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开展了至少20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梁漱溟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而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实施过程等方面分析论述梁漱溟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对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在教育现代化的视野下分析。从其实践活动入手,分析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并厘清乡村教育思想实践的主要内容,从而总结其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进而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开展了至少20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梁漱溟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而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实施过程等方面分析论述梁漱溟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的生命哲学观与乡村教育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的生命哲学观与乡村教育理论述评刘秀江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本世纪20~30年代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其直接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其所推崇的样板是陶行知的晓庄师范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在“教育救国”的主张下,倡导教育实践和乡村改革运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乡村成人教育思想。成人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社会性的目标追求、终身化的理念导向、生命化的哲理诉求彰显了梁漱溟成人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对目前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通过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梳理和评析,我们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他的文化学术思想理论主要包括哲学思想、文化思想、教育思想和新儒学思想等几个方面,而文化哲学思想是梁漱溟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一生关注的是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全部的文化学术思想理论与实践实质上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影响极大的农村教育思潮,一些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试图开展农村教育实践活动,以寻找拯救农村、拯救同家的真正出路。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晏阳初的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黄炎培的乡村职业教育实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等,本文仅就陶行知和梁漱溟的农村教育思想略作比较,以辨其异同。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一定的启示作用。质言之,梁漱溟教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性生命之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教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通过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梳理和评析,我们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关于梁漱溟的研究主要涉及其思想渊源和归属、文化思想、新儒学思想、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总的来说是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精细化的研究固然可使我们获得对于梁漱溟思想的更为准确的理解,但也容易陷入见木不见林的窘境;避免窘境的途径在于抓住梁漱溟思想的根本即人生问题,并将它与其生命践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2.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8,(7):106-108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尊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上世纪30年代初期,正值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日趋严重之际,无数仁人志士都在努力探索民族复兴之路。当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武器,并使用武装革命手段来改造中国社会时,梁漱溟却把目光投向乡村教育和建设的实践活动,且硕果累累。虽然抗日战争的残酷现实令他的乡村教育实验半路夭折,但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次较为明显的转变;前期是经师阶段,即为学术而教育,以教育促学术;后来是人师阶段,即为青年而教育,以教育促进青年发展;最后是教育家阶段,即为乡村教育,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每一次转变既有着强大的时代背景,也有着梁漱溟的个人认识背景,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26年前后开始,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验,在当时的乡村教育思潮中自成一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本文阐析了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并从政治和教育两个角度对梁漱溟的乡农教育思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5.
张莉 《现代教学》2009,(5):77-79
康有为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和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在推进我国建立新式教育制度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需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是否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今天重读《康有为》,对其教育思想进行再探讨,旨在理清维新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加强对我国教育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并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使传统思想现代化和西方思想中国化,梁漱溟吸收了许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但就总体而言,梁漱溟所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作,更多地表现在保守、落后、空想甚至错误反动的成份。  相似文献   

17.
<正> 梁漱溟先生30年代与其同仁来到山东,在邹平县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先后任研究部主任、副院长、院长,曾兼任邹平实验县县长。在邹平期间,梁漱溟对其创立、并努力奋斗实现的乡村建设理论进行了一次完整、全面、系统的实验,直至1937年日寇入侵山东为止。梁漱溟是一位认真探求中国的真理并致力于实践的人,乡村建设亦即乡村教育就是他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内容。梁漱溟在邹平七年的实验中,社会成人教育是其基本的内容并有惊人的创举,这是其乡村教育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是由其通过乡村教育改造农村  相似文献   

18.
试论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是我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乡村教育理论不但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奠基,兼容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而且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内容丰富而深刻.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是我们今天进行农村教育改革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梁漱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乡村运动组织者.他将社会教育理论与乡村建设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近代乡村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梁漱溟社会教育思想的探究,从其社会教育思想的形成入手,分析这一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思想对当前终身教育观念和学习型社会形成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晏阳初和梁漱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教育思潮中出于教育救国的共同目的而视角取向、途径路向各异的教育实验家。晏阳初的思想基础是孔子、基督的博爱和西方的民主;梁漱溟则杂糅佛儒,秉承儒家出世思想。晏阳初从教育入手,为根治农民的愚贫弱私而实施文艺、生计、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梁漱溟则为解决文化失调而以乡村教育改造社会的散漫消极,试图通过教育的力量实现平民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