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作为中国传统历史和文化精华,古都体现着历史和文化双重价值.在市场化、城市化状态下,如何充分尊重历史,同时光大古都文96,如何将富含文化历史价值的古都资源保护和重建,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国古都的一般特点,分析了邺城古都文化形成的特点,强调古都文化在当今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价值所在,并结合邺城文化的内涵特征,提出邺城文化是临漳地域文化的基石,也是临漳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质。在城乡文化走向一体化的冲突融合过程中,古都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文化基质作用、纽带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古都大多拥有漫长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环境。古都独特的文化环境既是优于其他城市的、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也会成为城市发展的巨大动力。回顾日本京都的复兴之路,文化环境在地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京都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结为法律法规保障历史文化遗产;文化自豪感造就普通百姓对文化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并形成良好的教育与研究氛围;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融入生活并产生新的生命力。总之,以文化为竞争力,造成京都独特的城市气质和文化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京都的发展给中国古都的地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借鉴与参考应当是恢复和营造古都独特而优良的文化环境,通过强化文化力来消解政治主导权力失去而带来的损失,促进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使历史文化产生出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论述<古都>中的"古都"意识,"古都"代表了浓郁的日本传统文化色彩,而"古都"意识则不仅仅指作者对古都"古都"--京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的欣赏和依恋,更显现了被传统文化浸透骨髓的作者无力应对剧变的现实,再现实与传统的夹缝中求平衡的一种心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每座古都代表着一段辉煌的历史,都在不同程度上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一些古都经过现代文明的发展,其原有的传统特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作为古都的内在气质在人们的印象中开始模糊。如何重塑古都魅力及打造完美的古都形象已成为古都城市和谐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洛阳市为例,从城市形象塑造的基本组成要素入手,了解洛阳市城市形象塑造的成就与不足,分析如何进一步打造更加完美的洛阳市古都城市形象,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全面提升洛阳市在国内外的整体形象。实证分析,为其它古都城市的形象塑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论述了中国古都学的形成及其古都学界、考古学界、历史文化名城学界对古都名城研究的概况之后,又重点论述了中国古都学当前研究的五个重点问题,即:关于中国古都学的起源问题,关于“大古都”问题,关于古都发展与地理环境变迁关系问题,关于古都文化研究问题,关于中国古都学基本理论建设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我国领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绵延不绝,迄未中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陆续兴起了200多座都城和2000多座各类城市。这些古代都城与城市,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还是展示我国悠远绵长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其中不少还被评为各类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时期的都城与城市所在的市镇,除拥有一般行政中心或经济都会所需具备的条件外,它们所拥有的含量丰富、价值连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历史学、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建筑学以及其他的相关学科如古文献学、古建筑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均承担起了相应的任务,并形成了古都学、名城学等新兴学科。这是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走向繁荣的可喜现象。本刊所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也是历史时期众多古都名城之一,理应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贡献绵薄之力。考虑及此,本刊特自2006年起开设《古都名城研究》专栏,并将它作为本刊的重点和特色栏目,以促进中国古都名城研究为己任,以探索中国古都名城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倾心打造,为国内外研究中国古都名城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为进一步加强古都名城研究,繁荣学术,促进交流,为保护和发展古都名城城市遗产,促进古都名城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作为本栏目的首期,本刊特地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组织一组笔谈。笔谈的主题为“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走向”,邀请部分专家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的新动态和趋向,正在进行中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等畅言所感,各陈所见,以期对中国古都名城研究有所助益。编者希望并欢迎广大学者能够积极参与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化上的一代巨人。由于其深谙中国传统化之精髓和马克思主义化观的真谛,为中国的新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开创性贡献。探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化观的内在先进性,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汉水文化的生态形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华文明构成中.汉水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悠久辉煌的历史。汉水文化是融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独具特质的地域文化和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汉水文化是沉积与辐射的统一、厚重与灵动的统一、兼容性与独创性的统一、醇厚中和与阳刚峻拔的统一,具有开放性和广适性、持久性和变化性、丰富性和生长性、过渡性和和谐性等特征,与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所有人类文化一样,时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不仅是汉水流域人民战天斗地、开辟未来的精神法宝,也是全国人民走持续科学发展道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源泉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珍贵财富。在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中国的现代化既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也不是对她的简单复归,而是批判的继承,是在逻辑分析和鉴别基础上的扬弃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受到了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本文就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的特点、节日文化淡化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此传承民族的文化血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5.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毛泽东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对精华的传统文化毛泽东也认为应该按照“我们自己的”时代特征来进行现时代的解读,这样才能够构建适合时代需求的文化。毛泽东的这一观念对当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当今时代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体现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尽管张东荪与文化激进主义者一样,都主张彻底采用西方文化,但是,张东荪并不赞成全盘抛却传统文化。张东荪与文化保守主义者持论颇为相近的是,二者都极力调和中西文化,宽容对待传统文化。实际上,张东荪与诸多文化保守主义者不仅思维模式相同,而且彼此相互欣赏,私交甚笃。  相似文献   

17.
贵和谐,尚中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它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和谐"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憧憬的一种社会景观。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和谐观,赋予传统和谐观以全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社会价值、实践价值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庞博悠远,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借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的文化应该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阐述了孙中山的文化思想体系的基本观点,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着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武当文化是深受道教精神陶铸的名山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丰富和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则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无论是从武当文化的主要内容来考察,还是从武当文化的基本精神采探究。武当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和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四川国学院之前期存古学堂设立于1910年,学堂以保存国学为宗旨,以理学、经学、史学、词章为主课,声韵小学(文字学)亦为诸生所必修。事实上,存古成为当时四川培养国学人才的最高学府。其所聘教席皆当时国学才俊,著名者有多位,如谢无量、曾学传、吴之英等。1912年,存古学堂改四川国学院,学院以研究国学、发扬国粹、续修通志、切于实用为宗旨。吴之英为院正,刘师培为院副,楼黎然、曾学传、廖平等名师受聘。1914年,又改国学学校,廖平继任校长,新聘宋育仁任教务长。国学院前后虽仅约五年,但因师资高明,诸生多俊秀青年,却也出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