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web2.0的学科信息门户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web2.0是近两年兴起于web服务领域的一系列软件、标准和模式的总称,它在图书馆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学科信息门户建设中的不足和web2.0模式的特征,提出了web2.0模式下学科信息门户的要求,进而在中国社会科学信患门户的建设中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
Web2.0时代图书馆的延伸服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Web2.0时代图书馆应用Web2.0理念和技术延伸各方面的信息服务。包括通过利用RSS技术延伸信息推送服务,利用Blog技术延伸信息揭示和导航服务,利用Ajax技术延伸信息整合服务,利用Wiki技术延伸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并采用SNS模式为用户搭建去中心化的交流空间。通过以上典型的Web2.0技术延伸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3.
现代图书馆的网络门户及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图书馆网络门户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以智能信息提交层次模型为基础讨论了图书馆网络门户的建设与发展的策略。在提出了基于商务智能技术的图书馆网络门户的体系结构后,从图书馆信息知识门户平台上的图书馆信息系统的集成、图书馆网络门户的信息知识资源整合、图书馆网络门户用户接口系统的设计等几个主要方面全面论述了图书馆网络门户的基本构成及其主要内容。作者以数据挖掘技术、智能代理技术在图书馆网络门户用户接口中的应用为倒.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网络门户建设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其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化休闲娱乐: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延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更期望图书馆成为“市民的第二起居室”,图书馆在完耨已有的信息传递、知识服务等功能的同时。以图书馆独特的文化娱乐服务方式.来倡导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拓展与延伸图书馆本身具有的休用功能,具有深远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于图书馆的共享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图书馆行业的理想。由于管理模式、共享体制的设计、文献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图书馆长期以来奉行的“文献资源共享”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文章认为,在图书馆2.0时代——读者的时代,图书馆应更加关注“读者服务”,发展以用户为核心的服务共享,因此,图书馆可以尝试借鉴银行业的银联模式,按照“平等、统一、共享、参与”的原则,构建基于文献服务的图书馆共享新模式。该文为2009年第五期“重庆大学图书馆2.0实践”专题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2.0在门户网站中的应用现状及实践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图书馆2.0关注理念、技术和广大用户的参与,以不断促进服务的创新。然而调研发现,只有少数图书馆进行了图书馆2.0应用的尝试,而且成功的案例和实践的理论都比较缺乏。本文概括了图书馆2.0的核心理念和重要技术,以图书馆门户网站作为实践研究的切入点,针对网站中的资源介绍、用户教育、新书通报、学科门户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等八个服务模块,提出图书馆2.0具体应用的方案,并论述各个模块实现的可能性和预期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知识服务是知识传播的服务。研究基于Web2.0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效果,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互动中人际传播的特点,细分图书馆传播环境中的受众,将议程设置嵌入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过程,分析图书馆博客议程设置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构建信息服务情境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8.
解金兰 《图书馆》2013,(4):49-52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数字信息服务中新门户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以我国重点高校图书馆为例,调查了新门户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新门户揭示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能力的状况,指出了新门户建设中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加强新门户建设的几点建议,希望为高校图书馆新门户建设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历经10年发展,迎来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时代”。数字图书馆服务是数字图书馆价值的最终体现,也是检验我们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否成功的最终杠杆。因此,在已有的丰富的数字资源基础上,运用各种技术平台为用户提供符合需求的、快速、准确、方便的信息服务环境,是我们积极迎接这个时代到来的最佳选择。而如何提供这样一个服务环境,让用户能够获取所需的知识并享受这个环境带来的便利与和谐,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热点问题。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数字图书馆已经能够为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导航、虚拟咨询、基于网络的文献传递、网络培训等各种常规服务以及其它特色服务,这些服务基本上可以做到单独运行,但彼此之间却又是互相独立的。因此,当用户面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海量资源和多元化服务的时候,经常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甚至会觉得远不如Google、百度等搜索网站方便和快捷,于是“整合数字资源和服务”这个主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数字图书馆门户是公认的整合最佳手段,是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的统一服务窗口,它能够把相关的资源与服务整合到一起,提供个性化、学科化的单点获取方式,并做到资源和服务的无缝链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从2005年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本期专辑的第一篇文章,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姜爱蓉老师等人撰写的《数字资源整合与信息门户建设——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篇文章,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张春红老师等人撰写的《数字图书馆门户的关键需求设计——以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门户为案例》;讲述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案和成功经验。 虚拟咨询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在网上展现其知识水平、宣传其新型服务的窗口,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是高校中最早开展虚拟咨询服务研究和实践的图书馆之一,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用户主导型”图书馆。本专辑第三篇文章潘卫、郑巧英老师撰写的《IM——实时虚拟参考咨询方式的再选择》,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在虚拟参考咨询方面一部分最新研究成果和体会,揭示了这方面的发展趋势。 处在复合图书馆时代,无论我们建设一个怎样的数字图书馆门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无法脱离传统图书馆时代的印本书刊服务。那么在技术上,同样存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如何与以往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融合并共同发展的问题。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周春霞老师撰写的第四篇文章《数字图书馆门户与自动化系统的融合及实现——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案例研究》,详细阐述了门户系统与Unicorn自动化集成系统的衔接。 本期专辑试图通过上述四篇文章,阐述一个基本的想法,就是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开展哪些建设工作,才能最终为用户提供一个“整合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和服务,开放的、可与其它数字图书馆共享资源的,具备支持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强大的网上服务能力的,对知识进行组织、传播、使用和保存的数字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智慧门户的建设是用户获取智慧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感受智慧图书馆带来的变革和便利的交互门户和主要途径。文章通过剖析图书馆智慧门户内涵,从智慧知识服务、智慧导航、个性云空间、虚拟知识共享空间等方面构建了图书馆智慧门户功能模型,有助于将图书馆智慧门户各应用功能在数据层进行全局性部署,建立大数据环境,为智慧门户提供大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