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汤定宇学术年表简编汤定宇(1915—1999,图55),古史学家。1933年8月在上海考场被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录取(图56),而其就近入读东吴法学院(图57)。1934年8月,汤定宇中断了东吴法律学业,以本科二年级转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寅恪,"国立清华大学二十三年度入学考试录取学生名单(本科二年级转学生)"列名(图58),  相似文献   

2.
5,汤定宇亲朋信友选介1)陆传镛(1898—?),原名静廉,江苏昆山人。1912年就读浸信会中学,1914年冬入读苏州晏成中学,1927年年前在上海明强中学教书。大革命时期返回昆山与蒋英创办农民协会及《昆山农民报》,1928年返回上海明强中学,1931年转赴南京工作,抗战前任职于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陆传镛是汤定宇的昆山老乡与学长,图78、图79,均为1936年二三月间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陆寄清华园汤封片。  相似文献   

3.
正法久住梵幢(图1)坐落在上海南京西路1686号的静安寺正门东侧。2007年5月20日(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日)举行落成典礼。同日,市邮政公司启用“静安寺正法久住梵幢落成纪念”邮戳(图2)。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前的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图1)李汉俊之兄李书城寓所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5.
5、汤定宇亲朋信友选介(续)张一贯(1901-1978),江苏吴县人,吴中名士张一麐之幼妹。毕业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曾任苏州北街镇第二中心小学校长。1929年在苏州与钱穆成婚。为钱家生有三子二女(钱拙、钱行、钱逊、钱易、钱辉)。"抗战"时钱穆流转西南只身一人而去,1949年南走广州、香港亦是一人而去,  相似文献   

6.
现介绍一件笔者新近寻觅到的,比杨波先生的1号封早6天的实寄品(图见封二)。 此封的编号为5—1957,封图是特伟所作年画“拔萝卜”,收信人为安徽歙县纺织品公司汪姓同志,寄信人地址姓名处落款为:沪俞寄57.4.22,销上海12支局1957年4月23日10时点线三格戳,封底盖有安徽歙县1957年4月25日三格式(内点线)落地戳。此封编号虽然排列在1号封之后,但由于此组封1—5号为同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前,涌井(Bubbling Well)和梵幢一样,都是静安寺的标志。其实,静安寺前的南京西路旧名静安寺路,它的英文就是Bubbling Well Road。外侨们也称静安寺为Bubbling Well Temple。在笔者所藏的静安寺邮局旧影上,二楼窗下墙面有一行文字"Bubbling Well Post Office"(图1),意即静安寺邮局。据《静安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66.11)记载:"民国8年(1919年)8月1日成立静安寺支局(今静安邮局),代号为23局。局址愚园路41号(今为157号)。"放大照片即能看到门牌上的"41四十一"字样(图2),更加确定了这帧影像就是旧时  相似文献   

8.
2008年贺卡封(ZL)的规格为6号信封,其基准版为西式平舌封,封舌宽30毫米,不开窗,封背右下角的“8”与上一行的“行”字最后一笔的横向距离为7mm,如浙江邮电印刷厂印制、上海邮政商函广告公司发布的2008-0900BK 0395(图1)。各地印制的版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向辉 《上海集邮》2010,(3):37-39
1936年1月19日,《申报》以《万国博览会筹备讯》为题报道(图1),称"中外实业家多人,最近集资筹备上海万国博览会……闻地点已在公共租界东区杨树浦路中段,择定空地一方,北出马路,南沿浦滨,共怙面积二百余亩……中外工商界闻此消息以后,已纷纷向该会筹备处接洽陈列手续云。"该文还摘引《字林报》消息,称在沪中外实业家在1935年8月已开始为上海万国博览会“办理初步技术上之设备,会场房屋之图样,已由德建筑师绘就”;  相似文献   

10.
陈健 《上海集邮》2010,(3):43-45
香港华邮第33次·2009.7.24 1879年华洋书信馆封1件,应是孙君毅《清代邮戳志》图片原件(图1),背销"九月十一日"(公历10月25日)及次日同式书信馆方形戳各1枚,估价15-20万元(仅列估价为未拍出,下同)。当时华洋书信馆有北京、天津、上海、牛庄、烟台5处分局,戳上隐约可见天津和北京字样。  相似文献   

11.
2、程天赋的非凡人生 公开报道中,仅知程天赋是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一位古史专家,"文革"中因被迫害而自尽,存世书信表明她(汤程天赋)与汤定宇曾结为连理,此外大众对其知之甚少。即便在程天赋生前工作单位——上海社科院历史所,  相似文献   

12.
杨波 《上海集邮》2011,(7):41-4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向读者介绍60年前刻用的若干纪念邮戳及其载体。1951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30周年,在全国各大城市都使用"中国共产党卅周年纪念"邮戳,盖用在当天收寄和投递的各类邮件上。上海的纪念邮戳见图1、2。图1为1951.6.28山东博山寄上海封,7月1日到达,封背盖红色纪念邮戳作落地戳,另盖上海5支的投递日戳。  相似文献   

13.
台湾远东邮票交易公司2006年春拍有一件与上海有关的拍品:1946年南京至上海火车行动邮局实寄封,封背贴有蓝色邮政宣传签条,文字为:“快!快!!快!!!这封信为什么这样快?因为这封信是由火车行动邮局运来的。火车行动邮局挂在京沪铁路夜快车上,每夜在京沪两地对开。车内邮政员工通宵处理邮件,车到即送。上海邮局为便利公众,特在中正东路西藏中路角、林森中路常熟路角、静安寺愚园路角、中正北一路南京西路角及河南中路南京东路角等  相似文献   

14.
张正安 《上海集邮》2008,(10):45-45
笔者藏品中有一件民国时期上海本埠封,由交通部民用航空局上海龙华航空站寄上海土地局,为公函封(图1),贴孙中山像加盖国币500元票一枚,销三格式点线151戳,上格为“龙华航邮站”(右读),中格日期为民国“卅六年十月八日”。1947年7月1日起国内平信邮资不分本外埠均为500元。  相似文献   

15.
阅《上海集邮》1998年第11期居洽群《普9图普通邮资信封研究》一文,受益匪浅。居老文中提到“7号至11号封的版式与6号封基本相同……未发现它们有明显的版式差异。”笔者查对自己的藏品,发现编号11-1965封中也有与居老文中所介绍的5号封相类似的差异。现将“11—1965”封的三种版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烈初 《收藏界》2011,(4):100-103
愿好画家留名后世 黄宾虹好为画家立传,我曾看过他写给杭州书画收藏家叶梦庚的一封信:"先生久居湖上(指杭州),耽心书画,于近现代书画家颇为熟知。望能一一介绍,发幽阐微,以防书画家之声望年久泯没也。"我还看到他在一幅王云(竹人)画的《桐荫高士图》上题字:"竹人老画师所作笔墨酣畅,形神兼备,钦佩!钦佩!"  相似文献   

17.
陈健 《上海集邮》2011,(3):41-45
瑞典postiljonen第1 96次(2010.10.15-16)老字号拍卖公司,这次仅有10项中国邮品,但包括4件未经记录的红印花封:1899年上海本地封(图1),贴1分一枚,销八卦戳,背面有书信馆到达戳,4200元(欧元,另加20%佣金和16%税金,欧盟外客户免收税金,本节下同)。  相似文献   

18.
为配合《豫园》邮票的发行,上海邮政公司启用了"豫园湖心亭与九曲桥"、"豫园大假山"、"豫园卷雨楼"、"豫园玉玲珑"4种与邮票同名的风景日戳(图1-4)。已见这4种风景日戳各刻有3件共12具,分别在地名后缀序号,在邮票首发现场供广大集邮者加盖。但现场出售的邮制极限片及首日封上加盖的风景日戳,虽然地名后也缀序号"1",  相似文献   

19.
集邮资深人士知道,中国的第一个纪念邮戳是1909年上海张园"出品协会邮政局"戳(图1)。此戳英文Industrial Exhibition of Post Office意为"工业博览会邮政局"。由此可见,早在1909年上海就曾在张园举办工业博览会。  相似文献   

20.
其一:方形邮资部分与圆形日期部分上下排列,日期为“1964.8.1”,使用机号为“沪(五十九)”(图1)。(编者按:本刊1981年第4期曾刊登过1974年“上海12(支)”的“沪(壹零伍)”号同类邮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