普展品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8)
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是对于科普展品的一些基本的点进行描述,同时对于企业科普创新的能力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于科普产品创新的动力进行一个讲述。对于科普展品想要在行业当中进行创新,这就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包括:对于行业资源的整合是不是合理、对于企业之间的沟通有没有进行重视、对于个人创新的态度、对于国家重点领域的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是否强化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对于这五个方面进行讨论是为了最终提出一种在适应新形势的科普展品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创新展品组"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为例,通过分析类似展品的现状,分别从创新展品的创意过程、设计方案、创新点及其设计启示等方面,阐述科普场馆创新展品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科技馆事业的发展也有了较大进步,从建设之初的数量较少、利用率低、展品陈旧、无人光顾,发展到如今呈现出科普展示主题清晰、科普展品创作新颖、科普展示手段丰富。随着人们对科普的关注度增加,科普产品变得越来越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迫于运行管理和运行成本的双重压力,科技馆场馆中一般很少设置提供纪念品的展品,但为了增强观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激发观众的体验兴趣,提供一定的科技纪念品仍是有效的手段。本文以展品"全息摄影"为例,分析高成本耗材在科普展品运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展示方案,以期扩展展品设计思路,为展品展示形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科学春天"和"科普春天"的到来,1979年,我国开始筹建第一座大型综合性科技馆——中国科学技术馆。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场馆数量呈井喷式爆发,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也不断提高。参考科技部统计结果,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拥有的"达标科技馆"增至192座。科普展品是科普教育场馆的"灵魂",是提高公众  相似文献   

7.
陆源 《科协论坛》2014,(10):23-25
从科技馆教育功能的特殊性出发,探讨适用于现代科普展品的可用性设计原则。通过以用户为中心,将可用性设计原则的特性充分融入科普展品设计,提高设计的有效性与效率;通过对用户本能(兴趣、玩耍)、行为(知识获取、知识唤醒)、反思(记忆、创造)三个体验层级以及他们之间深度关系的情感化设计研究,提高公众对各类科普展品的满意度,以最终实现在休闲、娱乐的情境中,完成知识获取、知识反思、知识唤醒、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的科普展品可用性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技馆体系下,实体科技馆应加强展览展品研发,提高展品的原创性、探究性,同时需要加大专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培养科普专业技能人才。本文在分析自主开展创新展品研制相较于传统的委托加工生产方式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分析近几年在中国科技馆车间开展创新展品研制工作的案例,梳理经验,发现问题,总结研制原则和流程,以期为原创优质科普展品提供动力和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普场馆的规模在不断地增加,参观人数也在增长,因此科普场馆的展品设计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议题。科普场馆的区域性发展较不均衡,但是科普场馆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科普场馆类型在不断的丰富,需要专业性、专题性的科普博物馆,展品设计需要兼顾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为科普场馆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科普展品是科技馆进行科普教育的基础,是构成科技馆的基本要素。科技馆科普展品档案是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内容,又是促进科技馆科普展品发展和利用的基础材料,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档案,在科技馆工作中具有保存信息,传承历史,启迪后人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更好地收集、保管、开发、利用展品档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罗斌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125-125
随着科普大篷车的逐渐普及,车载展品研制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本文针对车载展品研制工作的通用部分技术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学会》2012,(12):58-59
<正>近年来,云南省营养学会在省科协的领导下,中国营养学会的指导下,在各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及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会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参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等重大科普活动,积极争取各种科普宣传项目与资金,积极落实"三服务一加强",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科普方面,学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扩大了学会在社会上的影响,为云南省的营养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金永春 《科技风》2014,(7):18-18
科技馆作为国家开展科普工作的主阵地,其中常设展品就是科普内容的载体,展品的质量及操作方式则是科普的方法。为了保证展品的科普教育功能,科学化的管理展品就成了科技馆迫在眉睫的要求,笔者就展品管理的各方面内容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展品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科普教育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场所,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普教育基地自身的创新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加拿大的科普教育领域发展迅速,尤其以著名的安大略科学中心为代表,在中心的内部管理经营,展品研发和维护以及特色活动开发和馆校合作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正科普教育基地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场所,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普教育基地自身的创新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加拿大的科普教育领域发展迅速,尤其以著名的安大略科学中心为代表,在中心的内部管理经营、展品研发和维护以及特色活动开发和馆校合作上,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一、加拿大科普教育基地概况在公众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的21世纪,加拿大的科普事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科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国家及全社会提高了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科普立法和规划工作,加大了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加之科协组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科普工作呈现日趋活跃、创新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学会这个最重要的科普资源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开发和利用,没有得到有效的配置和整合,从而影响了科协科普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是科协工作的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17.
全息照相技术是一种利用波的干涉原理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或透射)光波中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的照相技术,目前在科普场馆中的展示通常为静态或动态的全息照片成品,展示形式比较单一。本文通过阐述"全息摄影"展品,将专业光学全息技术从特定环境的实验室搬入科普场馆,并转化为互动式科普展品的研发过程,剖析技术难点和实现方法,总结创新点及高新技术类创新展品研发规律。  相似文献   

18.
科普场馆已大量使用电脑网络、投影动画、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让观众亲身参与展项,展品与观众、观众之间彼此互动,这是科普展览增强吸引力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科技馆展览设计中使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不足以及与传统展览设计的融合等方面,探讨如何在科技馆更好的发挥新媒体技术作用,提高科技馆科普展览的互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普创新迈开跨越式新步伐,为科普创作注入新活力。但由于创新动能转化薄弱,科普作品未能满足公众对科普作品的渴求,成为国家科普能力提升的短板。针对这一弊端,该文从四个层面提出新时代科普创作的理念创新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角度对旋转直纹面展品创新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该问题为技术冲突,通过冲突矩阵得到发明原理的提示,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原型试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最后通过理论和实践对创新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从而完成了该创新展品的设计研发,得出了TRIZ适用于展品创新研发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