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发球抢攻,先发制人,是乒乓球比赛中主要得分手段之一。随着世界乒乓球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规则对球拍的限制,对发球和发球抢攻的要求就更高了。我在观摩今年全国乒乓球比赛时,重点对江嘉良、惠钧、蔡振华等六名优秀选手的发球进行了临场统计,试图对发球落点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据对六名选手8局162次发球的统计,发球多以正手高抛,正反手侧上下旋结合抢攻为主。从落点看,大多位于对方的近网1、2、3区(图),占总数的85%,其  相似文献   

2.
李春意  董谆 《精武》2012,(2):27-28
发球是一局比赛的开始,有个好的发球能在比赛中占据优势。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对如何练好发球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为乒乓球选手和业余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王皓在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乒乓球队口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对第28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柳承敏对王皓的比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场比赛中柳承敏的最强项是发球技术其次是反手位侧身拉斜线和正手位拉斜线而相持段的正手位与反手位防守是他的弱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和一些大型国际比赛中,我国选手采用高抛发球,结合抢攻,既直接得分,给对方很大威胁,又先声夺人,使本方一开始就占优势,并为夺取整个比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在35届锦标赛中,张德英在和朝鲜朴英顺、朴英玉和苏联波波娃的三场九局比赛中,她以高抛发球为主,发球净得54分,平均每局6分。在1980年上海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中,谢赛克在和外国选手的比赛中保持了不败的纪录,其  相似文献   

5.
发球抢攻是我国快攻运动员争取主动进攻的有效手段。目前,世界各国乒乓球技术正朝着力争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表现在接发球上,由过去以削、搓回击为主,发展到现在往往抢先拉弧圈球。这就对我国快攻运动员的发球和发球抢攻提出新的要求。总结目前经过比赛证明效果好的发球,积极的加以研究,不断的大胆创新,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从第32届、3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及1974年5月在我国举行的五国乒乓球友谊赛等大型国际比赛来看:我国直拍运动员李振恃、许绍发、李景光,女运动员张立等同志用正手发“抖动式”高抛旋转球大胆抢攻效果很好,对外国选手威胁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各单项技术中较难掌握的一种,但又会在比赛中经常被使用。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全面发展,弧圈球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在比赛的各个阶段,选手们都在充分利用弧圈球技术以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如发球抢攻、搓中突击、接发球抢攻、对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运动员的发球技术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就乒乓球发球技术在第50届世乒赛中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运用体育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特点以及当前发球特点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乒乓球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颖 《乒乓世界》2012,(9):116-119
张婧元成绩:·2011年1月,北京市第27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女子高中组单打季军、双打冠军;·2011年10月,北京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乒乓球锦标赛女子高中组双打冠军;·2012年1月,北京市第28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女子高中组单打冠军。反手发球抢攻 发球抢攻是乒乓球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手段。在比赛中,发球不受对方影响,拥有主动权,并可以为抢攻创造条件。因此,结合发球和抢攻两种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回顾乒乓球运动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采用40mm的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的限制以后,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目的(1)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受新规则的影响,国际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竞赛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录像观察法,三分法对14位顶级乒乓球选手的比赛录像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经过文献资料查阅,提出研究假设,分别如下(1)新规则以后,优秀运动员比赛时连续对抗的回合较以前有所增加.(2)由于新规则对发球技术的限制,比赛中运动员接发球抢攻的可能性增加,因而接发球抢攻技术的使用率要比以往高,与此相对应,对于发球运动员而言,发球后抢攻技术使用率应比以往要低.研究结果采用新规则以后,发球后抢攻、双方对攻、接发球抢攻三部分技术的使用率趋于平均.这表明,对于顶级运动员而言,前三个球的胜负对一局的比赛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运动员在接发球抢攻技术方面的使用率显著地高于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中国运动员对新规则的适应要好于国外运动员.另外,采用新规则以后,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评价所采用的三分法标准应该进行修订,以适应新规则以后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排球比赛中,网上争夺十分激烈。拦网技术已被各队所重视,现在又出现了拦发球技术,而且拦发球的次数不断增多。拿第四届全运会男排决赛为例,在十场比赛中,发球被对方拦网的共有24次,平均每场互拦发球2.4次,最多在一场比赛中高达8次,其中拦死6次占75%。如何对付拦发球?谈一点肤浅看法。现在具有威胁力的发球:一是速度快,变化大而飞行弧度低的飘球;二是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评估、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运用发球抢攻战术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中国运动员在发球的落点和旋转,阐述了发球后的各项技术以及发球后组合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抢攻战术中发球主要以对手正手位近网短球和中路半出台球为主,并配合底线长球;其主要得分技术是正反手弧圈球,以发近网短球的抢攻为主,在比赛中能占据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发球是乒乓球的重要技术之一。在乒乓球比赛中唯有发球不受对方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战术意图把球发到对方台面的任何位置上去,用以压制对方进攻,为自己进攻创造有利条件。记得在70年代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中国队同苏联队男子团体比赛中出现4比4的激烈场面,在关键性第九盘比赛中,许绍发的发球绝技大显神威,用发球控制对方进攻,为自己的进攻创造了机会,最终取得这场比赛胜利。笔者在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全面基本技术训练中,把发球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每天保证20分钟发球时间,并规定了发球区域,根据个人的技术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4年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斯韦思林杯我国选手马林小组循环赛、半决赛、决赛的技术统计及分析,发现我国运动员通过有所针对的训练,已经适应了新的赛制;发球技术虽然受到限制,同时还有很大的潜力,但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长岭 《体育教学》2008,(11):49-49
在乒乓球教学实践中存在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普遍重视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改进,而忽视对乒乓球竞赛规则的学习与理解,因此造成所学的技术动作不能合法地运用到比赛当中。例如:发球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能发出球,但是不规范,也可以说很多发球是不合法的发球。因为老师在发球教学时没有很好的结合规则讲述关于合法发球的规定。而只是教学生如何将球发出来,重点讲解了持球手与持拍手的关系(如何协调配合)以及球落台第一落点与发出球长短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柳承敏在第11届"乒乓球世界杯"男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决赛三场比赛中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统计与技战术分析,以期找出其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国乒乓球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在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战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李娜与对手的技战术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李娜凭借稳定的发球、接发球和破发技术一路闯入决赛;同时,在决赛中面对高水平经验丰富选手暴露出发球缺乏攻击性、过多非受迫性失误和心理素质不够硬等问题。建议:改善发球技术,增加发球进攻性;加强预判反应,提高接发球能力;增强比赛关注力,减少非受迫性失误;强化心理训练,提升高对抗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17.
李佳薇技战术运用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李佳薇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女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等几场重要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其发球多变并带有迷惑性,发球抢攻意识强,但发球和发球后(第三板球过渡)的控制不够精细.(2)接发球以搓、摆近网短球为主,反手接发球和正手接下旋球是其弱点.(3)李相持能力一般,尤其在正手的相持中失误率较高,但反手主动上手后和正手的衔接技术流畅.  相似文献   

18.
对李佳薇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女子单打1/4决赛、半决赛等几场重要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其发球多变并带有迷惑性,发球抢攻意识强,但发球和发球后(第三板球过渡)的控制不够精细。(2)接发球以搓、摆近网短球为主,反手接发球和正手接下旋球是其弱点。(3)李相持能力一般,尤其在正手的相持中失误率较高,但反手主动上手后和正手的衔接技术流畅。  相似文献   

19.
第50届世乒赛松平健太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三段技术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2009年第5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日本年轻选手松平健太对马琳、卡拉卡塞维奇的两场共11局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下蹲砍式发球是松平健太最强的技术,其次是正手住拉斜线和反手位拉斜线,正手位和反手位的防守是他的弱势技术。  相似文献   

20.
征战世青杯     
1998年9目15日一21日在意大利的库里奥举行了世办青年杯决赛组的比赛,来自各赛区的16支男女球队进行了角逐,经过双败淘汰制,男队冠军被沙地王国西班牙获得,女队由东道主意大利获得。中国男、文队第一次双双进人决赛组比赛,男队获第11名,女队获第10名。参加这次比赛的运动员均为16岁以下青年选手,从技术打法来看,每名运动员都具有较高质量的底线技术和相当实力的发球技术,尤其是几名优秀选手,既有旋转的防守过渡技术,又有平击有力的得分一板,能跑能打,异常活跃,给了我一点根深的感触:没有快速的步法打不好网球,没有强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